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怎么育苗

养殖吧 2023-03-29 02:49 编辑:admin 218阅读

一、栗子怎么育苗

栗子怎样育苗

二、将板栗培育成育苗,如何培植/

【板栗的生长发育】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一般实生苗第一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地下部分生长较快;第2~3年地上部分生长加快。实生苗5-7年开始开花结实,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百年左右的大栗树仍能正常结实。而嫁接苗在嫁接当年或第2年开始见果,第5~6年可获经济产量,8~10年进入盛果期。

板栗为喜光的阳性树种,生长发育需充足的光照条件。在年均温10.5~21.8℃,绝对最高气温39.1℃,绝对最低气温-24.5℃,年降雨量500~2000毫米,海拔50~2800米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板栗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忌粘重,板结的土质。最理想的是沙石山地的褐色轻壤土,土壤的酸碱度适宜范围4.5~7.2,最适宜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板栗对盐量的适应范围一般不宜超过0.2%。否则生长不良,超过0.3%则板栗不能生长。

【播种】用的种子应从生长健壮,丰产,品质优良,病虫少的树上采集,播种前一定要妥善贮藏,才能保证有较高的出苗率。一般采用沙藏法,贮藏期间注意勤检查,以防过干,过湿及兽害等。

在地温达10~12℃时即可播种。一般南方在3月上,中旬,北方在3月下旬至4月初,方法主要有直播法和圃内条播法。出苗前,如不过于干旱,一般不浇水,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出苗后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除草。播种前如已施足底肥,苗期可不必追肥,以防苗木徒长,有病虫害发生时,要及时喷药进行防治。

【 嫁接苗培育】:从生长健壮,结果多,品质好的良种母树上采集当年生,直径0.6cm以上的粗壮枝条作接穗。常用枝接法和芽接法进行嫁接,嫁接时期因各地气候而异,北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春季枝接;秋季嫁接以芽接和腹接为主,这种方法多在长江流域应用,一般在8~10月进行。

栗园建立后,应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树体对水,肥,气,热(光)的需求,保证板栗正常的生长发育,达到早实,丰产,稳产,优质。板栗园的土壤管理主要包括土壤深翻扩穴,中耕除草,果园间作,覆盖保墒等管理措施。

【板栗生长和结果特性】抓住关键时期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栗树结果年限,增强树体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施肥管理主要包括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和生长季节施追肥(以速效肥为主)。

栗产区经常发生秋伏早,要适时灌水,秋季板栗成熟前灌浆水,灌水一般结合栗园施肥进行。

危害板栗的害虫有250多种。其中危害果实的害虫主要有粟实象,雪片象,桃蛀象,剪枝象,栗实蛾等;危害枝干的害虫主要有云斑天牛,栗透翅蛾,栗瘿蜂,栗大蚜,蚱蝉等;危害叶片的害虫主要为栗黄枯叶蛾,水青蛾,栎纷丹蛾,大袋蛾,黄刺蛾,栗红蜘蛛等。危害板栗的病害有40多种。危害比较严重的有胴枯病,栗白粉病,板栗叶斑病,白纹羽病和种实霉烂病等。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综合防治。这样既保护了天敌,又降低了投入,同时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三、板栗树怎样繁殖?种生板栗可以出苗吗

楼主你好,板栗大多数是用种子繁殖,也可以扦插繁殖,用种子繁殖的小苗2~3年后要进行嫁接,一般嫁接的第二年就可以结板栗。

四、怎么种植培育板栗

一、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林木之一,较喜光照,在土壤PH4.5--7.5内,年均温l0度以上,生长期均温16—20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5度内均可栽培。板栗适应性强,分布广,栽培容易,产量高,山地、沙滩等均可经济栽培。

二、栽培品种 毛板红、九家种、浅刺大板栗、处曙红等

三、培育壮苗

种子处理:板栗种子怕干、怕热、怕冻,种子粒选后,用磷化铝熏杀虫,用100倍甲基托布津液杀菌,种子处理后,用清洁湿润的河沙层积贮藏。

播种:3月上旬--4月上旬,按行距一尺,株距五、六寸点播,要求当年实生苗茎粗0.8厘米以上,苗高1米以上,根系发达,每亩育苗一万株。

适时嫁接:板栗枝条内有大量的单宁物质,嫁接不容易成活,所以要选择好时期,注意嫁接方法,以提高成活率。秋季8--10月,适宜芽接。春季在发芽前20天,树液尚未充分流通前可进行劈接、切接。而采用皮下接,应当在新稍展叶,树液充分流动之后,大约砧木萌发新稍20天后进行嫁接。接穗要在萌发前及早采回,用沙贮藏于阴晾的低温保管,有条件也可利用冷冻室贮藏。

