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螺养殖技术(水螺养殖技术)

养殖吧 2022-12-05 00:24 编辑:admin 230阅读

1. 水螺养殖技术

黄金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最佳饲养密度为5升水饲养一只成螺,小螺可以适当多些,如果饲养量过大则会造成缺钙和水混浊现象。

2. 淡水螺养殖技术

玉螺能在水中养,但是只能在海水中养,淡水不能。玉螺放淡水里不能活。玉螺属于海产品,从小生活在海水中,若是放入淡水中时间过长,则会破坏玉螺的内部组织,导致其死亡。

在存放玉螺的水中加入一些海盐或食用盐,能大幅度提升玉螺的保存时间。

3. 海螺养殖技术

海螺的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养殖海螺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环境,不可与其他贝类共同养殖,远离同种贝类,防止抢夺营养,出现争斗现象。根据资金、养殖技术等确定好养殖数量,然后合理控制好养殖面积。养殖场要用铁网围住,保证足够牢固,防止养殖过程中海螺逃跑或者是其他贝类进入养殖区域。在围网中插入适量的小竹竿,便于在夏季高温缺氧时帮助海螺爬上竹竿进行呼吸。

2、苗种选择

海螺的苗种选择非常简单,一般是在海洋内进行捕捞,选择色泽较淡、螺壳完整且薄等体园鲜活海螺。现在我国人工育苗的数量比较少,只在沿海省份的少数码头有少量售卖。选好苗种之后将其洗干净,然后放入箩筐中进行匀速,在放养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绝不可放养过密,要均匀的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海域中。然后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海螺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3、喂养管理

放养后要注意海水温度,将水温控制在15-30度左右。海螺属于杂食性贝类,人工养殖时饲料主要以小鱼虾及贝类等为主。我们还要注意海水中硅藻的含量,因为海螺还会以硅藻为食,因此硅藻较少的时候要增加投喂量,反之则要适当减少。大概3天左右要检查海螺的进食情况,防止投喂过量导致水质变差,底泥发黑,引发海螺的病虫害。如果爬杆现象的话,要及时增氧,调整水质,促进海螺的生长。

4、注意事项

海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是以圈养为主,是一种密养水产项目,在每年7-8月的时候可以适当捕捞,采取留强补弱的原则。对于一些没有达到上市标准的海螺,要继续饲养,第二年可以当做苗种或者上市售卖。海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变化。调整好水中的菌藻比例,定期清洗围网,控制好饵料用量,控制好溶氧量,发生疾病后要及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4. 水螺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全过程如下:

一、养殖条件

福寿螺喜阴湿、怕光线,适宜生长在水沟、浅水低洼地、鱼塘、农田、水渠和人工建造的水泥池里.一般水深50至100厘米为宜。也可在大小水城中如湖泊、水库、河流等)用网箱高密度养殖,家庭小批量饲养可用水缸、水槽和盆等。饲养福寿螺水体的埂坝要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以防螺产卵时爬出或邻近鱼塘杂食性鱼类跑进吃掉幼螺。在其注排水口要装上铁丝网、聚乙烯布或竹箔等拦网设备,以防排水时外爬。在离农户较近的螺池必须在四周设置竹篱笆等拦阻设施,以防畜禽侵入。

二、放养种螺

选择健康、活跃、螺壳无破损、体重在30至50克、当年长成的种螺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60至80只种螺,雌、雄螺放养比例为5:1.在放养种螺的池塘中,要插些竹竿、木条等固定物,供其产卵附

三、饲养管理

1、福寿螺是一种杂食植物性螺类,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摄食少量精饲料。以增加种螺的营养,提高种螺的产卵量和孵化率。

2、首先每5天换一次水,然后注意农药什么的有毒物污染水源。三要注意水温的变化,福寿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C-30C之间,当水温低于10C或高于40C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保温与降温措施,防止福寿螺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四、人工繁殖

福寿螺雌雄异体,卵生。一般幼螺养殖100天左右就能产卵繁殖。

性成熟的雌螺,每隔5至10天产一次卵。在自然温度下,福寿螺的繁殖期为6至9个月。受精卵侄15跃可孵化出幼螺。但在孵化期间要防止蚂蚁、蜘蛛、蟑螂等天敌的危害。为了提高繁殖率,也可采用人工孵化法,即用一只水缸放10厘米深的水,在水面上放一个5毫米网孔的窗纱盘,用刀把福寿螺产在池壁上的受精卵块刮下,放在盘内,保持28C水温,经12天即可孵出幼螺。

五、种螺越冬

福寿螺一般在10C以下停止摄食、生长,进入休眠状态。5C左右为死亡临界温度。保温方法要因地制宜,或采用温泉、发电厂热水保温;或采用塑料大棚、深井中保温;也可采用室内加热保温。其保温温度应高于6C以上。

