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鸵鸟多少钱一只养殖鸵鸟有前途吗农村创业鸵鸟致富

养殖吧 2022-12-03 17:26 编辑:admin 66阅读

特种鸵鸟多少钱一只养殖鸵鸟有前途吗农村创业鸵鸟致富

虽然鸵鸟养殖最近很火爆,但是大家应该都知道,养殖有风险,养鸵鸟也是一样。没有养过的人,最好不要去干养殖,闷头就往里冲,迟早要摔大跟头。

很多鸵鸟养殖户养殖过程中也都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大批量死鸵鸟,销路小,鸵鸟值钱所以销量小等等。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或者说很容易放弃,最好不要养鸵鸟,要么养不好,要么养了亏本。以下我们来分析一下养100只鸵鸟的利润。

养100只鸵鸟需要多少成本?

鸵鸟肉可以吃,鸵鸟皮、鸵鸟绒、鸵鸟骨可以加工皮具服饰工艺品等高档产品,那么鸵鸟养殖的利润怎么样呢?

就是饲养上一般在20%――30%的利润,这一只鸵鸟就卖3000-3500元,如果把它的皮和毛再开发,那它可以达到1万左右。

如果拿100只鸵鸟计算,基本利润可以在100万,以上计算只是大概的计算,具体要根据养殖户当地的情况详细分析。以上仅供参考。

养鸵鸟的成本和利润

鸵鸟养殖成本

1、饲料

①精饲料以玉米、夫皮、草粉为主,按每公斤1.6元人民币计算:

1.6元×315公斤=504元/只

②青草料以未成熟玉米茎叶,种植专用牧草甜高粱等,年收割二次,每亩共1万公斤(贮用)可喂养10只商品鸟。

从农户收购青草饲料每亩每年费用:

800元―300元=500÷10只=50元/只

2、各种基础设施摊销折旧费(水、电、场地、围栏、设备等)每年30元/只

3、饲料添加剂:41元/只

4、其它

死亡率3%(三月前,保险前) 每只9元

防疫、消毒、不可预见费 每只30元

5、保险费每只100元国家补贴80元 每只20元

6、管理费用、工资 每只100元

7、购小鸟 每只350元

鸵鸟养殖成本:(每只)

504元+50元+30元+41元+9元+30元+20元+350元=1034元

鸵鸟养殖利润

鸵鸟肉:幼鸟10个月即可达到100公斤以上,鸵鸟肉每公斤在70-80元之间,若出肉率按45%计算,每只鸵鸟的可产出鸵鸟肉45kg,产出价值为3300元左右。

鸵鸟蛋:一只鸵鸟一年可产下50-60枚蛋,一枚鸵鸟蛋价格在130元左右,产出价值为7150元。

鸵鸟皮:每张皮革的售价依据等级的不同,在1500-3000元之间,产出价值为2200元左右。

鸵鸟养殖利润:(每只)

3300+7150+2200-1034=11616元

养鸵鸟如何降低成本?

鸵鸟养殖成本低,适应性强,在树林里养殖还真是见到了效益,不过再好的方法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才行,尤其是特种养殖,投资就更要谨慎了。树林的确给了鸵鸟们一个安定的环境,不用再担心天敌,也不用再把头埋在沙土里,春夏季节,它们能够在林子里找到各种多汁的青草嫩枝野果。当然这些还不够。

养鸵鸟有哪些注意事项?

鸵鸟良种选择是建场的关键,是决定未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非洲鸵鸟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现处于种群扩大阶段。由于国内各企业鸵鸟引种来源复杂,引进鸵鸟种质差异很大。所以,养殖户选购鸵鸟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选择种质纯、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鸵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红颈鸵鸟、蓝颈鸵鸟和驯养鸵鸟(驯养鸵鸟就是平常说的非洲黑鸵鸟),非洲黑鸵鸟具有体型紧凑,性情温驯,羽毛优良,性成熟早、产蛋多等特点,是目前饲养的主要品种。

选购鸵鸟时要注意系谱档案和血缘选配。系谱档案详细记录了鸵鸟的来源、品种、性别、年龄、双亲及自身的主要生产性能。可以据此了解鸵鸟的生产性能及血缘并进行合理的血缘选配。

另外,选购鸵鸟时要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观察方法一般有:

1、行为观察:健康状况良好的鸵鸟精神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繁感,合群性强;

2、体表健康观察:健康鸵鸟的肌肉丰满,无裸露骨骼,全身各处没有伤残,步态平稳正常;

