养殖大闸蟹水体最好的水色图(螃蟹塘什么水色最好)

养殖吧 2022-12-01 10:17 编辑:admin 238阅读

1. 螃蟹塘什么水色最好

 1、投苗准备: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2、种好水草: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主要以藻类为主。也可放入适量田螺。

  3、合理放养: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原则。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为宜,温度在20~25度最合适。

4、放养密度: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

  5、日常巡塘: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 蟹塘水清澈见底好不好?

缺少藻类植物。

当虾塘的水清澈见底的时候,可通过肥水来降低透明度。如若是在冬季的话,还应该注意补藻。水体的透明度变高,一般都是因为水中藻类植物缺少,从而水体就会缺氧,也有可能是青苔出现,它会消耗水体里面的营养,水体缺氧的话就容易出现倒藻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30cm就行。

3. 螃蟹塘水质指标

螃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二龄河蟹喜欢在淡水(盐度在0.5‰以下)、微碱性(pH7.5~8.5)、氨氮低(总氨氮为0.2~0.5毫克/升)的水中生活。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池塘的水质清新,肥瘦适中,透明度达到20~40厘米,无油膜,无腥臭,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4. 螃蟹塘用什么肥水好

1、蟹在池塘的一角大量活动所致。建议养殖户要购买当地优质扣蟹,且一次放足。

2、池水过浅的塘浑浊度高。水位深的塘浑浊稍好过水浅的塘,原因是水浅的塘蟹活动空间较小,且水浅水温易上升造成河蟹提前觅食活动量增加导致,建议养殖户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注水。

3、前期水质过瘦,尤其是导致青苔滋生的塘,水体浑浊较为严重,而且较难治理。前期水肥的塘,没有青苔,水质清新、草长势好,不见水浑现象。养殖户要有这个理念:前期一定要水肥些。

4、营养不足,导致蟹非正常活动,觅食活动频繁所致。日常仔细观察蟹吃食情况,及时增加投喂量或增加投喂次数,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

5、水体浑浊有假浑现象。由于地质以及降雨,会使水看起来有些浑浊,用白瓷碗打出水来发现并不是很混,此种水用吸附剂,如净水剂、护水解毒安类产品配合底改就可解决。

6、下雨导致水浑浊。下雨后泥浆水流入,河蟹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动量增强导致水浑,等天晴后,观察两天,若未能恢复,此时吸附剂或者粉剂底改使用两次即可。

7、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因为最近气温一直较低,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也会导致水体发白、显浑,此时消毒后投放EM菌或者光合细菌,配合肥水使用效果更佳!

8、鳃上有纤毛虫寄生。整个养殖至今没有杀虫,也导致水体浑浊,纤毛虫以及轮虫、枝角类过多导致藻类不能有效繁殖,藻类不能繁殖直接影响对有机碎屑的微小粒子吸附利用,从而导致水浑,此种水杀虫后,消毒,进点新水后重新肥水。

9、底质恶化导致蟹活动不正常。清塘时,要清除过多淤泥;早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不要过度投饵。

10.、缺乏矿物质,水温上升后水草大量生长导致矿物质不足。连续几次底改、吸附都没有成功的塘口,此时的原因可能是水体里有大量的悬浮物,此悬浮物的密度与水极为接近,而且粒径较大,吸附剂难以吸附,所以导致较难治理。

建议换掉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水,然后重新做水(包括肥水、投放微生物)。通过换水降低此种物质的含量来提高水体透明度。

5. 螃蟹适合什么水质

可以。

1.

注意淤泥深浅 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清淤改造,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养鱼那样置留在池塘内坡上,要彻底运出池外,以防再让雨水冲回池塘,压倒防逃墙并引起池水浑浊。

2.

