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养殖要注意什么(春蚕养殖要注意什么细节)

养殖吧 2022-12-04 03:40 编辑:admin 259阅读

1. 春蚕养殖要注意什么细节

人工养殖

【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收蚁】:

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

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小蚕的饲养】:

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相对湿度85%。

2.

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kg;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kg;3龄用自

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kg;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

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眠前处理:

(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5.眠中保护: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6.眠起饷食: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大蚕的饲养】:

1.饲养方式: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蚕下地: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3.

合理给桑: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

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

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4 、搞好蚕座卫生: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5.

上簇采茧: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

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湿度85%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

4~5天即可采茧出售。

【饲养技术】:

一、抓好养蚕前消毒,降低蚕儿发病率

养蚕前的清洗消毒是整个防病

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夺取蚕茧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骤上要做到“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过程中要求做到六个

要:蚕室要打扫净,蚕具要洗得净,药剂要配得准,药液要喷得匀,室具要消得全,消后要保管好。

二、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催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广大蚕农应重视补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温湿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蚕种到室后,要及时摊卵,并控制温度

78~79℉,湿度差2℉,到收蚁前日傍晚,将温度升至80~81℉,湿度差1℉,同时在补催青时要严格遮暗,以达到孵化齐一之目的。

三、杜绝明火加温,确保人蚕安全

火加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易造成饲养员一氧化碳等废气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蚕农因明火加温造成中毒送医院抢救甚至死亡事件发生;二是温度控制难,温度

过高时影响蚕儿体质,甚至把蚕儿烘死;三是易发生火灾事故。同时,各地已均没有预备种,如造成蚕种中毒、烘死等损失的,将无法弥补。因此,为确保人蚕安

全,应大力推广暗火加温,实行地火龙、天火龙、电炉、靠壁灶等暗火加温形式,或将明火加温设施进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烟道,杜绝明火加温;进蚕室饲蚕时要

两人以上,以便发生中毒时,相互照应、及时抢救;没有小蚕饲养设施或条件较差的以及饲养量比较少的蚕农,提倡联户共育,实行小蚕集中饲养,或交由小蚕公司

饲养;小蚕室要经常进行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四、密切注意天气和蚕讯,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一是要贯彻落实市府关于春蚕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蚕期的天气情况和蚕讯变化,一旦出现氟化物中毒苗头及时采取分批饲养、调整叶位、石灰水洗叶等农业防氟措施,减少损失。

五、提倡采用摘芯技术,提高桑叶产质量

摘芯就是将桑树新梢的嫩头摘去,可促进嫩叶加速成熟,提高桑叶产质量。方法是:在用叶前10天左右进行,根据桑园的用叶计划,划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鹊口状的嫩头为度。

六、重抓防病防毒,减少蚕病和中毒损失

饲养过程中要经常用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抗菌素和灭蚕蝇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病损失,同时对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等易变性

挥发的药剂,要密封存放,用后袋口扎紧;在采摘毗邻其它农作物桑园的桑叶时,要做到先试后吃,严防因其它农作物喷药治虫引起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七、加强通风换气,稀放饱食养大蚕

由于大蚕期蚕儿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温湿闷,因此,在大蚕期应特别重视通风换气工作,做到开门开窗养蚕,并达到稀放饱食,大蚕三昼时每张种放足蚕座面积40㎡以上,并给足桑叶使蚕饱食。

八、抓好上山关,提高春茧产质量

好蚕儿上山关,是提高蚕茧产质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选用上山蔟具时要有安全意识。少数地区曾发生过因蔟草残留农药影响而产生大量不结茧蚕的事故。上蔟时建

议选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优良蔟具;选用稻草蔟具时要尽量选用农药污染少的稻草制作,并利用养蚕前期较空暇时间,充分曝晒干燥,尽量排出残留农药。二是加

强蔟中通风换气,在熟蚕全部上山茧网形成后,蔟室开门窗通气,使蚕儿吐尽茧丝物质,增加茧层量,提高茧质。

【养殖技术】

意:防病虫害,养蚕前养蚕中注意消毒,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

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夏蚕要

比春蚕稀放;给叶适当,充分饱食。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间,顺利就眠。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

