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斗鸡菇是怎样生长出来的,要怎样繁殖

养殖吧 2023-02-23 05:23 编辑:admin 295阅读

斗鸡菇是与白蚁营共生生活,白蚁在建巢时为斗鸡菇传播菌种。

白蚁收集大量的木屑等植物材料来构建成蚁巢,并从周围找来斗鸡菇或孢子播种在蚁巢上,这个由木屑和白蚁口水等材料构成的蚁巢成为了鸡枞生长发育的优质培养料。

斗鸡菇在蚁巢上得以萌发、生长壮大。斗鸡菇分解木屑,使木屑变成白蚁可以食用并消化的食物,同时生长出大量的鸡枞菌丝及其菌丝扭结形成的菌丝球,这菌丝和菌丝球是白蚁最美味的高营养食品,是白蚁的主粮。从而形成了鸡枞菌和白蚁的食物营养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缺一不可。

每年开春后,蚁穴中的一些幼蚁逐渐分化发育成有翅繁殖蚁,它们将承担种族繁演的功能,在雨水季节到来前成熟的繁殖蚁就会飞出老蚁巢,然后雌雄配对一起飞开去建立新的蚁巢,实现白蚁繁殖的目的。

蚁穴中大量的繁殖蚁飞出后,蚁巢中白蚁量减少,食物消耗就减少,斗鸡菇体的生物量就会积累,随着雨季的到来,蚁穴中形成了有利于斗鸡菇子实体生长的条件,积累了丰富生物量的斗鸡菇体就开始扭结形成蘑菇原基,原基不断长大,并从蚁巢穿过土层,破土而出,形成斗鸡菇。

在斗鸡菇盖下面菌褶上生出数以亿计的孢子,这些孢子就是斗鸡菇的种子,完成斗鸡菇的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种族的延续。

扩展资料:

白蚁在地下建设蚁巢,形成蚁穴,这是白蚁的家,也是斗鸡菇的家。斗鸡菇和白蚁通过各自的作用,共同维护着这个“家”的生态环境使其既适合白蚁营养生长发育和生儿育女的需要,也适合斗鸡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

白蚁和斗鸡菇体都能分泌抗菌物质,而阻止其它杂菌在蚁巢上生长,从而保障蚁巢上的植物材料只有斗鸡菇菌一种真菌在发酵,形成的产物才是白蚁的美味食品,斗鸡菇和白蚁还是共同维护着蚁穴中的温度、CO2浓度和蚁巢的pH值等生态因子,以满足它们生长发育的生态要求。

在斗鸡菇窝中,年复一年地上演着斗鸡菇和白蚁相互依存,共生生活,共同发育,各自完成着传种接代的使命。真菌与动物如此密切的共生关系,极其罕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斗鸡菇

四川斗鸡菇的成长过程

鸡枞菌老巢才会长出鸡肉丝菇

自以往之文献及近年笔者的观察,发现鸡肉丝菇均长自白蚁之老巢,其新巢虽也有多量可以分化成为鸡肉丝菇之原基体,但却从未发现其菇体之著生。

经详细多次观察鸡肉丝菇着生处之结果,发现其著生点都是在老巢之上表面,未曾有从老巢之中心,或由老巢之底部穿过其中心而成长者。

当老巢上表面之原基体,得到适合的环境时,即在其巢窝的空间分化而成长,并穿过巢壁与土层而发育成完整的鸡肉丝菇。

鸡肉丝菇在新巢不见出菇之推测

鸡肉丝菇在新巢不出菇之现象,过去有学者推测认为是由于新巢之白蚁数量太多,吃尽或破坏了鸡肉丝菇菌丝体之结构,而致无法长出菇来。

近年又有学者,将白蚁巢以120℃高压釜蒸气杀菌后,再行培养鸡肉丝菇菌丝,结果生长良好,但却未能见其长菇。笔者以另一角度观察认为,其未能长菇之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其菌丝生长尚未达适当成熟之故。

人工栽培之食用菇类中,如草菇,在下种10天内即开始有菇可以采收,而香菇要120天后才有菇体的出现,又如金福菇更需长达180天后才有正常菇体之生产,若予提早处理出菇,一般是不会有结果的,有时即使是出现了原基体,甚而分化成小菇体,但在数天后便告死亡,或只能形成无经济价值之畸形菇而已。

鸡肉丝菇之菌丝,在蚁巢中应需多少时间才能正常出菇,有待学者的考证,以期能作为今后人工栽培研究之重要参考。

鸡枞菌形成坚硬的尖钻体窜出深土而成长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白蚁在土表以下0.1-1公尺处,均有其筑巢之踪迹,而鸡肉丝菇自白蚁巢长出时,大致都会先形成一个前尖后大之尖钻体,该体之先端均极为坚硬,因之得以窜出那厚厚的土层,此一坚硬尖钻体的先端,即为以后形成鸡肉丝菇之伞尖部份,而其后部所延长者则成为鸡肉丝菇之假根。

当此尖钻体窜出将达土表之际,随即分化形成鸡肉丝菇的菇伞与菇柄的幼体,并再继续向土面伸展而成为完整的菇体。

尖钻体在向上伸展途中,若遇到石块或其他坚硬之物体时,会很自然的转弯绕过此障碍物,而继续向地表伸展,以完成结菇、开伞、播放孢子之世代任务,这种现象确实令人不得不深深的赞叹,此一大自然的奥妙。

斗鸡菇属伞菌目、口磨科、白蚁菌属,本属至目前已有20种以上被菌类学者正式发表过,惟一般常见者有群生种鸡肉丝菇T.albuminosus本省民间有称之为姊妹菇者。单生粗柄种T.robustus本省民间有称之为大鸡肉丝菇及T.microcarpus小型鸡肉丝菇三种。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宽3-23.5cm,幼时圆锥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浅土黄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盖色,内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40cm。

根据我多年的采摘斗鸡公(四川方言)经验,其生长环境重点有一下几个方面:

1地形,一般生长在地坎上或者斜坡上。

2土质,一般生长在土质稍微有点硬夹杂着小石头的土壤里

3环境,一般生长在有腐朽的木头或者竹子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也会有白蚁筑巢。

4气候,长时间干燥不宜生长,长时间雨水也不宜生长,在烈日干燥两三天后下雨最容易生长。

斗鸡公生长速度很快,腐烂速度也很快,采摘时不要破坏周边环境,一般会在同一个地方连续生长。斗鸡公常见有两种,一种是单株生长,一种是群株生长(我们称为:三团菌),群株生长一群会有很多株,注意的是发现一群后要在附近再寻找下,很有可能还有一群或者两群甚至多群在附近(本人一次发现过四群共计98株)。

至于斗鸡公的味道就不用说了,绝对极品,常用来做鸡蛋烧汤…

请问我们四川有卖的,,斗鸡菇,。菌子种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