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州地名来历?
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分青州而置胶州,治东武,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学古编》中也曾记载,“初置胶州……以胶名州始此。”北魏胶州面积广大,其面积涵盖今诸城、安丘、高密、胶州、黄岛区、东港区等两区4市的鲁东南地区,明洪武年间,胶西县改称胶州,复以州治,辖即墨,高密二县,清承明制,其建制基本未变。
二、仙游地名来历?
《仙游县志》《福建通志》记载:二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传说江西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到九鲤湖炼丹,丹成乘九鲤升天。“仙游”由此得名。
唐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划莆田县西半部置清源县,这就是本县设置的开始,至今有一千二百八十三年了。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与当时所隶的清源郡(泉州)同名,开始更名为仙游;又以境内名胜九鲤湖为号,别称“鲤城”。
三、西安地名来历?
鸡市拐,明末清初,养鸡者便集中在此卖鸡,形成鸡市。'市'后加了个'拐'字,源出何处,无从考证,就这么叫着,习惯了,觉得很有意思,没有了'拐'字,反倒别扭得难以接受。
粉巷,叫“粉巷”,是因为这里自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时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心置腹。
东木头市,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牌楼巷,位于西门里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西口,长157米。因巷南口有贡院牌楼而得名。
四、解地名来历?
1.
直接以山脉、河流、湖泊等名称命名,如五台县、牡丹江市、沂水县、微山县。
2.
以山、水配上吉祥语命名,如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
3.
湖南省永州市西北,因地处潇、湘二水合流处得名。
五、红色地名来历?
红色地名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百年奋斗史中书写下珍贵历史印记
六、水头地名来历?
"水头"地名的由来:"水头"来源于自然水位。因文斗、朴山等处溪流与石井的五马江涨潮交错,此处成为潮水顶托之头,故称"水头"。
南安市水头镇原设有六个都,(三十六都至四十一都)按目前行政区域划分,跨越官桥、水头、石井三镇的部分乡里。目前水头镇包括:林前、林边、军井、后深坑、后埔坪、砖仔埕、蔡盈、尾头、大盈、下西湖、韦厝、溪美、上林、官厝、石井竂。
七、临朐地名来历?
西汉初期始设临朐县,因为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那么问题来了,此山为什么叫朐山呢?县城东部十里八里的地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高不到百米,也没有什么名气。山虽然不高,但是形状很奇特,极像过去用马驾辕拉车时,马颈后面放的弯木架,用来牵引车辆。由于这个弯曲的木架古代叫“朐”,人们便形象地给这座山取名为“朐山”。
临朐自西汉置县迄今2000余年,素有"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等美誉,是首批"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有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址210余处,有沂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旺国家地质公园、老龙湾、石门坊等旅游景点。
八、盐池地名来历?
盐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一个辖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因为县城的北、东、西南分布着大小不等的20多个天然盐湖,所以得名“盐池”,总面积85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万余人。
该地与“盐”有关的得名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当时改西安州为盐州,后隋朝时曾经改称“盐川”,至1913年,正式改称“盐池县”。
九、蚌埠地名来历?