批挑选上蔟,稀放。上蔟后3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夏蚕养殖的关键是以良桑饱食为中心,灵活运用以下技术:防病虫害防闷热防饿蚕,勤拾蚕除沙,早收蚁早饷食早扩座稀放蚕,迟止桑,蚕室温度均匀蚕分布均匀喂叶均匀桑叶老嫩均匀,眠起处理要适时上簇要适时。

2. 春蚕要怎么养

春蚕从壳里出来用桑叶饲养。

3. 春季如何养蚕

养蚕的季节一般为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因为蚕的主要食物为桑叶,所以养蚕季节和桑树生长周期需要保持基本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桑叶充足。江浙蚕区,从4月到11月的这8个月时间里,理论上均可以进行养蚕,但每年只养3-5次,珠江流域蚕区,养蚕次数比江浙蚕区要多,黄河周边部分蚕区或北方蚕区,养蚕次数比江浙蚕区要少。

一般情况下,养蚕的季节为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大约在每年的4月份开始),因为蚕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桑叶,因此养蚕的季节和桑树的生长周期需要保持大致相同,这样才能保证用于喂蚕的桑叶充足。

4. 春蚕养殖要注意什么细节问题

桑叶

蚕的主要食物是桑树的叶子,桑树上面比较嫩的叶子是蚕最爱吃的食物,除此之外它们还会吃生菜叶子、榆叶、柘叶、楮叶、莴苣叶子等,只要是比较嫩的叶子都可以给蚕吃一点,其中桑树的叶子是蚕最理想的食物,能够提高蚕结丝的质量,不同品种的蚕吃的食物不同,有柞蚕、 蓖麻蚕和桑蚕几种。

5. 春蚕养殖要注意什么细节管理

一般来说,春季和夏季养蚕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大致在4-7月之间,养蚕的最佳时间和桑树的生长周期大致相同,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保证桑叶的充足供应,蚕也会健康生长。

  春季养蚕的好处是天气温和、桑叶的质量比较好,养蚕更优质且高产,养春蚕的时候时间不能过迟,在4月份前后就可以了,否则后期遇到不良气候,蚕的数量就会大大降低

6. 春蚕养殖要注意什么细节呢

蚕卵产下后,经浴消整 理、冬季冷藏、中间感温等工序处理,

其特征在于: 1、蚕卵冬季第一次冷藏开始时间是在胚胎发育处于越冬 前期,第一次冷藏温度为0~-1℃,第一次冷藏时间为100~120 天;

2、第一次冷藏结束后,将蚕卵在10~15℃的温度下进行 第一次中间感温,待胚子发育到越冬期III~IV期,转入第二次冷 藏,冷藏温度为1.5~3.5℃;存第二次冷藏期内,将在4月下旬~5 月上旬春蚕使用时所需的蚕卵提前3~5天结束冷藏,用10~15℃ 的温度调节胚胎到临界期,待催青后使用;

3、5月中旬~下旬结束第二次冷藏,并用10~15℃的温度 对蚕卵进行第二次中间感温,待胚胎发育到临界期后,返回到 温度为1.5~3.5℃的环境中进行第三次冷藏;在第三次冷藏期内, 需提供6月上旬~中旬夏蚕或7月中旬~下旬早秋蚕使用的蚕种, 按所需时间直接结束第三次冷藏,待催青后使用;

4、8月上中旬结束第三次冷藏,使用10~15℃的温度对 蚕种进行第三次中间感温,待胚胎发育到神经沟出现期,再在 3.5~5℃温度中进行第四次冷藏,直至9月中下旬结束第四次冷 藏,催青后供应中晚秋蚕使用。

7. 养春蚕的注意事项

养蚕前的准备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催青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消毒一次。⑥淘汰蚕密闭处理,蚕沙入土坑沤制,防扩散。3.回山消毒蚕期结束后,对蚕沙、烂茧、旧蔟具等无使用价值的废物,烧毁或堆沤处理,有价值的用具要经初消→清洗→复消程序,确保清洁无病原。

对蚕室、贮桑室、蔟室等环境同蚕前一样,认真洗消。

三、加强饲育管理

1.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已育成有抗氯、抗脓核病等特殊品种,也可根据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常见病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用适宜的蚕品种。

