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殖技术合作(水库立体养殖技术)

养殖吧 2022-12-05 06:56 编辑:admin 79阅读

1. 水库立体养殖技术

利用鱼塘水下养鱼、水面养鸭,以鱼为主,鱼、鸭联养的生产方式,不但改变了鱼塘养殖的农业经济结构,而且大大地提升了鱼塘生产区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水平,真正实现充分利用水域、鱼鸭互利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鱼鸭混养的好处在于养殖品类互补,鸭子在水面不停地活动、嬉戏,能有效地将空气搅入水中,大大提高了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有利于水生鱼类的生长。同时鸭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其中粗蛋白含30%,用它喂鱼节省了大量的饵料;而鸭子又在混养鱼塘中能捕食到水中的病死鱼和危害鱼类的生物,如水蜈蚣等,还能有效地清除鱼塘中的青苔、藻类等,既能节省日常的养鸭饲料、降低生产成本,又可防治鱼鸭疾病,从而达到鱼、鸭共养高产、优质、高效及增收的目的。通过进行“一塘两用,一地双收”兼赢养殖,充分提高了鱼塘的综合利用及产出效益,是增加农民多渠道收入的好模式。

2. 水库水产养殖

允许私人承包。

水库承包给个人合法,具体根据水库性质而定。如果是一般用于水产养殖的灌溉性质的水库,到水库所在地的乡镇承包水库即可,承包合法;当地水源地的水库不允许进行开发,承包不合法。 

水库承包一般是养鱼,养鱼是应该的,但不能影响灌溉。因为农田灌溉是水库的基本用途,在管理上要按照灌溉优先的原则,只要天气干旱,群众需要,就应该放水灌溉。

3. 水库 养殖

淡水鱼中花鲢和草鱼经济价值较高且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建议样这两种鱼,再就是还可以养上一定量的鲫鱼,因为花鲢为表层鱼类,草鱼为中层鱼,鲫鱼为底层鱼,这样可以充分

4. 水库立体养殖技术视频

小鸡的养殖方法

1、地面平养,这种方法节省人力物力,设备比较简单,投资相对较少,但是占地面积比较大所需要垫料也比较多,还有就是小鸡直接与地面和鸡粪接触,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2、网上平养,网上平养不用垫料,因为透气性好,所以饲养的密度比地面平养大,最高可以提升25%。而且管理方便,也降低了小鸡感染疾病的风险,但是网上平养前期投资比较大。

3、立体笼养,笼养的养殖密度是最高的,而且不需要很大的面积,可以提高鸡舍的利用率,但是小鸡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小鸡发生胸囊肿和瘸腿病的几率较高,相比前面两种饲养方法前期也是最大的。

5. 水库立体养殖技术规范

水库库汊是指:

在大型水库边,平均水深3~6米,推土或砖石混凝土等筑坝拦截而成,以背风向阳,日照时间充足,口小肚大,底质平坦,有一定量水源的为宜;新塘要进行修整改造;注意防逃防盗;根据水库的自然条件选择放养品种,数量,比例;在养殖过程中要科学投喂,科学管理;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水库库汊养殖一般实行轮捕轮放和立体生态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6. 水库立体养殖技术规程

下面是水库高效养鱼的技术要点,供您参考:  一、综合养殖水库综合养殖主要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实行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利用。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或养鹅10只。  二、投放鱼种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  1、投放大规格鱼种。其规格为: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  2、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  3、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一般每亩500尾左右。  三、投饵和施肥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施肥时,猪、鸭粪不得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杀菌。  四、拦鱼设施设施要建好,否则会造成水库鱼类大量逃逸,影响成鱼回捕率。水库拦鱼设施可用尼龙网、竹梢、铁丝网、钢筋栅等建造。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  五、鱼病防治一是坚持用生石灰清毒。二是鱼种下库之前用5%食盐溶液清洗鱼体。约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  六、轮捕轮放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多放,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

7. 水库生态养殖产业规划

利用水库能够发展的产业很多,首先过去的分工叫做农林牧副渔,渔业本身就是水库天然赋予的,此外在水库进行立体养殖可以种一些所谓的水生蔬菜,鱼菜共存的模式,近年来也是发展的很好。

也有人在水面上放上一些光伏发电的电板水面下进行渔业的养殖,一边发电一边可以有渔业的收获。

还有一个可以发展的产业,是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准备做的一个项目,叫抽水蓄能项目。

