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一般在沿海(水蛭适合什么地方养殖)

养殖吧 2022-12-01 08:08 编辑:admin 226阅读

1. 水蛭适合什么地方养殖

答:采光不好的地方不可以养蚂蝗。因为蚂蝗属于冷血动物,没有采光不利于生长。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

2. 最好的水蛭养殖基地

我去过,他们自己都养不好,他的水蛭都是从外面买回基地的,

3. 水蛭适合什么地方养殖呢

蚂蟥和水蛭的区别:

1、体型不同:水蛭身体长度稍微有些扁,大概是2到15厘米,可以看到五条黄色的纵线;蚂蟥腹部很平坦,没有杂色的斑点。

2、颜色不同:水蛭腹部背面是绿色还带点黑;蚂蟥腹部呈现出来的是灰绿色。

3、养殖地不同:水蛭主要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蚂蟥适合在沼泽地养殖。

4. 哪里养殖水蛭

养殖水蛭一般需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证件,同时,根据新的环保法和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开建新场前须经过环保部门做的环境污染评价。

建设养殖场地之前,需事先和当地的村委会就用地达成相关协议,并按照协议上的约定使用土地。

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禁止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农业设施用于其他的经营。

5. 水蛭怎样养殖

水蛭养殖疾病常用药:

A 、青霉素

由青霉菌培养液提取,青霉素主要是杀菌,低浓度时可抑菌,包括青霉素F.G.X.K等多种,以青霉素G较为稳定,抗菌作用也较强。青霉素G是一种不稳定有机酸、难溶于水,但其钾、钠盐的亲水能力大,青霉素杀菌的机理主要是抑制转肽酶,阻止胞壁合成,使胞壁缺失,菌体内含物外渗、细胞溶化死亡。

B 、先锋霉素

(头抱菌素)与青霉素在化学结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均极相似,但杀菌谱较青霉素广,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茵的杀灭作用。可以治疗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疾病,毒性也较青霉素小,本品与青霉素一样,也是杀菌剂,对真菌和原生动物导致的疾病无效,其作用机理也是阻碍细菌的胞壁形成。

C、多粘菌素B

是由多粘杆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化合物。与之相似的还有多粘菌素M及E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高度杀灭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等极少有效,多粘茵素对机体的毒性较大,但细菌对它不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菌素类也很少有交叉抗药现象。除此外,本类药物的排泄慢,半衰期较长,用药过程中易造成蓄积中毒,目前对菲牛蛭尚在试验中。

D、 氯霉素

为广谱性抗菌素。最早由链丝菌培养液中取得,现已可以人工合成。本品对细菌性疾病(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对真菌和原生动物无效。常用于治疗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溃疡。

E、土霉素

即羟四环素或氧化四环素,简称OTC,亦为广谱抗菌素。与其性质相似的还有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等,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全成,本品的作用是抑菌,不杀菌,主要用于全身性细菌感染,防治各种肠胃炎。

F、抗真菌类药物

顾名思义,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对象是真菌(霉菌)。对细菌和病毒等一般无效,已知包括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和克霉唑等,多数使用一种叫克霉灵的药品,治疗水霉菌的效果较好,克霉灵的常用浓度为(0.2一0.4)X10-6。

6. 水蛭养殖条件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放成年蛭3000条左右,或平均体重5克以上蛭苗30~50千克左右如果是小面积种蛭繁殖池,管理措施得力,可适当多放一些,每平方米水池可放种蛭50条左右。养殖密度的大小对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引种户要根据养殖条件去合理投入种蛭,切勿密度过大而导致营养不良,发育缓慢;或密度过小而浪费设施,养殖效益降低。

7. 水蛭有养殖的吗

要想高效养殖水蛭,取得很高的产品,离不开平常的技术积累,笔者总结了以下6大技术要点,希望对各位养殖户有所帮助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8. 水蛭好养殖吗

1、1条水蛭养殖一年可繁殖大概40条左右,2000条水蛭就可繁殖高达80000条左右,但是水蛭的成活率不高,大约在20%左右。

2、所以水蛭的成活数量大概在15000条左右,其重量为800斤左右,将其加工成干品就只剩下100kg,市场上水蛭干品的价格为150元左右/斤,一亩水蛭收入在1.5万元左右,除去所需成本,一亩水蛭的纯利润大约为10000元左右。

