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莴笋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有哪些?

养殖吧 2023-01-14 04:49 编辑:admin 264阅读

春莴笋主要是指隔年播种,翌年春季上市的莴笋。

(1)品种选择 莴笋的品种很多,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季节、品种特性及用途等,选择适宜的品种。早春供应的春莴笋,宜选用耐寒、早熟的品种,如北京鲫瓜笋、南京白皮香、上海小尖叶、杭州尖叶和重庆红莴笋等;晚春供应的春莴笋,宜选用不易抽薹、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如北京柳叶笋、紫叶笋、雁翎笋,南京青皮香、紫皮香、圆叶白皮香、上海大圆叶、上海大尖叶、杭州圆叶和重庆万年春等;加工用的宜选用合肥尖叶苔干、邳州尖叶苔干、涡阳秋苔干和潼关铁杆莴笋等。

(2)播种期 莴苣生长期间要求凉爽气候,苗期虽较耐寒,但进入茎的肥大期,就不耐寒,且忌高温炎热。莴苣的种子细小,所以都采用育苗移栽。莴笋肉质茎肥大期要求最适生长温度为11~18℃,因此播种必须适时,具体时间随各地的气候和特点而异。如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莴笋可以在露地越冬,宜实行秋播,冬前定植,使幼苗于冬前缓慢生长时,正处于具有6~8叶,根系、叶簇生长比较健壮,积累了一定营养的生理状态下,就可以安全越冬,翌年春天土壤缓慢解冻时就可以提前复苏。在较低温度下,根系和莲座叶进行缓慢生长,则根深叶茂,叶簇健壮,积累的养分较多,肉质茎长的肥壮而脆嫩,供应春季蔬菜市场,一般早上市的价格较高,晚上市的价格较低。如果秋播太晚,冬前的生育期就短,苗小,积累的养分少,越冬时就容易受冻害,即使存活的苗,由于营养生长期缩短,叶簇少,积累的养分少,则嫩茎小,上市晚,产量低,价格也低。但如果秋播太早,延长了冬前的生长期,结果是苗体较大,花芽分化早,导致叶片数的分化少,翌年容易抽薹。如果冬前已经抽薹,植株在冬季就容易受冻害。

在露地不能安全越冬的地区,如北京、银川、兰州等地,则推迟到10月中下旬在冷床(阳畦)中播种育苗,或再推迟到1月中下旬在温室中育苗,翌年春暖再定植到露地。

(3)培育壮苗 春莴笋一般都采用育苗移栽。苗床选择保肥保水力强,疏松肥沃的壤土,先施腐熟的有机肥或人畜粪尿做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0~50千克。莴笋播种宜采用湿播法,先浇水,水渗下后,撒干籽,然后覆盖细土,厚约0.5厘米。如果土壤墒情好,也可趁墒撒播干籽,然后浅锄,将种子锄入土中。

春莴笋秧苗如果细弱,定植后缓苗慢,冬前生长不良,抗病力差,是造成越冬死苗,产量及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培育春莴笋壮苗,除一般要求外,特别要注意以下二点:

第一,播种量要适当。每亩育苗地,播种量0.6千克左右,苗床面积与定植面积之比约为1∶20。要及时间苗,一般在子叶展平及1~2片真叶时各间苗一次,苗距保持5厘米左右,使各个幼苗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防止徒长,促使苗齐、苗壮。幼苗需要在阳畦或塑料棚中保护越冬的地区,可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分苗,苗距保持6厘米。

第二,育苗床在施足有机肥或复合肥后,苗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同时要适当控制浇水,使土壤保持“见干、见湿”、“干干湿湿”状态,将秧苗培育成叶片肥厚平展、根系发达、根茎部较粗的壮苗。如果氮肥和水分过多,易形成细弱的徒长苗。

(4)定植1)定植时间:莴笋在露地可以安全越冬的地区,应在越冬前定植,使根系发育良好,翌春返青后较快恢复生长,可提早上市,增加产量。如果播种期晚,定植时幼苗较小,或延迟定植,苗的素质差,幼苗还没有经过缓苗,就进入严寒冬季,就会造成较多死苗。