2.合理的养蚕布局。错开不同农作物的种、收季节,合理安排养蚕布局,避免蚕期重叠,保证蚕期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有效保障养蚕丰收。

3.管好桑园,及时治虫。提高叶质有利于提高蚕体质,减少病虫危害,减少野外患病昆虫对蚕的传染。

4.根据蚕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育管理。适宜的温湿度标准为1~2龄用27℃±1℃,干湿差1℃左右;3龄26℃±1℃,干湿差1.5±1℃左右;大蚕用25~24℃,干湿差2℃左右。用适熟叶,勤除沙,定时通风换气,饱食就眠,适时饷食,操作轻快,保护蚕体,尽力避免给湿叶、萎凋叶。

注意事项

1.为防止微粒子病的传播,杜绝使用超毒不合格种,尽量使用无毒批蚕种,购种渠道要正规,要签订质量保证合同。

2.发现细菌病要及时添食氯霉素等抗生素类药,其它疾病如真菌病、病毒病一旦发生要密切关注,及时拾出病蚕、蚕座逐日消毒,直至控制病情。

3.易发生农药中毒和氟化物中毒的地区,应进行喂叶试验,分析原因,不用污染叶,远离污染源,或试用石灰水清洗桑叶。大面积出现问题,应依靠农技部门解决。

4.综合防治的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只有认真对待,科学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养蚕丰收。

8. 春蚕放养技术

养蚕前蚕室周围要打扫干净,清除垃圾、杂草。蚕室用清水洗刷,蚕具放到河塘中清洗后,再放日光下曝晒。蚕室要刮去一层土,填上新士。蚕窒四周用石灰浆刷白,蚕具用石灰液浸渍消毒。上簇采茧后还要进行围山消毒,防止病源扩散传播,杜绝病菌蔓延。另外,养蚕过程中要严格淘汰病蚕和发育不良的蚕。

二、分批、合理地选用良种

秋蚕分早秋、中秋,晚秋三期。总的要求是:多养早秋蚕,养好中秋蚕,看叶养晚秋蚕。有的地方秋蚕饲养五、六次,批次过多,蚕室蚕具套用,大小蚕混养,就会造成消毒不严,病菌蔓延,结果蚕病暴发,产茧数量很少。因此,养秋蚕批次要合理,前后批次要隔半个月左右。

养好秋蚕要注意选用好养、高产的夏秋品种。这些品种一般生命力较强。另外,也可以把春蚕种留到秋季养,象东肥交华合,合成交754等春蚕品种,都是优良品种。

三、加强桑树管理

“若要桑树好,桑地不见草”。桑园要及时松土除草,天旱的时候要灌水,保证桑树生长。要合理采叶,一张秋蚕种需要800-1000斤桑叶,不要采叶过多或“剥光头”。桑叶采、运、贮工作要做好,防止桑叶变质。一般以早晨采叶为主,傍晚采叶为辅,少装快运,贮藏在比较阴凉和湿润的地方,保证桑叶新鲜。

四、养好小蚕,打好基础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在运蚕种时要做好三防:就是防闷热,防日晒雨淋、防有毒气体。运回的蚕种要放在温度保持25℃,相对湿度80%的房间里,遇到高温要洒井水降温。收蚁要在上午八点收完,当日出,当日收,分批饲养。搞好眠期处理。掌握眠前吃饱,眠中管好,起蚕喂好。推广小蚕共育,小蚕室要离大蚕室远一些,做到专人专具专室饲养。

五、养好大蚕,保证蚕茧丰收

大蚕食量较大,要让蚕吃饱吃好。秋蚕在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0%时容易发生蚕病。因此,要注意降温防热,通风换气。蚕座放的稀一些,中午高温时可以洒井水,闷热的天气,夜间要把蚕搬到室外“乘凉”。蚕体里的水份主要靠从桑叶中吸取,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添水叶喂蚕,效果较好。

六、注意防治蚕病

秋蚕常见病有胃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可以用“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防治僵病,可以用防僵粉。防治蝇蛆病,可以用“灭蚕蝇”药撒桑叶喂蚕或喷在蚕体上。防治细菌性病,可以用氯霉素500倍液喷在桑叶上喂蚕。从四龄开始,每龄添食一、二次。