四、栽植密度时间

攀西地区以秋植为主,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春植。 平缓坡地可全面整地,坡地要修筑成水平梯地,坡度大的采取鱼鳞坑整地。栽植密度,一般成片造林为每亩栽22--33株,株行距为5x6米至4x5米。栽植前要施基肥,选用2--3年生、根系完整的大苗,栽时根颈露于地面,不要栽得过深。栽后灌水,再覆土封窝。

五、板栗管理

栗林管理主要是抓好水土保持、水肥管理和修枝整形。在板栗树盘挖一米深的沟,深施有机肥,板栗生长期内,应于2--3月份,6--7月份和8--9月份中耕除草,促进生长结果,“春创树、夏创花、秋季创地栗个大”。结合中耕创地施用速效氮肥2--3次。板栗空苞,是缺硼所致,可采取在秋冬环状施肥时施入硼砂0.5公斤,或是在花期喷施0.2%尿素、0.2%的硼酸进行根外追肥。

1、板栗整形

整形修剪时期一般在冬季,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变则主干形、主干疏散分层形。一般多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能使树冠疏散,透气透光良好,有利于树体生长和结实。整形时,定干高度0.8米左右,主干枝继续延长,作中央领导枝,选三个角度为60度的壮枝作为第一层主枝,保持30厘米的层内距。随中央领导枝的生长,在距第一层主枝向上1米外选二个和第一层错开的分枝作第二层主枝,在距第二层主枝向上0.6米左右外选1--2个分枝作第三层主枝封顶。同时,在主枝上选留侧枝,第一层每一根主枝上各留3个,第二层各留2--3个,第三层各留1--2个。侧枝要上下交错,避免重叠。

2、板栗修剪

整形期间的修剪 由于栗树枝梢顶部几个芽的发育比较充实饱满,节间短,又有顶端生长优势,所以容易发生三叉枝、四叉枝或轮生枝。整形时,应对这类枝及早抹芽疏枝,防止竞争枝的发生。对生长过旺的枝梢,夏季要及时摘心,或冬季于饱满芽以下短截,削弱其生长势,促使分枝以加速树冠的形成。对一般枝梢可不短截,利用顶芽枝向外延伸扩大树冠。定植后的前三年主要是完成整形。修剪宜轻,选留主枝、副主枝的同时,对其它非骨干枝,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原则下,需保留,适当多留辅养枝。对扰乱树形,影响骨干枝生长者,予以疏剪去除。幼树修剪采取休眠期修剪与生长期摘心修剪相结合。夏季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留20~25厘米摘心,以后每当新梢长至30厘米时,反复摘心,促发分枝,并使树冠紧凑。冬季休眠期对主干延长枝和各主枝延长枝适当短剪,促使分枝,选留培养副主枝。对密生的轮生枝、三叉枝、四叉枝,选留中等强壮的分枝,其余疏去。连续结果2年以上的幼树,树势渐趋缓和、粗壮,结果枝比例开始下降,此时修剪应由生长季摘心为主,转向以冬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宜及时回缩更新冗长的结果枝组,疏除衰弱枝、交叉枝、病虫枝及部分强旺的顶生枝,改善内膛光照和通风条件。

3、结果树的修剪

结果母枝的留量,如果按亩栽植60株,产量400公斤,每株产量6.7公斤,以每100个坚果为1公斤,每株栗树需结栗果6.7×100=670个,则每株需留结果母枝112个。实际生产上,结果母枝留量需按当地着果率情况作调整。使栗既有足够的结果单位,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大多为优良结果母枝,应保留,如过密,则疏剪其中较弱的枝。生长过旺的结果母枝应在其下方另留1~2枝,培养结果母枝,既可增加产量,又分散养分缓和生长势。若母枝因连年结果而趋于衰弱时,应予回缩修剪,并在下部培养新的结果母枝代替。凡在结果母枝附近的细弱枝,应及早疏除,使养分集中供应母枝,使其转弱为强。疏除病虫枝、交叉重叠枝。对一般弱枝或雄花枝,可短截或回缩,促使剪口芽或剪口下方的枝条转化成新结果母枝。

六、栗园土壤管理

栗为深根性果树,对土壤进行深耕改土,有利于根系生长,可使树体生长健壮,结果良好。新建的坡地栗园,应逐年深翻扩穴,力争在栽树后的三、五年内全园扩穴完毕,以促进根系扩展。深翻以秋季为宜,此时正值发根高峰,断根后伤口愈合快,发根多。扩穴的基本方法是:在树冠周围挖宽30~50厘米左右,深1米左右的带状沟(大穴),并用有机质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