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根部是怎样的(竹荪哪里来的?)

养殖吧 2023-04-26 10:28 编辑:admin 121阅读

一、竹荪哪里来的?

竹子的根部发出的嫩芽。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

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

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二、竹䒬是什么?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三、竹荪是怎么长的?

竹荪是由腐死的竹鞭、竹疙篼上的担孢子萌发而来的。竹荪的生长需经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菌帽深绿色,菌柄圆柱状、雪白色,菌托粉红色,有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四、竹荪怎么切成网状?

1.

用温的淡盐水泡发20到30分钟,中途换2到3遍水,把上面的泥等脏物轻轻搓下。

2.

把菌盖头剪下,一个小白圈样的东西,最后汤快煲成时再放入即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五、竹荪生长在竹子的哪个部位?

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是鬼笔科竹荪属真菌,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

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六、竹荪跟芦笋的区别?

区别如下:

一、竹荪是鬼笔科竹荪属真菌,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二、芦笋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幼苗,可供蔬食。未出土的呈白色称为白笋, 出土后呈绿色称为绿笋。即使生产地域不同,但不管是哪款芦笋品种,只要照到阳光就会变成绿芦笋,埋在土中或遮蔽阳光,就会让芦笋色泽偏白。

七、新鲜竹荪怎么焯水?

1、大家在清洗竹荪的时候,最好用温水来浸泡,如果是太高温的开水会导致竹荪里面所含的营养流失掉;而且在浸泡的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可以帮助杀死竹荪表面的一些细菌。

 2、竹荪浸泡温水以后,中间需要不段的换水,每隔3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换水一次,这样可以换水3-4次,浸泡的时间大概在2小时左右即可。

 3、在换水的时候,需要对竹荪进行一个清洗,把粘附在竹荪表面上的脏物都清洗掉,然后取出,用剪刀把竹荪一端的一个小白圈给剪掉。

 4、因为竹荪一端的小白圈,是大家吃竹荪吃出异味的来源;如果大家不喜欢吃竹荪顶部的网状物,那么也是可以去掉的。

 5、竹荪这种菌类,不适合长时间的在沸水中炖制,否则的话会导致里面的营养成分大大的流失掉;因此大家在烹饪竹荪的时候,需要把竹荪在最后面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