9. 养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蚕的养殖方法

  一、抓好消毒防病

  因夏季蚕期间隔时间较短,病原新鲜、量大易感染,应重视环境卫生工作,要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可采取先喷药消毒,再打扫拆洗干净的方法,喷药时要注意剂量足,面面喷到。严格贯彻“三消方针”(即蚕前彻底消,蚕中继续消,蚕后立即消),把消毒防病贯穿整个养蚕过程。

  夏蚕采叶要注意施用农药安全间隔期,施用农药区的桑叶必须在残效期后,先试采试喂,证明无毒后才采叶饲养。夏蚕饲养应防蝇,防鼠,避免造成损失。

  二、抓好养蚕室温调节

  根据夏季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改善养蚕环境。遇上高温闷热天气,要注意通风换气,高温干燥时要降温补湿。小蚕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能保温保湿,有利于蚕儿健康发育。大蚕期要选择高大宽敞,通风良好的房屋饲养,防止闷热,蚕房周围要栽植树木、搭凉棚,减少辐射。

  三、抓好桑叶管理

  桑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夏蚕丰收与否。应加强对桑树施肥杀虫,促使桑树生长。小蚕期(1~3龄),采适熟叶是关键,以颜色正绿、手感软为标准。收蚁用桑,应选择适熟偏嫩的桑叶,忌用日照不足叶、老叶、萎凋叶、病虫叶及农药污染的桑叶。夏蚕采叶宜在早晨露水未干前或傍晚时采摘,绝对不能在日中采叶(阴雨天除外),采下的桑叶要速采速运,防止桑叶水分散发萎凋。特别要注意桑叶不能过高过厚堆放,防止沤坏。

  四、抓好饲养管理

  一抓蚕种领运环节。领运时蚕种不要堆积、积压,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领运种应在早晚进行,领回后及时摊开防止堆积发热烧种。蚕种发放时尽量在早晚进行。蚕种不能接触农药及一切有害气体,防止蚕种中毒。

  二抓小蚕期饲育。可采取塑料薄膜覆盖育,蚕儿生长发育快,要提前扩大蚕座面积,防止拥挤受饿。每日用鲜石灰粉或有效氯2%的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眠起时用蚕病灭菌灵、一只灵、克菌兴500倍液进行添食,小蚕用叶用有效氯0.3%养蚕欢水浸渍或喷洒消毒脱水晾干后喂蚕。

  三抓大蚕饲养。期间应做到三稀:即蚕房内的蚕架接得稀,蚕架上的蚕箔放得稀,蚕箔内的蚕头放得稀,这样有利于通风换气,降低温度,且能达到充分饱食。大蚕期尤其是高温多湿,要勤除蚕沙,保持蚕座干净干燥。大蚕期应推行省力化蚕台饲育。大蚕期用灭蝇片300倍液喷撒蚕体、500倍液添食,防止蝇蛆危害。

  四抓上簇管理。为降低人工成本,宜采用自动化上簇技术。具体方法是:蚕儿发育整齐,见蚕中有5~10%熟蚕时,按每张蚕种用川脱4~6支兑冷开水均匀拌桑叶20~30斤(4~6支兑水1~1.5斤),在晚上10~12时喂蚕,以后不再给桑,次日上午10~12时在蚕座上撒些稻草或铺蚕网,将塑料簇或方格簇等簇具放至蚕座上面,让熟蚕自动上簇结茧。上簇后加强簇室通风排湿(有条件的用电风扇排湿),做到簇室、簇具、环境干燥,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确保夏蚕稳产高产。

10. 春蚕的养殖周期

养蚕在4龄以上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好7个要点可实现增产增收

原来家里养蚕时,每次蚕到4龄以后,一家人真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早上天还没怎么亮,就得去摘桑叶,一日三餐也是简单应付,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就得开始做除沙,下午等太阳不是很大时,又得到桑园里摘桑叶。那时就怕遇到大晴天,桑园里闷热的环境让人受不了,还有就是怕遇到下雨的时候,要是连续两三天都下雨,采摘桑叶是个大问题,需要在雨中采摘,而且摘回来的桑叶得找地方晾干,不可直接喂食,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希望看到的是阴天,这样就不用担心日晒雨淋,全天都可以在桑园里采摘桑叶,相对来说时间可控。

