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的成因和保护措施(珊瑚礁的成因和保护措施有哪些)

养殖吧 2023-04-10 16:35 编辑:admin 298阅读

一、为什么要保护珊瑚礁?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生物量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珊瑚礁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再生、生态旅游观光和海洋药物开发及保护海岸线等至关重要。 珊瑚礁面临着各种威胁:

1、大气二氧化碳 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引起全球升温,海洋酸化,给珊瑚礁带来伤害;

2、沿岸开发、污染、富营养化等,造成珊瑚礁退化、覆盖率减少甚至毁灭;

3、台风、海啸等短时、急性的因素也会对珊瑚礁造成暂时的破坏,但这种情况也易于珊瑚恢复。

二、为保护珊瑚礁提出合理建议?

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的关键。

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珊瑚礁及其潟湖沉积层中,还有煤炭、铝土矿、锰矿、磷矿,礁体粗碎屑岩中发现有铜、铅、锌等多金属层控矿床。珊瑚灰岩可作烧石灰、水泥的原料,千姿百态的珊瑚可作装饰工艺品,不少礁区已开辟为旅游场所。

达尔文根据礁体与岸线的关系,划分出岸礁、堡礁和环礁,根据形态分出台礁和点礁等类型。岸礁,沿大陆或岛屿岸边生长发育,亦称裙礁或边缘礁。

三、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

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代交替增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地质时期的礁,在中三叠世以前的各时代,造礁生物种类很多;中三叠世以后,才基本上以六射珊瑚为主,故统称为生物礁。

四、珊瑚礁如何形成?

珊瑚礁的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以为珊瑚虫是依靠捕捉动物性饵料生活的。

它们将食物分解吸收,产生成礁钙质。

研究发现,珊瑚虫的体内有一种单细胞藻类,叫做虫黄藻。

虫黄藻不但提供珊瑚养料,而且还能产生珊瑚生存必须的氧气。

虫黄藻还能促进珊瑚骨的形成,加速珊瑚的造礁过程。

虫黄藻代谢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产生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珊瑚虫体内的钙离子合成的碳酸钙就是珊瑚虫骨骼的主要成分。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珊瑚礁形成了多种不同形状的岛礁。

根据珊瑚礁在海洋中所处的位置和礁体的形态分为岸礁、堡礁、环礁(泻湖)、台礁和点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