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蔬菜育苗方法(菜种育苗方法?)

养殖吧 2023-04-21 12:07 编辑:admin 190阅读

一、菜种育苗方法?

菜都可以撒在事先挖松的肥沃土壤上,然后用细土均匀地撒在种子上,再用干燥研细的猪粪或牛粪铺于其上,

洒点水(以土壤全湿为宜),并用薄膜盖住,增加其发芽温度与湿度,过一个星期基本上就会发芽长出。

青菜育苗方法也大概相同。西瓜就不一样,首先把西瓜种子用清水浸泡8个小时捞出,

用一小块破布包上,外面用买菜用的塑料袋裹着并藏在人体内衣袋里(因为人体温度为恒温有利于西瓜子快速发芽)。

五六天后,把发了芽的西瓜子播入事先做好的营养袋中(芽向上),并集在一起,用竹子起个拱棚并围上透光薄膜。二十天后就可移栽。

生姜、芋头等就不用育苗,它们是分芽挖坑直栽。

还有芹菜、莴笋、油麦菜等种子喜湿,不要强光照射,应搭一个稻草棚,四面通风,过一个星期也会长出嫩苗。

二、旱秧水秧育苗方法?

水田培育秧苗(地方简称为水秧),一直是农村传统的培育秧苗方式,广西区域一般是清明前后播种,五一前后插田。所以在秧苗田的耕作中,早稻与晚稻上有着一些区别,早稻秧苗田里种有绿肥(也包括种植冬季蔬菜)的,在浸泡稻种前十天半月时间就要把田犁耙好,以便完成绿肥沤制,第二次犁耙的时间是浸种当天;冬闲田的秧苗田,可以在浸种当天做好犁耙、并加足基肥。犁耙好的秧田要及时分好畦。若是在播种时再犁耙秧田只会耽误农时

至于旱地培育秧苗(地方简称为旱秧),它没有那么多水分及秧苗重量小又可以避免农民在晚稻秧田抢收抢耕的劳累;早稻与晚稻在培育秧苗时,随时可以抽出地块来做秧地的特点。我记得这种培育秧苗方式于九十年代才在家乡普遍推广,至今仍有部分家庭在用这一方法。旱秧播种方面,与水秧相同,都是要在浸种前,就要做好秧地并准备好干净的泥*来覆盖稻种;劳动力与时间不充足的家庭,是用原畦面泥*覆盖稻种,其缺点就是杂草籽比较多

三、淘米水可施秧苗吗?

可以浇番茄苗,但是要经过腐熟。   淘米水中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其中以磷为多。磷能促进花芽分化,利于开花、结果。所以,对于一些观花、观果的花卉,如果经常浇淘米水,会开花繁茂,色泽鲜艳。淘米水经发酵后呈酸性,更适合喜酸性花卉(如米兰、杜鹃、茉莉、栀子、山茶等),还可防止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发酵方法:可放入缸或坛中,将口封严,夏天10天左右,冬季1个月左右腐熟后可使用。同时也要加水稀释。   用未经发酵的淘米水浇花最好经过沉淀或稀释,以避免长期使用引起土壤板结,影响番茄苗根部透气。

四、蔬菜育苗的方法?

  1. 消毒。分别对育苗设施、穴盘和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2. 基质装盘。将预湿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装盘后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穴盘错落摆放,避免压实。

    3. 种子处理。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的种子可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浸种过程中除去秕子和杂质,浸种后用清水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待种子晾干后播种。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巧

    4. 播种。将装满基质的穴盘压穴、播种、覆盖、浇水,然后播种。根据种子大小确定播种深度,一般深0.5~2厘米。覆盖基质后应保持各格室清晰可见,避免串根。种子盖好后喷透水,以穴盘底部渗出水为宜,之后进行催芽 。也可先进行种子集中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

五、青梗小白菜的育苗?

青梗小白菜与其他菜一样先整好菜地耙平土壤然后将种子播下,每天洒些水,过几天就长出芽。

六、水韭菜一般几月份栽?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根据我们这里的种植习惯,一般的植物都是在春天种植的。

韭菜一般在3、4月种植,此时气温升高,天气逐渐暖和,更适合韭菜生长。

韭菜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种植后可连续多年收获食用,深受人们喜爱。我们通常选择味道更好、抗性更好的韭菜品种。

为了更好地生长作物,最好选择土壤深厚肥沃、腐殖质丰富、排灌条件好的土地。

种韭菜前,撒上鸡粪、牛羊粪、人粪等腐烂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使韭菜在漫长的生长期内有持续的营养供应。以确保韭菜的生长。

韭菜种子不容易发芽,可以适当处理。用温水浸泡,去除杂质和昆虫留下的卵,取出晾干,放在阴凉处发芽,直到种子变白。

韭菜种植,出苗后,土壤干湿最好。

干旱不良会影响韭菜根系的生长,导致韭菜生长不良。水分过多仍会影响韭菜根系,导致根系呼吸不良,容易腐烂根系。排出现在地里的水。保持土壤湿润是合适的。

韭菜长到20天以上,要适当追人粪尿,稀释到一定比例才能追肥,也许要烧苗。还可以适当撒草木灰,防止病虫害。

七、水藤菜栽种法?