莴笋在露地不能越冬的地区,应在翌年大地解冻后,尽早定植,可使幼苗早缓苗、早生长、早发育。如果延迟定植,气温升高快,幼苗就会徒长,幼茎窜高,还会未熟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

2)定植前的准备:主要是要施足基肥和精细整地。春莴笋从冬前定植到春季收获,生长期长达5个月左右,定植前应尽量多使用腐熟的有机肥,适当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15-15-15)30~50千克。越冬前定植的,在定植前10~15天全层耕翻施入土中;越冬后定植的,可在冬前施入土中。整地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幼苗能否安全越冬。整地粗放,田间土块多,定植后土壤与根系间有缝隙,冬季冷空气直接侵袭根部,易发生冻害造成缺苗。春莴笋可以露地越冬的地区,最好采用高垄栽培,做成东西方向延长的高垄,定植时将苗栽在垄的南侧基部,由于垄的南侧土温较高,栽苗后幼苗恢复生长较快,根系发育好,越冬期间死苗少,而且可较一般平畦栽培的提早10天左右上市。

3)正确掌握定植技术:从苗床中挖苗时,尽量带土坨,主根需留6~7厘米长,主根留得太短,栽植后发生的侧根少,影响缓苗及缓苗后植株的生长;主根留的太长,栽苗时根弯曲在土壤中,也影响侧根的生长及苗的生长。栽苗的深度根据定植的气候情况灵活掌握。冬栽的应比春栽的稍深。冬栽时,应将根茎部埋入土中,但不能埋住茎的心叶和生长点,然后将土压紧,使根系和土壤密接,便于发根。栽时土壤墒情好,定植时可少浇水,栽植后的幼苗在土壤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能很快发出新的根系,经缓苗后开始生长。

幼苗定植时应挑选生长健壮,叶片数适宜,一般为5片真叶左右,叶色正常,无病虫害的幼苗栽植。要将大、小苗分开栽植,便于以后的管理和收获。并要淘汰细高、徒长、叶少、有病虫害的幼苗。

(5)加强田间管理 冬季定植和春季定植的春莴笋应根据不同的生育进程及不同的气候特点,确定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越冬前定植的莴苣,田间管理可分为越冬期和返青期二个阶段。

1)越冬期的田间管理:主攻目标是使莴笋形成发达的根系和健壮的叶簇,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确保安全越冬。莴笋的主根被切断后容易发生大量侧根。缓苗后轻浇一次肥水,促进叶数的增加及叶面积扩大,然后中耕,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使莴笋形成发达的根系和莲座叶。如果浇水过多,幼苗徒长,耐寒力减退,容易发生冻害,而且翌年春季肉质茎肥大慢,造成肉质茎细而长。

2)返青期间的田间管理:主攻目标是正确处理叶部生长和肉质茎肥大的关系,确保稳长防窜长。

返青后,叶部生长占优势,这时要多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促使叶面积扩大,叶片变厚,叶色变深,为肉质茎肥大积累营养物质。如果刚返青,而急于浇水,则使地温下降,植株心叶发黄,叶面积增长慢,叶片薄,茎部在没有发粗之前就向上伸长,产生“窜苗”现象。另外,早春气候变化大,如果浇水以后遇寒流降温,返青后生长的叶片也易受冻害。

当植株的叶片充分生长,茎部开始迅速膨大时,要进行追肥。如土壤墒情好,可以进行穴施而不浇水,如果土壤偏干要以肥带水进行浇施,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氯化钾7.5~10千克。在莴笋肉质茎肥大期间要十分注意和重视土壤的水分,不要使土壤忽干忽湿;而要经常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不仅能使肉质茎迅速肥大,而且肉质茎不易开裂。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和追肥,以防肉质茎开裂。

(6)适时采收 莴笋最适宜的收获时间是当莴笋主茎顶端的生长点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