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木材生意,应该具备什么知识?
就是二个问题,第一就是进木,第二就是销路,这二个搞好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一方木买来的时候多少钱,卖出去的价格多少钱,加上运费,完全能够算得到,不过要做木的生意首先要跟林业局搞好关系,不然很难生存下去。木现在在市场上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林木遗传改良对材质的影响
一、目的与意义
实习目的:了解、掌握林木遗传测定的技术与方法。
当开展林木种源试验,子代测定等有关田问试验时,我们采用多种试验设计,如:随机完全区组、拉丁方等设计,目的在于估计试验误差(增进试验精度,分析参试材料遗传的差异性,为进一步选种提供有关信息。这类设计主要在于控制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因此,一般称为环境设计(environment designs)。当要了解树木的遗传方差、配合力、遗传力和选择响应等遗传参数(genetics parameter)时,必须依赖于亲属的关系,如亲代一子代以及其后代的关系等才能获得。这些亲属与后裔之间的关系必须依靠某些交配系统才能得到,这个交配系统一般称为交配设计(mat,ing designs),或简称为遗传设计(genet,ics designs)。
遗传测定(genetics test,)实际上是遗传设计+环境设计工作,目的是通过试验,对选择的育种材料的遗传性进行可靠的评价。遗传测定过去常称为表型测定(phenotype test.),即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材料,如无性系、半同胞或全胞家系、杂交后代等,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或根据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统称为表现型的遗传测定。它是树木遗传改良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像一条主线,贯穿林木育种的全过程。如种源选择、林分选择、家系选择、无性系选择等,任何一个环节也离不开遗传测定。遗传测定不仅应用在选择育种上,而且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或者弓1种试验上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认为,遗传测定是林木遗传改良的核心工作。
在目前林木育种工作中,处理的育种材料多数属于未经遗传鉴定的表现型。表现型是林木遗传性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优良的表现型并不等于它的遗传性优良,只有经过遗传测定,认定优良的经济性状受遗传控制,从属于优良的遗传性,才能作为原种,进人到更高一级的育种阶段。例如笔者参加的“福建省杉木子代测定协作组”对全省1974.以来选择的400余棵杉木“初选优树”进行子代测定,12年结果表明:275株的优树后代大于对照商品种,占68%;其中明显优于对照,选择为“精英树”的有50株,仅占12.5%。可见,如果不开展遗传测定,尽快淘汰一些误选“优树”,种子园子代的遗传增益就非常有限。
遗传测定是杉木遗传改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和任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子代(或无性系分株)的表现,估测亲本(或原株)的遗传价值衡量中选亲本遗传价值最好办法是按照可以估算它们亲本育种值的方式,安排子代测定。这样可能把那些生长在优良环境而表现型优良的亲本,同那些具有优良基因型而表现优良的亲本区分开来,以便对种子园进行“留优去劣”。
(2)估计性状的方差分量和遗传力树木改良方案中确定哪个性状作为改良重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可遗传程度。遗传测定可以估计性状总变异量中,遗传和环境的相对贡献量,为选择提供有用的遗传参数。
(3)创造一个供后续世代选择和育种的基本群体 从长远的眼光看,遗传测定最重要的功用或许是为后续世代的育种提供原始材料,后续世代改良的成效,取决于早期世代中所采用交配和测定方案及其采用的育种材料。没有适当的、周密设计的遗传测定,就不可能开展好一个长远的多世代树木改良计划。
(4)估计性状相关在遗传测定中,了解亲一子,幼龄一成龄,以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开展间接选择,加快育种周期,提供必要的信息。
(5)估计遗传增益通过遗传测定,估测各性状的遗传增益,为评价树木改良效益,制定下一步改良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6)估计配合力 通过交配设计,了解各种组合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以便进一步选择亲本,建立更高世代的种子园。
总之,遗传测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每个育种者的意愿,每个改良方案和计划的不同而异,没有哪一种遗传测定方法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上述所有的目的,理想的是设计一些单独试验来实现某一个目的,这样可以提高精度。然而,考虑到多年生树木,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力,通常试图在同一个试验中同时达到几个目的,所采用的试验设计不仅要满足遗传测定的主要目的,而且要尽可能取得其他更多的信息,在研究和制定一个有效的改良方案时,需要育种家具备娴熟的知识,明确的试验目的和选用最合适的试验设计。由于一个周期的树木育种计划往往要经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时间,如果由于设计上的疏忽,往往会前功尽弃。
