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斑节虾可以养殖吗
可以的。但需要养殖者做好越冬管理工作。
比如选择规整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水草较多的池塘养殖越冬虾。冬季虾棚不要轻易的打开,冬季河虾的摄食量会下降,所以要减少投喂,晴天每2-3天投喂一次,饵料少而精,可用小杂鱼、蚕蛹粉、碎螺虫狮、麸皮等,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越冬虾体重的1%以内。
注意防止池水结冰,池水缺氧,虾会窒息死亡,如果池塘结冰过厚,应该及时敲碎或打洞。
2. 斑节虾能养殖吗
有一位养殖户朋友每5天杀一次车轮虫,如果7天杀一次就有鱼因为车轮虫问题而死亡。经过聊天得知这位养殖户的池塘从来没有清过淤泥,也从来不清塘消毒,更不改底。
让他连续用了两次50%的过硫酸氢钾改底,把杀虫改成定期内服中药驱虫产品。但是养殖户不放心还是选择杀虫,但是经过定期改底处理后,杀虫已经从5天一次变成20天一次了。
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发生任何事情背后都会有一个原始点。寄生虫也不例外,那么寄生虫的原始点在哪里?
它就是底质!池塘的底泥中潜伏着大量的寄生虫卵,会源源不断像台鳅发起进攻。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你再怎么努力去驱虫都是徒劳的。一定要养成不超过2年清理一次底层淤泥的习惯,还要在台鳅投苗前用生石灰彻底的清塘消毒。
一定不要以为清了淤,又清塘消毒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了!没有这么轻松的,在我们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有一半左右会变成残饵粪便污染底质,这些残饵粪便又成为了寄生虫滋生的温床。
在我们养殖过程中还要每15天用50%的过硫酸氢钾改底一次,过硫酸氢钾可以很好的杀灭底泥中的寄生虫卵,还可以将有机质转换成寄生虫无法利用的无机物。实践过程中有养虾的朋友做过实验,一口池塘用药杀纤毛虫,另一口池塘全程过硫酸氢钾改底抑制纤毛虫,全程改底的池塘整个养殖过程几乎没有爆发纤毛虫,而且虾长的远远比用药好。
3. 斑节虾有养殖的吗
斑节虾在海水养殖吃角类、桡足类、硅藻等浮游生物。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对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仅35%左右),能够耐受的盐度和温度范围广。
斑节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4. 斑节虾养殖基地
明虾又称为中国明对虾、东方对虾等,主要产于我国黄海、渤海等地,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渔业资源,其中旅顺、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大明虾的重要产地,捕捞季节有春、秋两季。
明虾是海水虾,生活在浅海泥沙层,主要以小型蚊尾类、中壳类、瓣鳃类、多毛类动物为食。春季洄游产卵,可捕捞出虾籽,产卵后亲虾大部分死亡,幼虾长到秋季的时候会成为成虾,生长繁殖的速度很快,寿命为1年,很少有活到2年的。
5. 斑节对虾可以淡水养殖吗
100斤虾吃30到50斤饲料。
虾类养殖是以经济价值较高的虾类为对象,进行人工饲养生产的行业。养殖方式采用池塘养殖、港湾养殖和网箱养殖等,也有采用鱼、虾、贝等混养的方法养殖。养殖的品种,在海水虾类方面主要是对虾类的东方对虾和斑节对虾,在中国南方也有的养殖龙虾。在淡水虾类方面,则有罗氏沼虾等。
6. 斑节虾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红虾
英虾也叫红虾,是渤海湾里最常见的一种虾,本地英虾身子有点发白,我们经常拿他来晒大海米,因为没有养殖的,味道很鲜美,有虾味。
斑马虾
还有斑马虾,这个品种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可以养殖,海里面捕捞上来的大多数都是投放的苗种。这种虾在渤海湾没办法自然养(繁)殖。产量不多,跟基围虾很。
野生大对虾
还有野生大对虾,他的身体很修长,很健硕。虾须很长,嘴尖也很硬供得上身子发黄,公的身子发黄,母的身子发青。
还有一种就是金钩海米,金钩海米分为红虾和黑虾,红虾更修长,颜色是红色的好看,黑虾更粗壮,颜色没有那么好看,但是营养价值都一样,
7. 斑节虾可以养殖吗有毒吗
食用养殖虾对人体没有害处,但具体还是取决于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种类,以及食用虾之前对虾的处理。
目前,养殖虾的过程中,常见药物主要有底质改良剂、增氧剂、解毒剂等环境改良剂,多维、矿物质、氨基酸、虾青素等营养保健药物,以及二氧化氯、碘类、抗生素等消毒药物,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无害。
8. 斑节虾养殖周期大概多久
养殖周期为100~120天,
沙虾。对底质无严格的选择,广泛栖息于近岸浅海沙泥底海区。适应的水温为10~37℃,最佳生长温度为17~32℃。当天气寒冷,透明度大时隐藏在底质中,深度可达8~10厘米,适温期白昼也常潜伏于底质中,仅露出两眼和触须。黄昏时进行捕食,夜间活动较多。对盐度适应范围广,能在淡水中生长,也能在盐度为35‰以上的海水中生存。对低溶氧忍受力比较强。能在pH值为7.0~9.0的水中正常生活。该虾为杂食偏动物食性。成虾阶段捕食以桡足类、多毛类为主,亦摄食人工合成饲料和其它有机碎屑及底栖生物等。养殖周期为100~120天,虾体可达8~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