蕹菜是旋花科日暮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水蕹为蕹菜的一个类型,是相对旱蕹而言的。亦名空心菜、通心菜、通菜、藤藤菜、水藤菜及竹叶菜、藤蕹等。原产我国南方,已有约1700年的栽培利用历史。早在唐代即已发明蕹菜浮水栽培法,大约400多年前的明代,长江流域已广泛栽培水蕹,并发明了种藤贮藏越冬技术。

水蕹质地脆嫩,品质甚佳。据测定,每100克鲜重含蛋白质2.3克、钙94毫克、磷36毫克、铁1.4毫克及维生素C 43毫克等。水蕹病虫害少、适应性强,且栽培容易、成本低、生长快、产量高、供应期长。尤其是7~8月高温季节,旱蕹易老化,品质下降,而水蕹则可克服这一缺点。水蕹对水体要求不高,大多数河塘、沟渠、水田等均可栽培。

水蕹有哪些栽培方法?

水蕹栽培一般是先在旱地育苗,育苗分为种子育苗和种藤育苗两种。然后再移栽到水田或浮水栽培,另外,水蕹也可进行旱地栽培和早熟栽培。同时种藤贮藏越冬技术也是获得高产的措施。后面会给大家介绍。

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要求:种子萌发要求气温在20℃以上,以25~35℃为宜;生长适温25~30℃,能耐35~40℃高温;15℃以下茎叶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遇霜则茎叶枯死。

2、土质要求:要求水深3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水体有机质丰富,适宜的酸碱度为pH5.3~6.0,土壤湿润或一般旱地亦能适应生长。

二、类型与品种

1.类型

依据不同,所分类型不同。

①据结籽性:分籽蕹和藤蕹。籽蕹以种子繁殖,藤蕹不结籽或结籽甚少,以种藤留种为主。

②据栽培习性:分旱蕹和水蕹。一般旱蕹即籽蕹,水蕹即藤蕹。实际上,旱蕹可水栽,水蕹亦可旱栽。

③据花色:分为白花蕹和紫花蕹(花色粉红、浅紫、紫色均视为紫花类)。栽培品种大多为白花蕹,水蕹开花少或不开花结籽。

④据叶片大小:可据叶片大小分为大叶蕹、中叶蕹、小叶蕹等。

⑤据株型:分为直立、半直立及匍匐等类型。

2.水蕹品种

①博白水蕹:原产广东博白县。蔓性强,生长快,侧芽萌发率高,易生不定根,株高45厘米。叶片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叶基心形或近戟形,叶尖锐尖,叶面平滑,深绿色。叶片长11厘米,宽3.6厘米,叶柄长10厘米、粗0.3厘米。主蔓粗0.6~1.0厘米,节间长4.6厘米。不开花。宜水栽。质地嫩脆、品质优良。在武汉可采收至10月下旬。每亩产5000千克。

②四川水蕹菜:又名水藤菜,主产四川省,历史悠久。株型匍匐,长势强,分枝多。茎蔓浅绿色,节间长约2厘米。叶片正面深绿、背面浅绿,长心脏形,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叶面光滑。叶柄长约4厘米,浅绿。一般不开花结籽。质地嫩脆,品质好。每亩产4000~5000千克。

③麻村蕹:原产广西南宁市郊大麻村。前期株型直立,高50厘米。叶色绿或深绿,叶片心脏形,叶尖突尖,叶基楔形。叶片长10厘米、宽1.5厘米,叶柄长9厘米、花白色,单花或花序,每花序一般3朵。在南宁结籽极少,在武汉不结籽。品质优良。宜水田栽培,每亩产4000~5000千克。

④抚州蕹:原产江西省临川市。植株匍匐生长,分枝力强。茎长100~130厘米,横径1.5厘米,中空有节,节上易生不定根。叶片绿色,长卵形,叶端长尖,叶基心形,全缘,长12厘米,宽8.5厘米。叶柄长10厘米,花紫红色。种子不易成熟。茎叶柔嫩,纤维少,品质好。

△另外,一般地旱蕹品种用于水田栽培和浮水栽培时亦能适应,且长势更旺,产量和品质亦有提高。

三、高产栽培技术

(一)秧苗准备(育苗)

