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出现空胃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白斑病毒(WSSV)病目前已成为海、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对虾便出现暴发性死亡,严重的能导致整池绝产、全军覆没,给广大养殖者造成惨重损失。所以及早发现、积极治疗该病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发病前期虾须、尾扇发红,身体消瘦,摄食尚可,体表无其它异常。病虾漫游于水面,不久便下沉死亡,这时用显微镜检测头胸甲中央部位,发现有雪花形、放射状白色斑纹。到了发病后期,大多数病虾残胃或空胃,头胸甲向外张开(鳃丝肿胀所致)且极易剥离,肝胰脏肿胀,外观模糊,手捻易碎,有红色组织液流出,甲壳与附肢上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纹,游泳缓慢无力,不久便死亡。
防治方法是进行水体消毒;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维生素;加强换水,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水 改善水质。
一般是弧菌感染或应激反应。
二、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你知道多少呢?
工厂化养殖:一个棚内有8~10个水泥池,规格有4米*6米、5米*5米或6米*6米等,一般每个水泥池放2万尾苗,产量在300~400斤/池,苗期投料6~8次/天,中后期4~6次/天。
总体的养殖成功率比较好。所以,在受到高成功率的刺激下,以及大菱鲆等鱼价偏低、发病率高等原因影响,转养虾的养殖户大幅增加。
由于许多养殖户是刚开始养虾,所以不少人因缺乏经验而盲目过度投料,甚至有的还像外塘那样滥用肥水产品。
如果大家来到这里,遇到不少养殖户,由于连续施肥肥水,养殖15天后,池底就出现一层像鼻涕一样的脏污,并发现有虾苗空肠空胃、肝萎缩、体色暗淡与掉苗等现象发生,但许多养殖户却对此视而不见,还在继续投料。
正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当前工厂化养虾的发病比去年多;养殖过程出现的问题与高密度养虾差不多,虾苗体色呈泛黄或泛蓝、水中有机质过多、生长缓慢且大小不均以及肝脏病变等。笔者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旦发现底质恶化,或对虾出现空肠空胃、肝萎缩甚至掉苗等症状时,应马上减料甚至停料。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养殖前期:使用水毒净+鱼虾卫士泼洒解毒护肝,用大泡王+多维壮苗强化体质,使用福地安+分解底改防池壁底滑。
前期生长缓慢:先用水毒净+黑霸泼洒防氨氮中毒、再用水毒净+鱼虾卫士防控肝脏病变。
中后期生长缓慢:解决肝前端萎缩,如有偷死的,须防水分层、底臭中毒性缺氧,应及时解毒。
如发现有对虾出现红尾现象:则先消毒
首先就是虾苗生长的很慢,体色很暗淡,大小不一。方法就是要科学合理的投喂,在饲料中多添加营养元素。接着就是池塘多次施肥,水都肥不起来。
工厂化养殖:一个棚内有8~10个水泥池,规格有4米*6米、5米*5米或6米*6米等,一般每个水泥池放2万尾苗,产量在300~400斤/池,苗期投料6~8次/天,中后期4~6次/天。
总体的养殖成功率比较好。所以,在受到高成功率的刺激下,以及大菱鲆等鱼价偏低、发病率高等原因影响,转养虾的养殖户大幅增加。
不同的情况具体的处理方式是不多的,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措施,这是没有办法进行统计的。
三、什么是白对虾肝胰脏萎缩,空肠空胃解决方案
弧菌是白对虾肝胰脏萎缩和空肠空胃发生的主要的直接原因,但长期超量的投喂、异常的水质环境是诱发该病发生的间接原因。由于长期大量投喂,对虾的肝胰腺长期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不能满足如此大量的饵料消化的任务,到了一定的时候便会感染病菌发生病情。早期发病的病原来源与苗种携带有关。
该病发生后目前暂无有效治疗药物,疾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投喂,控制好水质,减少对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同一养殖场其他没有发病的池塘应减料;应减少人员在不同温棚间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住病情不再进一步发生,减少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展投喂,并注意在饵料中添加些护肝产品如胆汁酸。
胆汁酸保护对虾肝胰腺、防治对虾肝胰腺坏死和偷死病:
有试验证据和生产实践证明,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有效防治对虾肝胰腺的炎症、保护对虾肝胰腺健康、减少对虾偷死发生率:
1、胆汁酸的添加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对虾对胆固醇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促进对虾合成蜕壳激素顺利完成蜕壳;
2、胆汁酸可以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增加肠道屏障作用,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胰腺乃至整个虾体的危害;
3、胆汁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完整性受损,因而可以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的过度增殖,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
4、胆汁酸可增强对虾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解毒排毒,减少毒害物质对对虾肝脏的损伤,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提高对虾成活率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