二、遗传测定的方式
林木遗传测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以及不同划分方式有:
1.按试验阶段划分
(1)苗圃试验苗圃试验主要目的是培育造林试验用苗;了解苗木的生长及适应性情况,分析早期与晚期生长情况及其相关关系,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在无性系选育中,选择苗圃中的超级苗,采用“以苗繁苗”的快速形式,产生大量无性繁殖体,供生产上应用。苗期试验是遗传测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结果对造林试验有很大的影响。
(2)造林试验造林试验是树木育种试验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结果是评定各供试材料的主要依据,遗传测定中的各种遗传参数大都是通过造林试验取得的。
造林试验地的选择,要注意前作,土壤肥力、坡度、坡向和植被情况,一般选择在地势平坦、地形变化不大,地貌比较完整、坡面大、环境一致,人畜干扰破坏少的地方。立地条件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面积足够大,能够安排下一代试验为宜。在生态条件较复杂的地方,可选择不同的生境类型布置试验,但每块试验地,至少保持一个重复内的同质性。试验地一般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按一定的株行距定点挖穴,以有利于布置田间试验设计,并保持相同的密度。试验林的抚育管理措施应符合一般要求,尽可能保持一致。
2.按试验林功能划分
在一个新品种推广应用到生产中之前,一般应按统一要求进行区域试验,中间试验和栽实验,以了解新品种对各种不同生境的适应性及水肥管肥农业措施,以做到良种良法。
(1)品种区域化试验品种或品系,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之前,必须经过区域化鉴定(regional test)。区域化鉴定又称为区域试验或区域化测定,即将各育种单位新选育的品种或新引进的品种,有计划的安排到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进行试验,比较并测定其异地栽培时种植价值,确定其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的这一过程。
(2)生产试验生产试验又称为生产示范,它类似于工业上的中间试验,即在较大面积的条件下,对区域试验筛选出来的优异品种进行试验鉴定。
(3)栽培试验栽培试验一般是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就几项关键性的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试验。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适合新品种特点的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制定栽培措施提供依据,做到“良种良法”。
3.按试验林测定的时间分
有短期试验与长期试验两种,这是根据试验时间长短而分类的。林木是多年生植物,新品种的生物学特征和栽培技术试验都需要经过多年才能得出初步的结论,称为长期试验。对病虫害的抗性、耐寒性等可在苗圃或温室中短期内就能测定,称为短期试验。
4.按试验林测定的地点分
有单点试验与多点试验两种,这是根据试验地区多少而分类的。在一个试验场或地点举行的试验,‘称单点试验。在很多地区进行,按统一的试验课题、统一的计划、统一的试验材料和统一的方法举行的试验,称为多点试验。这类试验得到信息的用途较多,既可确定某一个新品种或新栽培技术的适应范围,又可用来进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分类研究。
5.按参试材料繁殖方式划分
(1)子代测定树木的子代测(progeny test)又称为后代测验或后裔试验,就是用各育种途径得到的有性后代(包括单株或群体),按照一定的试验设计要求,对原有亲本的遗传性作出有效的比较鉴定的工作。由于大多数用材树种都是通过种子繁殖的,所以子代测定是评定林木遗传基础的主要方法。子代测定的方式常因交配系统、材料来源、树种的特点和育种的目的不同而异。常见的测定方式有如下几种:①自由授粉测定;②多系授粉测定;③单交测定;④双列杂交测定;⑤系统渐进式杂交;⑥测交系测定;⑦不规则杂交等。
(2)无性系测定试验材料是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成的无性系,并对各无性系作田间比较试验,这种评定方式叫做无性系测定(clonal test)。无性系测定不应与平常的无性繁殖相混淆,它必须在事先的试验设计下,才进行无性繁殖和田间比较试验的,无性系测定的目的有三:①确定优树的优良性状能否在无性系植株中重现,并鉴别各无性系间在生长、品质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差别,从而可以去劣留优;②为推广的优良无性系提供制定栽培管理措施的依据;③提供估算广义遗传力的数据及一般配合力的参考数值。
6.按试验的要求划分
基本试验与预备试验这是根据试验精确度的要求而分类的。在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都较为严格,而试验结论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求试验误差小、精度高的试验,称为基本试验或高级试验。暂时性或观察性质的试验,只作为初步性的试验称为预备试验或初步试验。这两种试验可以是连续性的,有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