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珊瑚礁的环境保护者是谁呀(种植珊瑚礁的环境保护者是谁呀英语)

养殖吧 2023-04-10 16:29 编辑:admin 294阅读

一、为什么要保护珊瑚礁?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生物量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珊瑚礁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再生、生态旅游观光和海洋药物开发及保护海岸线等至关重要。 珊瑚礁面临着各种威胁:

1、大气二氧化碳 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引起全球升温,海洋酸化,给珊瑚礁带来伤害;

2、沿岸开发、污染、富营养化等,造成珊瑚礁退化、覆盖率减少甚至毁灭;

3、台风、海啸等短时、急性的因素也会对珊瑚礁造成暂时的破坏,但这种情况也易于珊瑚恢复。

二、南海海底养殖的是什么?

作为有着“海底热带雨林”美称的珊瑚,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南海的海底,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正在这里,轻轻的将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培植在海底。不出意外,在数年之后,这片荒凉的海底将长成姹紫嫣红的“珊瑚森林”。

这便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黄晖和她的团队一直在做的是——在海底繁殖培育珊瑚礁,从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黄晖表示,世界珊瑚礁的面积占海洋面积不到0.2%,但在珊瑚礁生活的鱼类,是整个海洋鱼类的25%到30%,生物多样性非常高,因此,维护珊瑚礁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珊瑚礁生态系统还有着观光、提供渔业资源、保礁护岛等多重功能。

但是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海洋温度快速升高,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珊瑚礁都受到了影响,我国多个海域的珊瑚也在所难免,同时,海洋酸化、人为污染、紫外线变强等因素也对危害着珊瑚的生存。在我国多个海域,白化死亡的珊瑚如同森森白骨,看了让人毛骨悚然。

因此,作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科组组长,黄晖从事珊瑚研究与保护已经有了大约20年。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后,目前,他们已经在南海成功种植了约十万平方米珊瑚。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挽救南海珊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黄晖把海底种植珊瑚的过程比喻为陆地上的植树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海底的苗圃中长成小树,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他们先选择培育一些长得快的品种,然后再培耐受性强的品种。

另外,珊瑚除了可以进行有性繁殖、用受精卵培育外,还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他们利用珊瑚的这一特性,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经过培育再附着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

与陆地上植树造林不同的是,海底种珊瑚的难度要大很多,且不说在水下作业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遇到危险的或是有毒的海洋生物。种下的珊瑚还有可能被海上的台风天气摧毁,要真正种出一片珊瑚森林并不容易。而对于科学家,他们的目标不只是要在南海种珊瑚,而且是要恢复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让与珊瑚共存的海藻、海草、贝类、鱼蟹等生物也能够回来。

但是,科学家在努力恢复海底雨林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要做的是保护环境,毕竟当初引发珊瑚生态危机的原因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人类活动。如果不注重保护环境,再种更多珊瑚也于事无补。

三、保护珊瑚礁海洋环境的措施?

一、不毒、不电、不炸鱼,维护徐闻海洋生物资源的永续生存。

二、不破坏、不伤害、不采集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

三、不饲养、不购卖、不食用珊瑚礁生物,尊重每一种生物的生存权利,并尽力维护海洋生物的生存。

四、不把废弃物和垃圾倒在海边,维护海洋环境的清洁。 希望您告知朋友和亲人,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让大家一起积极参与保护珊瑚礁。 展望21世纪,人们已经把目光集中在海洋上。“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拯救海洋,就是拯救自己。”让我们认识海洋,善待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共同托起蓝色的希望。

四、为保护珊瑚礁提出合理建议?

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的关键。

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珊瑚礁及其潟湖沉积层中,还有煤炭、铝土矿、锰矿、磷矿,礁体粗碎屑岩中发现有铜、铅、锌等多金属层控矿床。珊瑚灰岩可作烧石灰、水泥的原料,千姿百态的珊瑚可作装饰工艺品,不少礁区已开辟为旅游场所。

达尔文根据礁体与岸线的关系,划分出岸礁、堡礁和环礁,根据形态分出台礁和点礁等类型。岸礁,沿大陆或岛屿岸边生长发育,亦称裙礁或边缘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