注意水草多少 多年养鱼的池塘大多水草极少甚至寸草不生,这对养蟹非常不利。水草作为对河蟹生长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河蟹提供栖息、觅食、避敌、躲藏和蜕壳的必备场所,还能净化水质,为河蟹提供其他饵料缺乏的维生素、粗纤维等物质。因此,原养鱼池塘改养蟹要及时多次、适量(水草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0%左右)、稀疏混杂移植多类群多品种,如: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沮草等水草就显得十分重要。

6. 螃蟹塘什么水色最好养

简单方法是看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色。

7. 大闸蟹适合什么样的水质

阳澄湖大闸蟹好!

中国最负盛名的大闸蟹非阳澄湖莫属,阳澄湖水质优良,非常适合大闸蟹的生长,阳澄湖大闸蟹个大体肥,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达500克,蟹肉丰满,营养丰富。最大特特点是青背、白肚、黄毛、金爪。

8. 螃蟹塘什么水色最好钓

淡绿色、翠绿色水色的特点

特点 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尤其在幼体阶段的养殖中更为需要。这种水色中富含金藻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藻类。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

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这种水色的水体,透明度大多在20~30厘米,水质稳定,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而爽”之水质,即为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

水色反映了虾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常的水色为淡黄绿色、浅褐色、淡绿色,具有新鲜感,无异臭味;如果水色异常(深绿色、乳白色、红色、蓝色) ,表明水情有变,需通过镜检来了解这种状况由何种生物所引起。

水色与养虾的关系一般是:

(1)以硅藻为主要种类的水呈现浅褐色,对虾生长较好;

(2)鞭毛藻类占优势的虾塘呈绿色,如果繁殖过度,水变为深绿色,对虾生长较差;

(3)水体转红,说明一些原生动物(纤毛虫、夜光虫等)繁殖过量,也可能是轮虫或其他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结果;

(4)水呈现灰蓝色具有鱼腥味,很可能是蓝藻中的鱼腥藻或拟鱼腥藻大量出现造成的;

(5)乳白色是由细菌大量繁殖造成藻类突然死亡所引起,其分解产物是有毒的;

(6)水色变清很大程度上是浒苔、沟草等大量繁生的缘故,若是突然变清,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而消失。根据水色变化可判别水情,再结合镜检和水质分析就能确认水质优劣,如果水色过浓、透明度降至30厘米之内,就应采取措施,更换新水。[收起]

9. 螃蟹塘什么水色最好看

常见螃蟹池塘水质变坏的原因:

1、水色(红色,绿色,蓝绿,灰蓝,暗绿等):雨季,养殖密度大,过量投放饵料,会使水塘透明度低,水体浑浊,有机质过多,造成水中绿球藻,栅藻,蓝藻,绿藻,囊球藻等各种藻类大量繁殖。

泼洒水产EM菌液,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变成无机物,平衡水质,从而控制各种藻类的繁殖。

2、PH值:雨季,水源,亚硝酸盐过高,水塘酸碱失衡就会造成PH值异常。定期泼洒生石灰和水产EM菌液可以调理水质,稳定PH值。

3、氨氮:水中养殖螃蟹的排泄物,肥料,饲料,动植物尸体经过分解腐烂,会产生氨氮,氨氮含量过高就会造成螃蟹中毒死亡。

开增氧机的同时泼洒水产EM菌液,快速降低氨氮含量,注意控制投放饵料,肥料的时间和用量。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所以亚硝酸盐偏高,氨氮含量就一定高,已经形成的亚硝酸盐不好处理,可以换一半水的同时泼洒水产EM菌液,控制氨氮含量,只要水质稳定就可以提前预防亚硝酸盐超标。

5、溶解氧:高温天气,螃蟹养殖密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会大量使用水中的氧,水塘含氧量的降低,会造成螃蟹缺氧。

控制养殖密封,多开增氧机,定期使用水产EM菌液,快速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增加含氧量。

6、高温天气:多梅雨季节,水体浑浊,水体含氧量降低,容易使水质变坏,雨后及时泼洒水产EM菌液,多开增氧机,调节水中酸碱度,分解有机质,控制氨氮含量。

10. 螃蟹塘水浓绿色好不好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水箱养殖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龙虾属有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