通常情况下,蚕在4-5龄阶段时,对桑叶的需求量明显加大,蚕体个头能否跟上,就得看桑叶是否供应充足,所以这个阶段往往是用工高峰,如果养殖户自家劳动力相对紧缺的情况下,那就需要提前沟通好用工时间。在大蚕期,除了进行良桑饱食外,还得格外注意卫生消毒,做好蚕期管理,此阶段也是蚕病高发的时候,比如说僵蚕、脓蚕等,一旦出现这类异常情况,容易出现异常茧,有的甚至到不了吐丝作茧那一步,减产50%以上也算正常,严重的会面临绝收,对养殖户的打击会比较大。蚕在4-5龄阶段为何容易出现僵蚕、脓蚕等异常情况?这里面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一、在小蚕饲养阶段未把好关,导致蚕体中潜伏了某种病毒

很多养殖户深有体会,有时蚕养到4、5龄阶段,会出现进食明显减缓甚至不吃桑叶,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僵蚕、脓蚕,一旦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往往在两三天的时间就大面积出现,还没到上簇时间就已经知道这季蚕收益很少了,这对养殖户的打击是比较大的,意味着前期的付出看不到回报。实际上在大蚕期出现僵蚕、脓蚕等异常情况,不一定是这个时期感染上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在4龄以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卫生消毒,导致蚕的体内感染了相应的病毒,到了大蚕期后因温湿度、蚕具等因素诱发,从而表现出相应症状。蚕在整个生长期,都需要细心呵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只有把细节方面落实好了,后期才能顺利实现上簇作茧。

二、喂食了不干净的桑叶,诱发了蚕病的出现

蚕在4-5龄阶段,桑叶的用量明显增多,这时有的养殖户只想着多摘桑叶,忽视了对桑叶质量的管理,还有的是从外面临时找人帮忙,对哪些桑叶不能摘也不太清楚,像有的桑叶中含有泥沙、虫卵、蜘蛛网等,这类桑叶采摘回来就是隐患,如果不挑拣出来直接喂食的话,很容易诱发蚕病。还有一种是肉眼观察不到的,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蚕吃了之后就出问题了,养殖户需要着重预防的,那就是桑叶中是否有农药残留,这种现象在夏秋蚕时比较多见,特别是桑园离其他农作物比较近的,其他农户在对农作物用药时,尽管比较小心谨慎,也容易因为风向问题会飘入不少,大蚕吃了不干净的桑叶,很难有好的结果。

三、异常天气因素,导致蚕房温湿度异常

在整个养蚕期间,天气因素是需要及时注意的,下雨天和大晴天都得注意,比如持续的阴雨天气,蚕房内的湿度会明显增加,桑叶上含水量也会明显增加,再加上蚕正常排泄出来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容易滋生细菌。在南方还容易遇到闷热天气,当室外气温达到30℃时,通风不畅的蚕房室内气温可能在35℃以上,这对蚕的正常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异常天气的出现,也容易使得蚕在4-5龄阶段长势不好,异常情况增多,过于干燥或者潮湿都不好,所以养殖户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把握。

四、蚕房、蚕具等消毒未落实到位

蚕到了4龄以上,需要用到的蚕具明显增多,基本上是3龄期一倍以上的用量,蚕具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一直陪伴着蚕的成长,而蚕是比较脆弱的,如果蚕具没有消毒干净,那么使用这样的蚕具很容易出问题,特别是上一季蚕病较多的,用过的蚕具没有彻底消毒,到了大蚕期再拿过来用,上面残留的病毒容易诱发僵蚕、脓蚕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那就是蚕房,很多养殖户在打扫蚕房时,并没有做到无死角,比如说天花板,容易被忽视,消毒时只重视地面的,一些细节方面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潜伏的病毒没有及时清除掉,大蚕期蚕房里的拥挤程度明显增加,消毒工作没做好就埋下了隐患。

