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蚯蚓养殖技术(怎么养殖蚯蚓技术)

养殖吧 2023-01-12 23:40 编辑:admin 76阅读

1. 怎么养殖蚯蚓技术

1、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2、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3、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4、利用防空洞养殖法: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2. 养殖蚯蚓技术视频教材

1。组装好线组,装上浮漂,双钩,浮漂距离子线30厘米左右,在铅皮座加铅皮(多加),要能把浮漂拉下水。

2。调节浮漂距离子线的距离,直到浮漂露出水面1-2目(找底)。

3。把浮漂向上拉20厘米,这时浮漂会再次沉入水底。

4。用剪刀逐渐剪去铅皮,直至漂尾露出你想要的目数(比如3目或者4、5、6、7都可以),这个目数就是调几钓几的那个“调”的数。具体的目数要根据你所使用的浮漂的性能、对象鱼、季节、鱼口的轻/猛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记得调好以后,要把铅皮座上的铅皮裹紧。

5。双钩上蚯蚓,注意:每次上的蚯蚓要保持一般大小。这时浮漂在蚯蚓的重力下会再次沉入水里,逐渐调整浮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至你想要的的目数,这个目数就是调几钓几的那个“钓”的数。比如你露出一目,就是钓1。

6。

以上是最基本的调漂方法,你先学这么多。所谓“调四钓二”,是最早的达摩漂定下的一个简单公式,并不适合现在的钓法,具体调几钓几,要具体分析。很复杂的一套理论,你慢慢来。

建议:

1。浮漂使用巴尔沙木的或者芦苇漂。

2。漂的号数选择0-2号之间,不要超过2号。

如果是传统钓,那么就空钩调平水(或1目),然后钓1-2目就可以了。

浮漂标准反映:台钓是有力下顿,传统钓鲫鱼是上浮、鲤鱼是黑漂。但往往浮漂的反映千变万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3. 怎么养殖蚯蚓技术好

方法很多,要因地制宜,还要看你的用途。

我朋友是大型牧场的厂长,利用牛粪养蚯蚓。

4. 养殖蚯蚓技术去哪学

湖北金地红蚯蚓养殖基地成立于2008年,是致力于特种,种养殖业的生产型基地,基地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荆江大堤处(晶威机动车考讯中心正南500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蚯蚓的养殖。湖北金地红蚯蚓养殖基地、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基地在武汉、常德、长沙、杭州、安徽、上海等地拥有稳定客户群体。

5. 怎么养殖蚯蚓技术视频教程

有啊。红蚯蚓可作钓鱼饵料卖,黑蚯蚓供养殖场喂鸡鸭

6. 养殖蚯蚓技术大全视频教程

家鸡的养殖方法。

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这一资源优势,且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利用我国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又使家鸡具有了野味。

一、品种选择  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二、棚舍的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  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二)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三)清棚和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四)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三、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及时发现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如停电或保温灯泡坏了,或电源烧着了附着物,鸡群发生啄食癖,其他侵扰鸡群的兽害、鼠害等,以便及时处理,减少鸡只死亡。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这时主要形成骨架和内脏。饲养目的是使鸡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羽毛丰满,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以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公母分群饲养: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易受环境的影响,争斗性也强,同时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此外,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于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降低残次品率。  生长期全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桶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2.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中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晚餐时把药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饲料拌匀,然后再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即10周龄后到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加,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由长骨骼、内脏、羽毛到长肉和沉积脂肪。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商品屠体外观的美感。因此,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水平一般要求达到12.54兆焦/公斤,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草根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体的体质,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肉质更适应消费者的要求。但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相应地缩小活动场地,目的是减少鸡的运动,利于育肥。三是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老鼠既偷吃饲料、惊扰鸡群,又是疾病传播的媒介。  苍蝇、蚊子也是传播病源的媒介。所以要求每月毒杀老鼠2~3次(要注意收回毒鼠、药物)。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苍蝇,育肥期间,棚舍内外环境,饲槽、工具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以防引入病原,要特别注意禽出败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提高育肥鸡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