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团养殖不好的水质(江团养殖不好的水质有哪些)

养殖吧 2022-10-08 23:33 编辑:师珍 312阅读

1. 江团养殖不好的水质有哪些

江团鱼苗放养后第二天就开始投饲驯化。结合巡塘、看天气、水色、鱼的吃食情况、塘鱼的总量与饲料的效价,确定下一阶段的投饲量;每次的具体投喂量掌握在投喂后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根据江团夜间觅食的特性,一般傍晚的投喂量是一天中最多的。养殖江团,平时要坚持巡池。搞好池塘周边的环境卫生,清理食台上的残渣残食,及时捞除病死鱼,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病害发生;经常加注新水或采用生物菌改良水质,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养殖成本大概在在1万元每亩。


2. 江团养殖水质要求

1、江团学名长吻鮠是鲿科、鮠属鱼类。

江团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

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2、塘鲺学名胡子鲶,又称塘角鱼。

塘鲺鱼性情温和,属底栖性鱼类,它除了到水面吞食空气和摄食外,很少到水面活动。白天,饱食后的塘鲺鱼喜欢聚集于池底、洞穴或阴暗处。夜间则活动频繁,成群到水面猎取食物。


3. 江团是怎么养殖的?及它生存的环境

鮰鱼对水质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多次换水,以满足它的生长需求。换水要换掉旧水的一大半,留少量旧水保存一些浮游生物,以供它捕食。如果不方便换水,也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增氧剂或者调节水质的药物,来提高水质的质量,和换水效果等同。

日常管理是养殖鮰鱼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包括对池塘的清理和消毒以及做好防逃工作和清理食物残渣。池塘的清理消毒一般是每隔十五天进行一次,每次投喂饵料的一个小时后清理掉食物残渣,防止它们影响水质。每天至少巡查两次池塘,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善,观察鮰鱼的进食量和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处理。


4. 江团鱼养殖水温

1、头部。鲶鱼的头部扁平,比身体大,也比江团鱼头大。

2、尾巴。江团鱼尾巴和普通鱼一样是分叉的,而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

3、鱼鳍。江团鱼背鳍有2个,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尾部。鲶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

江团鱼是什么鱼?

体型:江团鱼是鮰鱼,体表光滑无鳞,体色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灰白色,体侧无黑色斑点,有脂鳍。外形与珠江流域的名贵品种斑鳠颇为相似,身体呈纺锤形,头较小,吻尖而长,口下位。

生存环境:生活于水体的底层,性喜群集,较温驯。池塘养殖起捕率高,一网起捕率可达98%以上。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一旦缺氧浮头,容易造成死亡。对硫酸铜、硝酸亚汞等药物比较敏感,不能按常规用药。

繁殖: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孵化的鱼苗,到年底可长到400~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克。在天然水体,长吻鮠以小鱼小虾为饵料,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完全摄食人工饲料。

鲶鱼是什么鱼?

体型:鲶鱼有很多品种,最常见的就是土鲶鱼。鲶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鲶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生存环境:鲶鱼贪食,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共有四根胡须,上长下短,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

繁殖: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和达尔文蛙相似,雄性鲶鱼也是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


5. 江团鱼对水质要求高吗

江团鱼和钳鱼的区别:形态不同、分布范围不同、生活习性不同。


1、形态不同 江团鱼:长吻鮠体表无鳞,体形纺锤形,吻锥形向前显著突出,上下颌均具锋利细齿,背、胸鳍均有一根发达的硬棘,棘后缘有锯齿,具有一定的自卫功能。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 江团鱼: 钳鱼: 钳鱼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


2、分布范围不同 江团鱼:长吻鮠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钳鱼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


3、生活习性不同 江团鱼:长吻鮠属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5℃~28℃,最适PH范围7.0~8.4,耗氧率明显高于其它家鱼,不耐低氧,当溶氧量低于3mg/L,其摄食量开始明显减少。长吻鮠性温顺,喜集群,畏光,不善跳跃,白天隐居,夜间四处觅食,多生活于江河底层。 钳鱼属底栖鱼类,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有砂砾、石块的底层,喜欢在阴暗的光线条件下集群摄食,有昼伏夜出的摄食习惯。水温4~5 ℃ 开始摄食,39 ℃ 时停食,生长温度为5~36.5 ℃ ,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 ℃ 。


6. 江团鱼生长环境干净吗

不是厕所养出来的

1、养殖环境

江团鱼喜欢生长在安静的环境中,在养殖过程中要选择一个静谧、向阳的地方,并且池塘必须排灌方便,在底部铺一层渔网,以免江团鱼深入泥土中逃走。

2、水质干净

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江团鱼的存活时间,在饲养时要保证水质清洁,每隔1个星期往池塘中注入一次干净的水,只有在清洁的水质中,江团鱼才能活的更久。

3、喂食频率

想要江团鱼存活时间长,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每天给它投喂3次饲料,主要以螺蛳和小鱼小虾为主,注意给江团鱼喂食时,不要一次性投放太多。

4、清理池塘

养殖江团鱼时一定要注意清理池塘,将底部的残渣、骨头、水草等捞出,并且可以在河塘中栽种水葫芦,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为江团鱼提供荫蔽清净的环境。


7. 江团鱼养殖的环境要求

江团亩产2000-2500斤左右

江团鱼指长吻鮠,体色灰白,各鳍灰黑,吻锥形,向前突出,眼小,有四对须。属肉食性底层鱼类,喜夜晚捕食。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24℃-28℃,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放慢;耐低氧与家鱼相近;性成熟期为3龄,雄鱼比雌鱼个体大,每年4-6月产卵。


8. 江团养殖不好的水质有哪些问题

不脏,干净,江团鱼为鱼中上品。因为江团鱼与鲶鱼有些相像,所以有人以为江团脏。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1.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鮰鱼尾巴和普通鱼一样是分叉的;

2.鲶鱼的头部会明显的比鮰鱼头大,而且扁平,一般鱼头大过身体;

3.鲶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鮰鱼背鳍有2个,一个前面,一个尾部,尾部的是肉质的背鳍。江团鱼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


9. 江团养殖不好的水质有哪些危害

1、鱼塘条件

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2、适时下塘

鱼苗下塘前,注意观察鱼苗能独游;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若是长途运输的鱼苗,可以先搭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比较长,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高,可以先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体溶氧,让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等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方可下塘。

3、饱食下塘

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

4、饲料投喂

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刺激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

5、日常管理

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10. 江团养殖不好的水质有哪些原因

养殖江团,选择合适的环境很重要。江团喜欢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的池水,因此养殖江团的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还要配备增氧机、抽水机等工具。

其次便是挑选鱼苗了,选择江团鱼苗最好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一冬龄鱼苗,还要是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无病无伤、色泽鲜亮的才行。


11. 江团好养殖吗

野生的江团与人工饲养的江团相比,最明显的辨识部位便在其唇部,野生鱼的上下唇可随意闭合,或是露出较很窄的缝隙,而饲料鱼则不能闭合。

从背鳍来看,野生鱼第一鳍条末端很尖锐,饲料鱼则很圆钝。另外,市民们不易留意的胸鳍处,也有差别,野生江团颜色浅,第一鳍后缘同样锯齿尖锐,饲料鱼色泽深,第一鳍条后缘锯齿较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