五、蚕匾除沙不及时

按照传统的养蚕模式,是需要进行除沙的,而且要勤除沙,这样可以让蚕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生长,长时间不除沙的话,蚕粪、蚕尿和剩下的桑叶混合在一起,时间长了里面就容易滋生细菌,遇到潮湿或是闷热天气时,还容易产生异味,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很多养殖户在大蚕期时忙着采摘桑叶、喂食桑叶,再家里劳动力不足的话,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来做除沙工作,原本需要除沙两次的,结果压缩只操作了一次,这里面就带来一定的隐患,气温给力时可能没什么问题,万一遇到多变的天气,滋生的细菌就可能带来麻烦。

养蚕产量与品质能否提升,可以说大蚕期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只要蚕在这个阶段能够保持正常,顺利上簇作茧,那这季蚕增产增收就有希望了,如果不能顺利上簇作茧,通常也会在大蚕期表现出来。有的养殖户4-5龄阶段,各方面安排的妥当,蚕体个头也很好,未出现蚕病,最后蚕茧的品质和个头也较大,当然养蚕收益低不了。同样也有养殖户在这个阶段接连失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但最后连蚕种的钱都没挣到,这其中的差别比较明显。为了避免在大蚕期出现僵蚕、脓蚕等,需要养殖户从多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综合自家多年养蚕经验看,个人认为蚕在4-5龄阶段需要做好以下七点。

1、桑叶采摘、运输及存放需按要求处理

(一)桑叶采摘

在大蚕期采摘桑叶时,既要保证采摘量,又得确保桑叶的品质,肉眼能看到有泥沙、虫卵等异常情况的,不宜用来给蚕吃,靠近其他农作物的边缘桑叶,在不确定农作物是否打了农药的情况下,也不宜摘来喂蚕。采摘桑叶时,需要避开中午大太阳,正常情况下,可采摘3-4片叶以下的桑叶,如果是晚秋蚕采摘桑叶后需要剪枝的,可全部摘下。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采摘桑叶要注意避免损伤桑芽,也不要把桑树皮一起拔下。

(二)桑叶运输

4龄以上的蚕进食量明显加大,很多桑园离生活区有段距离,这就需要考虑桑叶运输问题,在摘桑叶时,不宜压的过严实,很多时候临时请来摘桑叶的人,是按重量算报酬的,为了减少搬运时间,往往会压了又压,时间长了里面的桑叶就会发热,容易变得不新鲜。特别是高温天气时,运输过程中不宜挤压严实,运到储桑室后要及时倒出来,同时要抖开散热。

(三)桑叶存放

采摘回来的桑叶,需要有专门存放桑叶的地方,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设立储桑室,需要选择较为阴凉的地方,如果是水泥地面,可清洗干净并消毒,然后再使用,如果是非水泥地面,可先铺一层编织布,然后在把桑叶放上去,这样相对干净卫生。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把桑叶使用完后,要及时进行清扫,并使用漂白粉夜进行消毒。

2、合理控制桑叶喂食量

蚕在4龄眠起初期,进食量相对会少些,此时让蚕把桑叶吃完即可,不宜过多投放,以免造成桑叶浪费,一般在喂食3次以后,进食量明显加大,此时桑叶的投放量也得同步跟上,特别是晚上给的量可适当多些。到了5龄中期时,基本上是进食量旺盛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听到蚕吃桑叶的声音,而在5龄后期,蚕的食欲会逐渐下降,因为要准备上簇吐丝了,此时就需要逐渐减少投放量。在投放桑叶时,尽可能地投放均匀,这样有利于避免出现大小蚕现象,良桑饱食是蚕长势良好的必备条件。

3、合理利用蚕房空间,控制养殖密度

大蚕期包含4龄和5龄,这两个时间段蚕的发育会达到一个峰值,需要养殖户合理控制好养殖密度,不能让蚕相互挤在一起,通常在除沙时就加以控制,确保蚕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通常情况下,一张蚕种需要30㎡左右的面积,较多的是采取蚕匾立体养殖的模式,这样整个空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当然需要考虑采光、通风等问题,如果采光明显不均匀或者通风差,那也是不适宜的。