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cm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cm~40cm,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子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三是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天~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捕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苗种繁育

1、亲虾选择

可在上年9-10月或当年3-4月选择亲虾,要求体重30-50g,附肢齐全,健康无病,活动力强,雌雄比例为2-3:1。雌雄龙虾在外形上特征明显,容易区别。

①达性成熟的龙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

②雄性龙足粗大,龙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雌性龙足相对较小,大部分雌足上没有红色软疣,即便有颜色也偏淡;

③雄性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对步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则开口在第3对步足基部;

④性成熟的雌虾腹部膨大,雄虾腹部相对狭小。

2、亲虾培育

亲虾池面积以1200m2左右为宜,底质以壤土为好,水深1m左右,池埂宽1.5m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注、排水口,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以防逃墙,放养前7一10天池塘用50-60kg/亩生石灰干塘消毒。消毒后经过滤(防野杂鱼入池)注水深1m左右,施入腐熟畜禽粪500-800kg/亩培肥水质。池内放人供虾攀缘栖息的隐蔽物,如树枝、树根、竹筒等,并移栽一些水草。

亲虾池可投放亲虾40-60kg/亩,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浴10分钟,以杀灭病原体。为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同时可混养鲢、鳙鱼50-100尾/亩。培育期间,可投喂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日投喂量:3月份为亲虾体重的2%-3%,4月份4%一5%,5月份以后6%一8%,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为主,占日饵量的70%。同时加强水质管理,每10-15天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3;每20天用生石灰10-25g/m2兑水泼洒1次,以保持良好水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

3、亲虾繁殖

4-5月,水温20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需40一70天。稚虾孵化后在母体保护下完成幼虾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稚虾一离开母体,就能主动摄食,独立生活。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进行虾苗培育。

4、亲虾越冬

龙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当水温低于9℃时,3厘米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6℃一18℃,也是整个 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亲虾越冬的方法与罗氏沼虾相同,常用的越冬方法有塑料薄膜覆盖水池保温法、电热器加温法、温泉水越冬法、工厂余热水越冬法和玻璃室越冬法等,都能达到亲虾安全越冬的效果。

5、育苗技术

龙虾虽然抱卵量不大,但受精率可在98%以上,孵比率可达80%一85%。问题是在出苗后仔虾生长蜕壳频繁,极易受环境条件制约而影响育苗率。要提高育苗率,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

①水质要求

龙虾繁育期间,要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水质清新,pH值在6.5-8之间;防止昼夜水温温差过大;水中溶解氧应保持5.6毫克/升以上。

②水体环境

水面一定要有水浮莲(占1/3),水底最好有水草,并有隐蔽性的洞穴,增加虾苗蜕壳附着物,也便于通过水浮莲洗苗检查掌握出苗时间及虾的生长情况。进水口加栅栏和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同时防止青蛙入池产卵,避免蝌蚪残食虾苗。同时要防止亲虾攀附逃逸。

③加强检查

坚持早晚检查出苗情况,当仔虾游离母体后,及时捕捉亲虾返回亲虾池再培育,尽量减少盘点过池,操作也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抱卵的亲虾和刚孵出的仔虾造成影响。

④保证供饲

适时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供刚孵出的仔虾摄食,估计出苗前3-5天,开始从饲料专用池捕捞少量小型浮游动物入虾苗池。并用熟蛋黄、豆浆等及时补充仔、幼虾所需的食料供应。

11. 螃蟹塘种什么水草最好

井水养蟹正确方法

一、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需为长方形,面积1公顷。蟹池内一般挖环型沟,也可挖成“井”字型沟。沟的面积占蟹池总面积20%,沟处可保持水深1.2~1.5m,沟底向 出水口倾斜,中间平滩处可保持水深0.8m左右。平滩处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放苗前,晒干至干裂,用生石灰、茶籽饼等彻底消毒,茶籽饼的优点是只杀野杂鱼,对塘内螺蛳、 青虾没影响。以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二、水源与水质