9. 水蛭适合在哪里养殖

(一)温度  温度是影响水蛭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秋末冬初,当气温低于10 ℃ 时,蛭类开始进入水边较松软的土壤中,潜伏深度在15~25 厘米(长江流域为7~15 厘米),进入冬眠状态。第二年开春后,地温稳定通过14 ℃ 时,水蛭开始出土。水温是影响水蛭繁殖的重要环节,水蛭交配需要温度在15℃ ,卵茧的孵化温度在20℃ 左右,温暖的水流可以促使水蛭卵茧的孵化进程。  (二)酸碱度  水蛭对水的酸碱度(pH 值)的适应性比较广。一般的水蛭,如人工养殖的医蛭、金线蛭等许多常见蛭类,可在pH 值为4 . 5 ~10 . 1 这样比较广泛的范围内长期生存,因此我们可以说水蛭能适应碱性环境而喜欢在酸性的环境中生存。当pH 值超过10 . 2 时,由于有机物的严重污染或腐殖质的腐败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可使水蛭不适应或死亡。因此,在人工饲养水蛭时,当发现水质过肥或腐败物质较多时,要及时测定酸碱度,一旦发现超标(包括正超标或负超标)时,应及时采取部分换水等措施。  (三)盐度  水蛭除陆栖生活种类之外,又可分为淡水种类和海水种类。在淡水中生活的水蛭种类,大多生活在含盐量较低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水田中,有些种类在入海口有部分出现,但淡水种类水蛭一般水体的含盐量不得超过1 %,在饲喂的血粉中,也不要加盐,否则对水蛭的生长不利。而在海水中生活的蛭类,耐盐的能力极强,可在含盐量高达6 % ~ 7%的海水中生存。  (四)水深  在水蛭的生活和繁殖季节,大都活动在沿岸和浅水流域,很少在较深的水底出现。水蛭高度聚集在沿岸一带的浅水水生植物上或岸边的潮湿土壤或草丛中。这些地方一方面营养物质比较丰富,食物来源广泛,另一方面也便于固着身体和便于防御。  (五)水的含氧量  水蛭大多数能长时间忍受缺氧环境。这是因为水蛭在缺氧时体内共生菌可进行厌氧呼吸。即使没有外界氧的进入,水蛭假单胞杆菌也可通过发酵分解水蛭体内贮存的血液等营养成分,在短时间内维持自己的生命。在氧气完全耗尽的情况下,水蛭一般还可存活2 ~ 3 天。在实际生活中,水蛭大多生活在含溶解氧0 . 7 毫克/升的水域中,低于一定的溶氧量时,水蛭会不适应或钻出水面。在气候闷热时,由于受低气压的影响,水中的溶氧量降低,水蛭会表现出不安,并向水面或岸边转移。我们可以利用蛙类这种习性来预报天气的变化。  (六)水的污染  目前,江河、湖泊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水田也受到化肥、农药残毒的污染,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蛭和其他水生动物一样,数量急剧下降。但水蛭也是耐药性较强的水生动物之一。试验证明,水蛭在DDT 浓度大于100*10 .-6时才能被杀死。把医蛭放进浓度为7 . 1 *10.-6的用’℃ 标记的DDT 溶液中24 小时,结果表明有16 %的DDT 被水蛭吸收。鉴于这种情况,在采集药用水蛭时,应选择无污染、无化肥、无农药残留的水域,以提高水蛭的药用质量。同时,人工养殖水蛭应避开污染源,否则会使养殖的水蛭因水质不适而外逃或造成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10. 哪里适合养水蛭

水蛭适宜生长水温在10—30℃,在25—30℃时生长最快。当水温低于10℃时,便钻入水底或池边泥土及石块中休眠,当春季(4月份)水温在10℃以上时开始从泥土中钻出活动取食,并开始陆续交配和繁殖,水温在25—30℃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达30℃以上时食欲开始减退,活动减少,生长速度减缓。

水蛭对水的pH(酸碱度)的适应性也是很广的,一般要求水的pH在6—8之间,肥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水蛭在这种水中饲养效果较好。水质碱性不能过大,碱性过大的土壤和碱性过大的水质都能致水蛭死亡。偏酸性的土壤和水质对水蛭生长影响不大。但过于酸性说明水质已坏,应更换。水蛭养殖池要防止化学污染,农用化肥,农药以及各类洗涤化妆品用水不能流入养殖池,以防水蛭中毒死亡。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4—10月份的温度都适宜水蛭生长,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水蛭冬眠期,在冬眠期间,水蛭不吃、不活动、体重消耗也不大。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