湖北能源10月10日晚公告称,公司拟授权全资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罗田平坦园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以总投资93.1亿元建设湖北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项目,电站装机容量可达140万千瓦。

当然也有人利用水库做风光旅游业,水库里面种上荷花,本身水库面积够大,一片湖光山色之中,的确是人们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这么说来可以做的产业的确是很多的,这就看自己本钱有多大了,而能源行业是人类永恒的需求,所以不是可不可以做的问题,而是想做多大的问题。

8. 水库生态养殖

1.首先得从水库和你自身的基本条件分析适合运营的方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水库的交通条件是否便利;

(2)水库的生态环境是否优质;

(3)水库的设施是否符合你所运营使用的条件;

(4)您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或者你可以有能力和途径融资;

(5)你是否有所期望运营方向的经验或者得利的人才使用或者合作;

1.大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水库养殖,依水库地区和水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水产养殖盈利;投入小,回报比较快,这是一个普通的思维;

其实出养殖外还很多事情可做,例如水库生态旅游路线发展,包括如下:

1.环湖骑行和悠闲徒步;需要对水库四周建设骑行道路或者特色优雅的徒步道路;

2.水库垂钓项目建设(垂钓平台,钓具,茶水设施);

3.水库住宿提供,方向可以因条件而定,可以是高级的酒店也可以是悠闲的水上乡村客栈;

4.特色食宿,有宿必有食,绿色蔬菜和水库新鲜水产的配合别具特色;

5.水上项目,依据水库大小和环境,建设水上项目,小型游艇,船中垂钓,自划船项目等;

6.水库周边附带生态旅游建设,例如清凉的水上乐园项目园区建设,生态水果基地建设;

7.如果条件容许,建个有气派点的寺庙也是可吸引客源的好方式;

9. 小型水库适合怎样养殖

一、综合养殖水库综合养殖主要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实行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利用。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或养鹅10只。  二、投放鱼种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  1、投放大规格鱼种。其规格为: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  2、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  3、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一般每亩500尾左右。  三、投饵和施肥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施肥时,猪、鸭粪不得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杀菌。  四、拦鱼设施设施要建好,否则会造成水库鱼类大量逃逸,影响成鱼回捕率。水库拦鱼设施可用尼龙网、竹梢、铁丝网、钢筋栅等建造。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  五、鱼病防治一是坚持用生石灰清毒。二是鱼种下库之前用5%食盐溶液清洗鱼体。约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  六、轮捕轮放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多放,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

10. 水库适合养殖什么

山区小(一)、小(二)型水库面积都在几十亩左右,最大面积不超过二百亩,其在以山区水田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开展水库内小型网箱养殖很难保证养殖生产正常进行。

如何提高山区小型水库的养殖效益成为很多养殖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提高山区小型水库养殖效益的模式,以供参考。一、增养鳜鱼山区小型水库往往水体深、水面小,积水面积广,水体交换量大,库区淤泥厚,难以彻底清溏消毒,有的水库由于水质偏瘦,水温偏低,养殖个体生产速度缓慢,需两年甚至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起捕规格,这样必然会造成水库野杂鱼数量的急剧上升。由于野杂鱼占据养殖水体的空间,消耗水中溶解氧,并与养殖鱼类争食,同时还会传播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殖鱼类的摄食生长。而一些常规的除野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增养鳜鱼、加州鲈、大口鲶等肉食性鱼类来控制野杂鱼的种群数量效果最佳。起捕时这些高品质的养殖成品可以给养殖者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在实际操作中肉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视水库内的野杂鱼的种群数量而定,以鳜鱼为例,一般每亩水面增放规格总量为不5-超6㎝过的主翘养嘴鱼鳜的鱼5%苗。10-15尾,使

11. 水库养鱼技术

以开发天然水域的生产力为目的,则鱼种放养密度为50~100尾/667m²。水质良好、饵料丰富的湖荡也可达100~200尾/667m²,河道放养密度甚至可达200~400尾/667m²。

  一般在年终起捕时,大型湖泊的产量为5~8千克/667m²,中型湖泊的产量为8~10千克/667m²,小型湖泊的产量达10~20千克/667m²,河道养鱼的产量为30~50千克/667m²。但目前除大中型湖泊外,一般小型湖泊、河道养鱼多向半精养方式发展,放养密度可大大提高。

  如采用投饵方式,基本上可达到池塘精养高产的放养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鱼种可达100-200千克,年终起捕时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