5. 花螺水产养殖

广东最好。东风螺在广东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其肉质鲜美、酥脆爽口,是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我国的主要种类有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三种。

东风螺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己在东南沿海为养殖者接受并逐步形成生产规模。南海水产研究所2000-2002年在广东沿海开展了东风螺人工育苗养殖科研试验。

6. 雾水螺养殖

1、使用耐油的弹性软管来连接设备进风口与排雾口的时候,软管不能出现弯折的现象,以免油雾堵塞于软管的内部,从而难以排到吸雾器中进行过滤。

2、设备的排雾口应该设置于油雾量大的地方,以提高处理的效率。

3、要确保吸雾器的电机转向正确,也就是说从主机的进口方向看的话,电机的转向要与主机的指示方向一致,一般都是逆时针方向。

4、如果设备中加装了风机,那就应该安装在吸雾器的进风口前,有利于提高油雾的补集率。

5、要确保接地线能可靠接地。

6、进出风口应该采用法兰连接,并且注意做好连接口的密封工作。

7. 水螺怎么繁殖

杀灭福寿螺应注意三个方面问题,首先是注意集中销毁。福寿螺一般是把卵产在田边、水沟边的杂草及禾苗上,在其未孵化前进行人工摘除,应集中深埋、打碎或烧毁;对于成螺,应组织人力将水排浅后人工捡螺,集中捣毁。

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福寿螺对农药比较敏感,只要对症下药都可以杀灭。在使用方法和用量上也应注意,例如茶籽麸、桐籽麸对防止福寿螺繁殖效果较好,每亩田洒5公斤到10公斤茶籽麸或桐籽麸;插秧后24小时内,每亩田使用0.5公斤密达也可以防止福寿螺大量繁殖。

8. 海螺人工养殖技术大全

1、养殖环境

养殖海螺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环境,不可与其他贝类共同养殖,远离同种贝类,防止抢夺营养,出现争斗现象。根据资金、养殖技术等确定好养殖数量,然后合理控制好养殖面积。养殖场要用铁网围住,保证足够牢固,防止养殖过程中海螺逃跑或者是其他贝类进入养殖区域。在围网中插入适量的小竹竿,便于在夏季高温缺氧时帮助海螺爬上竹竿进行呼吸。

2、苗种选择

海螺的苗种选择非常简单,一般是在海洋内进行捕捞,选择色泽较淡、螺壳完整且薄等体园鲜活海螺。现在我国人工育苗的数量比较少,只在沿海省份的少数码头有少量售卖。选好苗种之后将其洗干净,然后放入箩筐中进行匀速,在放养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绝不可放养过密,要均匀的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海域中。然后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海螺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3、喂养管理

放养后要注意海水温度,将水温控制在15-30度左右。海螺属于杂食性贝类,人工养殖时饲料主要以小鱼虾及贝类等为主。我们还要注意海水中硅藻的含量,因为海螺还会以硅藻为食,因此硅藻较少的时候要增加投喂量,反之则要适当减少。大概3天左右要检查海螺的进食情况,防止投喂过量导致水质变差,底泥发黑,引发海螺的病虫害。如果爬杆现象的话,要及时增氧,调整水质,促进海螺的生长。

4、注意事项

海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是以圈养为主,是一种密养水产项目,在每年7-8月的时候可以适当捕捞,采取留强补弱的原则。对于一些没有达到上市标准的海螺,要继续饲养,第二年可以当做苗种或者上市售卖。海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变化。调整好水中的菌藻比例,定期清洗围网,控制好饵料用量,控制好溶氧量,发生疾病后要及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9. 清水石螺养殖

想要石螺新鲜,就要石螺长时间的活着。

买回来的石螺或者从捞回来的石螺,放在清水中静养,其间不能在水中任何刺激性的东西比如辣椒姜盐油等等。

保证每天换两次水,以保证水中的氧气,无法全部存活,每天都会有小部分石螺死去。这个方法只能但证石螺存活一个星期。

石螺能冷冻保存,建议冷冻之前将其煮熟后装入密封袋中,再放冰箱中,可存放3-4天。

注意石螺为海鲜产品,其冷冻时间不能太久,以免影响其口感,保存时间过长,还可能造成变质,食用后对身体造成危害。另外,石螺要煮熟才能食用,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通常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宜。

10. 淡水螺养殖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场地:选择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洁、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2、饲喂:田螺是杂食性动物,可以给其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菜饼、豆饼等作为食物,注意将食物剁碎混匀后进行饲喂。3、管理:田螺在养殖期间,需保持好水池的流动性,要经常为其注入薪水,用来调节水质,让田螺更好的生长。

  田螺的生长习性

  田螺耐寒而畏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当水温低于10℃会钻泥,超过40℃会被烫死。

  田螺食性杂,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可自然繁殖,它的寿命一般为雌性4~5年、雄性2~3年,仔螺3~4个月时生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2年后基本不再生长。

  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