3、采食观察:健康鸵鸟食欲旺盛,当饲养人员走进栏舍时,会主动迎上去,等待采食;

4、粪便观察:健康鸵鸟便呈暗绿色,细腻消化良好,排尿量大,尿液透明,有少量白色尿酸盐。

养鸵鸟虽然利润很可观,但是养殖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对市场以及自身的资金作出详细计划,养殖有风险,需谨慎!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代码是多少?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代号即代码是516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介绍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文化和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教学基地,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学校发轫于1937年由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代办的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校;2002年升格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并入学院。

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柳城、海科两个校区,校园面积541亩,校舍面积17.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9428.26万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有教职工646人,在校生13000余人。

办学历史

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

1937年11月,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代办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

1953年,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

1958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农业厅决定将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的果树栽培、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学生459人、教师30余人,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与温江专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

1961年,温江地委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停办。

1963年,温江行署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复办。

1965年,学校迁入温江县外西的西禅寺。

1969年12月,学校被撤销,教职工全部进入温江地区“五七干校”,以后大部分教职工调离学校。

1974年2月,温江地委决定恢复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

1975年,正式恢复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建制。

1980年,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

1991年8月,学校被农牧渔业部确认为全国中等农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等二级学校。

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1998年,学校再次获得了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

2001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在温江农校基础上申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2002年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

1956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增建成都农业经济学校,校址位于成都大观堰。

1957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

1958年,成都农业经济学校被撤销,师生分别调往温江专区农业学校、绵阳农校、灌县林业学校;其余部分和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合并为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

1959年,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更名为成都市农业学校。

1961年2月,撤销成都市农业学校。

1966年,调整为成都市农业职业学校。

1973年7月,恢复成都市农业学校。

1988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

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

1978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内创建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1979年春,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独立办学,迁址到温江区和盛镇。

1983年,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调整为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

1992年,学校合并成都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所。

1998年,学校增挂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牌子。

合并发展

2004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整体并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7月,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三校合并。

2005年7月,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迁入,完成了实质性合并。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2007年,学校与成都市属农林口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2009年,学校划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归口成都市教育局。

2011年8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列为第二批“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为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

2012年,成为四川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

2014年,通过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8月,学校入选为国家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9月,先后被列入四川省、成都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11月,被批准为成都市特色院校试点单位;12月,被认定为四川省首批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

2017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9月,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入选四川新型职业农民试点;11月,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2018年9月,学校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2019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 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0年7月7日,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

2021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签署共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协议。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教职工61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52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192人,“双师”教师330人。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7月,学院1个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校内实践基地13个、市重点和特色专业5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市级校内实践基地2个,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2个、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

特色专业

休闲农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旅游管理、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动物医学、宠物临床诊疗、宠物养护与训导、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农业经济管理等。

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休闲农业(专业群)。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作物生产技术。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向)。

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名单不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园林园艺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畜牧兽医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

省示范专业:畜牧兽医、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

省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

市重点和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会计、软件技术。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水产养殖技术。

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物业管理、宠物养护与驯导。

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繁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

省部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动物药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农业气象省。级、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微生物、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及生理学、植物保护、SQL Server 2000应用技术、动物解剖生理、盆景与插花艺术。

市级精品课程:动物繁殖与改良技术、园林工程定额与预算、动物营养与饲料、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中兽医防治、Flash动画制作、园林植物保护、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遗传与作物育种、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

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动物解剖生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园艺植物保护。

市级精品课程共享课:蔬菜生产技术。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不全):动物解剖生理、创办园艺企业。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先后获全国农业职教成果一等奖、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

2021年4月22日,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7月,该校“畜牧兽医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2022年5月4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团委荣获“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科研平台

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建成特种玉米研究所、中兽药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四川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市重点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

科研成果

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近两年,学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2018年5月25日,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猪用中兽药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20年2月12日,该校畜牧兽医分院杨琼老师和王利琴老师参与的《肉猪阶段性无抗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叶少平教授大麦研究团队完成的《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21年3月,该校参与的《四川山地乌骨鸡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用抗菌中药复方和单体的筛选研究与应用》《牛羊脑多头蚴病病原学及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近85万册,其中印刷体50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开通了计算机软件视频学习系统、银符在线考试系统、汇雅电子图书、超星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知识库、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三农致富经视频、国家农业数据共享中心、万方数据、万方视频资源、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畅想之星电子书等电子资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已与英国拉夫堡学院、荷兰艾瑞斯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西部学院、俄罗斯契科夫技术学院、法国瓦尔德萨尔特农业科技学院、泰国暹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老挝北部农林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屏东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中州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签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