4、做好眠起处理及眠中保护

蚕的入眠和起眠是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阶段,每一次的眠起意味着大了一龄,进入4眠时,蚕开始入眠到眠齐的时间会比前期稍微长些,此时要控制好加眠网的时间,可适当推迟点。如果发现有迟眠蚕时,需要收集起来单独饲养,弱小蚕、病蚕等要坚决淘汰,在部分蚕有起眠迹象时,可适当增加蚕房湿度,这样有利于蚕顺利蜕皮。蚕在眠中时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好温湿度,为蚕就眠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5、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蚕房温湿度

温湿度问题无论何时是绕不开的,养殖户需要引起重视,在大蚕期,比较适宜的温度为24-26℃,尽可能保持在24℃以上,气温低于22℃时,容易出现蚕体个头偏小,导致蚕茧的个头也小。在5龄时,如果蚕房温度高于28℃,容易引起5龄时间不足,影响后期蚕的吐丝量,有的甚至会随意吐丝,导致蚕茧产量下降。室内湿度方面,需要控制在60%-70%,太干了需要进行补湿,湿度过大了容易滋生细菌,需要加强通风。

6、避免无关人员频繁进出蚕房,加强对蚕房管理

在大蚕阶段,人员进出蚕房的频率明显增多,因为需要喂食桑叶、除沙等,频繁的进出蚕房,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从外面带入病菌,这对蚕的生长不是好事。如果养蚕数量较多的,需要做好分工安排,哪些人可以进蚕房,哪些人不能进,每次进出时都需要用消毒液洗手,更换衣服、鞋帽,无关人员一律不给进出。进入5龄时,要对蚕房做一定的规划安排,需要考虑后期簇具如何放置,迟眠蚕要跟正常的蚕分隔开。

7、多种方式加强对蚕病的预防

进入大蚕期时,蚕体个头明显大了,抗病毒的能力比小蚕阶段强了,但受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此阶段是蚕病高发的时候,特别是在5龄后期,眼看着要上簇作茧,结果出现蚕病后面临着产量减少。为了减少此阶段蚕病出现的概率,养殖户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相应的预防,首先是勤除沙,控制好养蚕密度;其次每天要撒石灰粉,做好蚕具、蚕房消毒;最后要及时处理异常蚕,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总之,蚕在4龄以后,既要保证桑叶的供应量,又要做好整个生长期的蚕病预防,无论采取哪种饲养方法,基本上宗旨是不会变的,都是让蚕吃饱吃好,远离各种蚕病,顺利上簇吐丝,最终实现产量和品质双丰收。这个阶段需要养殖户“粗中有细”,表面上看起来没小蚕期那么关照了,但实际上密切留意着蚕的生长情况,只要把大蚕期的七个要点落实到位了,养蚕的收益自然会上来。

11. 春蚕饲养过程家庭

:蚕又叫“家蚕”和“桑蚕”。分布与全国多处地方,以四川和江浙一带饲养最多,属于经济动物。南方和有桑树的地方,蚕也是一种家庭饲养宠虫,尤其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蚕的幼虫长约50毫米。

由卵初孵出的幼虫极小,体表有黑毛,家庭一般放置在纸盒中饲养,用细嫩桑叶喂饲;稍长大蜕皮后,黑毛皮脱掉而成灰色,饲养用叶面拭净的新鲜切细的桑叶,初给细桑,逐渐增大叶量,日分3~4次给桑叶。

平时注意清除蚕粪。蜕皮至第四次后进入5龄,逐步开始吐丝结茧,同时蚕在茧中化蛹,经5~6日收茧。

茧依色有白、黄、绿、绯之分。

整个饲育期因温度而异,一般在45天左右。

蚕蛹经过约2周变化成蛾,破茧而出,雌雄交尾后雌产卵,将蚕卵产在纸上收藏。至4月下旬,早桑开绽,将卵取出,春雷响时,孵出幼蚕,开始新的循环。 蚕的生活环境: 蚕的生活环境舒适与否,主要是由空气的清洁度,温度,湿度和气流四个条件综合决定的,而气流则对于其它三者起着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着蚕的生理。

蚕的生活环境要远离农药,家用灭虫剂,化妆品,给蚕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