    养殖用水的水源为地下井水,井深24m,井口直径10cm,机头(电动机)功率为1.1kW。井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且溶解氧含量充足(在5.8mg/L以上。肥水的关键就是要施足基肥,基肥不施足,营养供不上,对蟹苗生长不利。在高温期间采用循环养殖用水的方法,首先排水1/4,然后再添水1/4,以保持 养殖用水在1~1.2m。

 三、苗种放养

    1. 2017年2月初,在蟹种放养时把水位控制在50~60cm。每亩放养平均规格为150~200只/kg的自育河蟹苗种500~550尾,蟹苗在放养前用浓度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降低养殖中发病率。放养的蟹种要求甲壳完整,肢体齐 全、无病无伤、活力强、规格整齐。为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螺蛳的繁殖,蟹种入池塘前先用网片圈蟹池面积的30%作暂养区,待水草覆盖率达40%~50%、螺蛳繁殖已达一定数量时解除,一般暂养至4月 份,不能超过5月中旬。

    2. 在2-3月份河蟹放养结束后,亩套养800~1200只/kg青虾苗3~4kg,5-6月份陆续起捕上市,可亩产青虾35kg,每亩可增加收入400~450元;7月中旬至8月初,虾苗规格为6000~7000尾/kg,亩放青虾2.5kg,可亩产商品虾30kg。 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吃河蟹剩余饵料,清扫残饵,防止败坏水质。青虾还可以作为河蟹饵料。若遇过敏药物,青虾抵抗力低,先浮头,便于采取措施,避免河蟹死亡。

    3. 在3-4月每亩套养细鳞斜颌鲴规格15cm以上鱼种25尾,年底可获规格0.2~0.5kg商品鱼8~12kg。在蟹塘内套养细鳞斜颌鲴能充分利用河蟹吃剩的残饵、水草枯叶、碎屑、腐泥等,减轻因“废物”腐烂变质对水质的影响,改善 河蟹生态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减少发病。

四、饲料投喂

    河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投喂上应进行动植物饲料合理搭配,按照“两头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进行投喂。

    1.饲料种类

    植物性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苦草等各种水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杂鱼、塘内螺蛳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配制符合无公害食品养殖要求的颗粒饲料。玉米、小麦最好进行熟化,以提高其利用率和适 口性,减少对水体污染。

    2.饲料投喂

    投饵方法:看季节,按“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进行投喂;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摄食活动强弱,活动力强多喂,弱则少喂。

    五、养殖管理

    1. 春夏两季可直接使用地下井水,水位控制在1~1.2m,水质保持在:井水溶氧大于5mg/L,pH值7.2~8.2,盐度小于5‰。

    2. 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约占总水面的1/3,这样既能为河蟹提供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饵料,又能起到降温、避敌、增加溶氧量、改善水质的作用。

    3. 塘内投放螺蛳,亩放250~300kg,前期投放总量的1/3,5、6月份投放总量的2/3。为河蟹提供了营养价值高的鲜活天然饵料,同时能改善和维护池底环境。

    4. 饲料投喂,在养殖前期,也就是4至6月份投喂河蟹专用饲料为主,即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3∶2;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7∶3。,因为6至9月份是河蟹生长最快的时期,饲料投喂量不仅要加大,而且在饲料中要添加 维生素E以及蜕壳促生长素。饲料投喂时,根据蟹体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以摄食到八成饱为宜,每天投喂2次,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约为河蟹总重的2%~3%,但应根据天气 、水温和及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 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采取池水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并定期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

    6. 捕捞时捕大留小,均衡上市。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资料周转等因素加以考虑,将规格达到75g/只以上的个体及时挑选上市,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可缓解生产资金的紧缺,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地下井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选择好养殖地然后做好池塘管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