北宋以前,蚌埠为淮畔无名渡口。宋金隔淮对峙时,蚌埠淮河以北属金宿州、泗州,淮河以南属南宋濠州。金曾在泗州专设榷场,准许双方进行盐茶等专营贸易,宿州为山西池盐行销之地。当时,蚌埠泛指渡口旁人家,有淮河南岸渡口称蚌埠店、北岸码头叫小蚌埠说法,均属渔村古渡。
远古时代的淮河,流入蚌埠地域后,地势平坦,水流缓和,河岸泥沙厚淤,河水清澈澄净,水草青葱茂盛,浮游生物丰富,河蚌滋生繁衍。聚居蚌埠地域的人类,淮河打鱼为主要生存手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钓鱼台、梅孤堆遗址出土的石镰、石斧、陶片、鹿角化石、蚌壳、陶纺轮、陶碗、渔网坠等,显示出蚌埠早期人类已过着农耕渔猎的氏族生活,蚌埠是淮河南岸的一个小渔村。
北宋时期,淮河两岸设置简陋的船坞码头,连接南北,接待过往车马行人渡河,河面遇有风浪,船坞摆渡不便时,车马行人需停留等候,码头周边散居几家宿店、餐馆、茶棚等,供过往客商住店歇脚。
1127年,金朝大军南下,北宋京都沦陷,大批衣冠士族、流亡官兵南下逃难,裹挟着百姓背井离乡,渡淮跨江。涡水、涣水(今浍河)成为重要人流通道,“蚌埠渡口”在淮河两岸自然形成了重要码头。
宋金短暂议和停战,淮河成为双方隔河而治的军事和行政分界线。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以后,南宋对北方南迁的人民给予适当安置,社会相对稳定,淮河两岸通商贸易开始活跃。宋金之间,人员南来北往,沿淮人流频繁,商贾如织。那时的蚌埠,泛指淮河渡口两岸的人家。南宋把淮河南岸渡口称“蚌埠店”;而金朝统治淮河北岸,则把北边的码头叫做“小蚌埠”。今淮河以北的怀远县、淮上区大部、固镇县大部当时在金宿州境内,淮上区东部、固镇县东部、五河县当时在金泗州境内,淮河以南的蚌埠地域则属南宋淮南西路濠州。宋金对峙时,蚌埠为小渔村。明洪武七年(1374),设蚌埠渡,继有蚌埠村、蚌埠店等称谓。明末,正式出现“蚌埠集”称谓。
兴盛蚌埠集
明朝建立后,洪武三年(1370),蚌埠地域归属临濠府临淮县广德乡。七年(1374),凤阳府设长淮卫,由此向西,在淮河南岸五里设置一渡,自长淮卫渡,经西门渡、郑家渡、高庵渡后,即为“蚌埠渡”。
明成化十年(1474),凤阳县衙筹划建立粮仓,把地处县城西北40里外的偏僻地域蚌埠,列入所建四仓之一,初称“蚌埠西仓”,这是蚌埠最早作为官仓而载入天启元年(1621)《凤阳新书》。蚌埠西仓设立后,因灾荒连年,无灾不重,而蚌埠西仓并无积贮,将近废止。《凤阳新书》载,万历九年,又建“蚌埠仓(县西四十里)。今无积贮,故亦废”。万历四十七年(1619)凤阳知县袁文新到任后,深感“仓贮不可不积也,积仓贮所以备荒年之需”,“于怀远界焉修蚌埠之仓”,其地址在凤阳县西邻近怀远县的席家沟以东至今朝阳路之间,现为国家粮食储备库所在地。
明代名士蔡连仙当年游历淮上,留下《游桃园》诗:“长淮两岸近桃花,绿水清波泛晓霞。茅店青旗沽酒处,春光占断野人家。”诗中描绘的桃花,所指为小蚌埠一带桃园,这里桃树成林,桃熟季节,集上桃市成街,今天淮上区小蚌埠镇还有桃园村,而茅店指的就是蚌埠店。
“蚌埠渡”“蚌埠仓”的设置和众多的驻军,使凤阳县西北的这个边陲地域逐步兴盛。“蚌埠渡”连接凤阳府和南宿州之间官道,后不断有人迁居到此,渐成凤甸小集。明末,“蚌埠渡”的“茅店”附近逐渐汇集成市,称为“蚌埠集”,又叫“油盐小集”。
《凤阳新书》卷首《中都内境山川城池陵寝坟墓第宅形胜总图》上,已明确标有蚌埠集;《凤阳新书·星土篇》也记载:“凤阳之道里,东至临淮县界九虹桥十里,西至怀远县界蚌埠四十里”,“在广德乡西北路,曰蚌埠村(离县四十里)……,此旧《志》之所记也”,旧志即万历六年(1578)《凤阳县志》和万历四十二年(1614)甲寅《凤阳县志》。说明“蚌埠” 至迟在明代,正式形成专指地名。
清初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凤阳府部》记载更加全面、详细,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相关图表。如《凤阳府山川考一》中载明“蚌埠,在(凤阳)县西北”,“淮水,迳(凤阳)县城北。按县志,发源桐柏山,经颍州寿州至怀远县合涡水,又经蚌埠、凤阳县北至本县流入五河、泗州,由铁桥浦东北流入于海”,《凤阳府疆域图》中标有小蚌埠,《凤阳府关梁考》中收有蚌埠渡名称。
十、会昌地名来历?
而据《会昌县志》载: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开得砖12块,砖上刻有“会昌”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划于都县东南六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属江南西路之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改虔州为赣州,绍定四年(1231)升会昌为军,咸淳五年(1269)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