1.苗床育苗

部分地区用籽蕹水栽,需要播种育苗。长江中下游流域,4月上中旬开始露地播种育苗,采用保护地设施时可提早到3月上中旬。

(1)苗床选择:一般苗床要选择通风向阳,床土疏松、肥沃,透水、透气。

(2)种子处理:

①浸种:播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然后在25~28℃水中浸种18~24小时,或常温下浸种24~36小时,其间换水1~2次。

②消毒:浸种后用0.3%种子重量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均匀拌种消毒。

③催芽:之后,在25~35℃下保湿催芽2~3天。

(3)播种:每1平方米苗床播种75克,一般按每亩大田1千克用量下种育苗。播后喷洒一遍清水,并履一层2厘米厚细碎腐熟有机肥或肥沃细土。

(4)苗期管理:育苗期间,经常洒水,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浇施5%~10%稀薄腐熟人粪尿一次。采用覆膜育苗时,若气温过高,应于晴天中午揭膜通风2小时左右;定植前数日,要揭膜炼苗,增强适应性。注意防治猝倒病、小地老虎及红蜘蛛,苗龄40~50天、苗高20厘米以上时即可定植。

2、种藤催芽育苗

(1)种藤准备:水蕹(藤蕹)以种藤或种蔸越冬,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或仅覆一层稻草即可,长江流域多用种藤窖藏越冬,翌春应催芽育苗。

(2)催芽(根上面不一样):在催芽苗床上进行。床土为6份园土(或园土、塘泥土各3份)加腐熟有机肥4份混匀,然后按每立方米混入1.5千克复合肥。床土要消毒,并安装地热线。2月中旬选择健康、芽体完好的越冬种藤,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消毒。以3~5厘米间距排放于催芽苗床内,并覆消毒后的湿润细土2厘米。催芽时,床内地表温度保持35~40℃,持续3天,幼芽基本出齐。出芽期间要保持湿润状态。幼芽出齐后,要逐渐降湿并敞棚,加强炼苗,以增加适应力。

3、育秧苗床及秧苗栽植

(1)育秧苗床选择:选择向阳、肥沃、泥脚浅、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水田,以前作为旱田为宜。

(2)整地施肥:在底肥充足的基础上,于3月上旬每亩施腐熟人粪尿5000千克。耕翻、耙平,做平厢,厢宽1.5米,沟宽30厘米、深20~25厘米,沟中灌满水。

(3)秧苗栽植:3月中下旬择晴天将催芽苗床内种苗带种藤一并移人育秧苗床。以种藤入泥1厘米左右为宜,种藤间距15厘米,成行排列,最后覆盖宽1.2~1.3米左右塑料小拱棚,棚膜边缘压严封棚。5~7天可发新根。亦可将育秧苗置于大、中型塑料棚内。

4、秧苗管理:

(1)温度管理:秧苗移栽到育秧苗床后,7天内若棚内温度低于30℃,一般不敞棚;若高于30℃则及时敞开两端通气降温。7天后,开始敝棚降温。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增加敞棚通气时间。要求晴天进行,每天由2小时左右增加到4小时。

(2)施肥:15天后,可用30%腐熟人粪尿催苗。30天后可施少量尿素。每次施用尿素后,敞棚两天,散发氨气,以免伤苗。

(3)灌水:育秧苗床灌水均以沟满为止,不宜漫过厢面。

(4)压藤:幼苗长15~20厘米时,开始压藤,使新枝长出须根,抽生二级侧枝,以增加苗数。一般每隔15厘米株距压藤一株,其余幼苗采作种苗定植大田。

(5)摘顶:当压藤长30~40厘米时摘顶,以利二级侧枝生长。

(二)移栽

采摘种苗时,基部留2~3个芽,用作抽生下一级侧枝。这样,未经压蔓的种苗可在4月上中旬定植大田,压蔓后的种苗则在4月下旬左右定植大田。亦可在生长采收期从大田截取插条。要求选取健壮、充实茎蔓,每根2~3节,直接扦插大田。

1、水田栽培

(1)水田准备:选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水田,除尽杂草,耕翻耙平,保持活土层20~25厘米以上。每亩施粪肥或青草肥2500千克,饼肥50千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与豆瓣菜(西洋菜)轮作,实行周年栽培。

(2)定植:长江中下游从4月上中月至8月底均可定植。定植材料用越冬种藤催芽育秧苗、或种子实生苗、或插条均可。行株距25厘米左右,每穴1~2株。定植水位以3~5厘米为宜,不可过深。

(3)田间管理: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加深水位,但最深不宜超过10厘米。每次采收后,每亩浇施10%腐熟人粪尿1000~1500千克或2.0~2.5千克尿素水1~2次。植株封行前,要及时拔除杂草。

2、浮水栽培

(1)水面选择:以水深1米以内、水质较肥沃的池塘、沟渠等水面为宜,除尽浮萍、革命草等杂草。若采收便利,水深1米以上时亦可进行浮水栽培。

(2)固定材料:因地制宜选择固定材料。可用竹杆扎成三角形或网状,也可用尼龙绳固定,亦可用废旧泡沫塑料或稻草绳等固定。

(3)定植:定植材料同水田栽培。用塑料绳绑扎,每处1~2棵,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尼龙绳两端插桩固定,其他形式浮材可插杆或系绳固定。若水面小且流动性不大,则可以不用固定材料,直接抛置一定量幼苗或插条于水面。浮水栽培定植期以5~7月为宜。

(4)肥水管理:一般要保持水体固定不流动,水位不宜低于30厘米。每次采收后,按每亩5千克尿素化水浇施。在秧苗发棵前,要经常清除浮萍杂草,以免影响蕹菜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蕹菜白锈病防治:在蕹菜收获后,即可清理田园,将老植株连根拔除,集中烧毁。利用无病种子或在播种前把种子于60℃温水中消毒10分钟后再播种。实行隔年轮作,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浮水栽培。利用抗病品种,一般而言小叶品种比大叶品种发病轻。利用瑞毒霉在发病盛期进行防治。

2、甘薯麦蛾防治:清理田园。在蕹菜收完以后及时处理蕹蔓、清除杂草,以消灭过冬的虫态;人工捏杀幼虫。当在蕹菜田里初见幼虫卷叶时,结合栽培管理,随手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药剂防治。施药时间最好在下午4~5时,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的乐果乳油防治。

3、斜纹夜蛾防治:幼虫在初龄时是群集为害,应摘除虫叶,集中消灭幼虫可减轻为害。也可在幼虫分散为害以前,用敌百虫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喷雾。

4、红蜘蛛防治:发现叶片上出现黄白斑点或红斑点应及时喷药,三氯杀螨蚬和石硫合剂对其均有一定防治作用。

五、采收、留种及种藤储藏

1、采收:茎蔓长25~30厘米时开始采收。第一、二次采收,基部留2~3节,以后各次采收留1~2节。一般每7~10天可采一次。每亩年产达5000千克以上。

2、留种

(1)籽蕹留种:采用旱栽留种。6月上旬以前停止采收,或进行扦插,行距50~6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穴1~2株。搭架引蔓,不使茎蔓匍匐着地。11月中下旬收种,经后熟、脱离、风干后收贮。每亩产籽75千克左右。

(2)藤蕹留种:6月份,在生产田选性状典型、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梢,长30厘米左右,栽于肥力中等的旱地。待成活后,通过提藤、控水控肥,使其缓慢生长,培育成长80~90厘米、茎节未生须根、粗壮老健的老蔓。再选向阳、瘠薄地块,按1.5米包沟开厢,厢高20~25厘米、沟宽25~30厘米。在厢上开横沟,沟长1.2米、深7~10厘米、宽15厘米,沟间距25厘米。9~10月份,将所育茎蔓连根掘起,4~5根并排顺沟平齐排放,覆土7厘米,梢尖露出土外5~7厘米。埋藤后浇透水一次,成活前若遇干燥应再浇1~2次透水,以利成活。一旦成活,不再施水肥。这样可得到色泽黄亮、根须繁多、组织老硬、含水量低的种藤。

3、种藤贮藏:

(1)贮藏窖选择:应设于向阳、避风、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干燥地,室内外均可。底径1.2~1.5米、口径0.5米、深1.3米,以窖100~150千克种藤为宜。一般不用隔年窖。

(2)储藏方法:将种藤连根掘起,剪除病藤、嫩藤及绿色部分,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消毒。消毒后风晾2~3天,再捆成小束,入窖分层堆放。用疏松、透气、吸湿材料(如谷壳、蛭虫、珍珠岩等)垫底(7~10厘米)和隔层(3厘米)。每层种藤堆放厚15厘米。堆放时,要留一定间隙,中央中空,直径30~40厘米,以利通风和操作。堆至窖口10厘米处用稻草充实覆盖。

(3)储藏后管理:种藤入窖时间约在11月上中旬前后,以地温13~18℃、气温14.5~17.5℃为宜。入窖后宜在窖温降至12℃左右时封口,封口材料可用干河沙、秸秆、水泥板等,并加盖薄膜防水。种藤贮藏适宜气温10~15℃、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若温湿调控方便,亦可在其他场所如防空洞、温室等处贮藏越冬,或温棚假植,让其生根后缓慢生长或休眠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