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肝脏发育过程——肝脏变化

养殖吧 2023-05-07 02:18 编辑:admin 241阅读

一、南美白对虾肝脏发育过程——肝脏变化

      对虾不同于其他动物,有肝却无胆。因此,肝脏需要承担解毒、排毒、消化、免疫等诸多工作。

        肝脏发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转肝阶段发育不好,对以后养殖将比较棘手。

根据往年观察及学习情况对虾肝脏发育有四个阶段:

同质期、转料期、包膜期、黄膜期。

①同质期:放苗第2~15天是投料粉阶段,虾体长在0.8~2公分。此阶段虾苗肝脏颜色随食物颜色变化,也就是说苗场投喂虾片,养成黑红肝色,转变吃粉料颜色即为同质期。

②转料期:放苗15~20天,体长2.5~3公分。对虾从吃粉料转变吃颗粒料,肝色也发生细微变化,肝色由原来的淡黄色转变为深黄色。此阶段注意将水质调节至清爽状态。

③包膜期:放苗20~25天,体长3~4公分。肝胰脏前段部分呈饲料颜色,肝胰脏末段会有白色包膜出现,包膜逐渐由肝胰脏下方往上面包裹。白色包膜不可超过肝胰脏的三分之一。

④黄膜期:放苗后35天,体长5~6公分。肝胰脏也渐渐由白色膜转变为黄色膜,即黄膜期。

对虾的整个转肝过程已完成,要注意包膜期黄膜期对虾摄食凶猛,很容易出现肝脏病变,如肝脏肿大、脂肪肝、红肝等问题。

        肝胰脏的病变原因有很多,需要根据诱发因素去调整。

        如果病变因素不可逆,或者病变比例大,直接停止养殖,甚至苗期出过肝脏问题虽然调整过来了,后期稍有水变等问题很难有利润。

        同样的虾苗状态下,投喂不同厂家的虾料,观察肝胰脏发育,虽然都发育正常,但是投喂优质的虾料肝胰脏更好看一些,不仅清晰,肠道也更粗。(比较片面没有经过多次对比实验)

        各位老师欢迎斧正,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

     

二、如何提高青虾育苗的成功率?有哪些技术可以参考?

    青虾养殖一直流传一句话叫“育苗成功等于养殖成功了三成”。一方面说明青虾养殖过程中,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育苗过程中存在一些限制“翻身”的因素,导致当地育苗成功率参差不齐,影响到青虾最终的养殖效益。“翻身”指虾苗幼体经过变态发育到仔虾的过程,是当地的称法。经过我们多年对塘口的实际调查和总结,提出“三步走”的育苗重点,来提高虾苗“翻身”率。

一、巧肥水

1、由于在进水后使用大量清塘药物(漂白粉、硫酸铜等),池塘有残留,影响藻类繁殖,应使用有机酸解毒产品“碧水安”彻底解毒,减少影响肥水的毒素残留,再进行肥水,提高肥水效果。

2、水质清瘦的池塘可适量引进其它鱼塘水或河水(5-6公分),目的是引进部分藻种后下肥,藻类繁殖速度快。

3、正确选择肥水产品,如“肥水肽Ⅱ”或“藻安生Ⅲ”是可溶性有机肥,使用之后肥水效果稳定。要减少化肥的使用(复合肥、尿素等),使用后容易水体变化快,水质指标超标,反而影响育苗成活率。

二、重营养

1、饵料营养  

    由于虾苗孵化出后凶从滋濉⒖废航锥危粲诟∮危ǖ构颐纾┳刺耸敝饕锹耸乘逯懈∮味希ü柙宓雀∮卧謇唷⒙殖娴雀∮味铮5窃谇嘞河绯靥琳饫嗵烊欢贤怀渥悖敬锊坏酱私锥蜗好缧枰氖浚栽谙好绶趸2-3天要及时补充悬浮性好、营养丰富的饵料,“利饵多Ⅲ”+“水产诱食酵母”可直接作为虾苗滤食的饵料,连续投喂8-10天,保障虾苗生长发育。

2、水体营养  

    虾苗蚤状幼体至仔虾阶段也就短短的8-10天,需要进行8-9次蜕壳,这说明此时对水体营养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对钙的需求,所以在育苗过程中,3-4天补充一次有机钙“活力钙”可有效提高虾苗变态发育的成活率。

三、防病害

     在育苗中容易忽视防病工作,导致在清放(放虾苗)或毛塘(直接放抱卵虾)养殖时伤亡,出现腐壳、白尾、烂尾、肠炎等病症,且处理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养殖实践中我们得出疾病应以防为主的思路。

青虾幼苗水质中有一些药物的残留对青虾育苗危害很大,对于养殖户来说,无论是育苗青虾,还是养殖其它的水产,一旦水质造成污染,里面残留的有农药,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养殖的生物幼苗出现大规模死亡情况,这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对于青虾养殖户来说,在选择青虾幼苗的地点,一定要选择那种水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并且水源充足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青虾养殖成活率。

一定要在培育的过程当中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过滤,这样才能够提高培育的成功率。培育技术,水源管控,技术过滤技术,疾病预防技术,饲料喂养技术。

提高倾向疫苗的成功率,首先要选择正确的肥水产品。对于青虾补充一定的营养。

三、怎样做好斑节对虾幼体培育?

斑节对虾的幼体培育工艺与中国对虾的幼体培育基本相同。

(1)幼体密度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布池密度由育苗的条件和技术水平决定,特别是受饵料和水质条件制约。一般小育苗池(10~20米3)放无节幼体10万~12万尾/米3,大育苗水体(40米3以上)放无节幼体15万尾/米3左右。

(2)水温调控斑节对虾育苗要求幼体培育水温在25℃以上,最适水温为28~30℃,最高到33℃左右。高温育苗,可加速虾苗的生长,缩短育苗时间,提高出苗量。但是高温育苗,会影响虾苗健康,养成中易生病。水温27~29℃时,无节幼体经6次蜕皮,大约经过36~50小时即变态为_状幼体。_状幼体需3~5天,经3次蜕皮后变为糠虾幼体。糠虾幼体需5~7天,经3次蜕皮后变为仔虾。

(3)幼体管理

①无节幼体。无节幼体不摄食。但为_状幼体准备饵料,当孵化成无节幼体时,接入单胞藻藻种,并加入营养盐:硝酸钾1毫克/升、硅酸钠0.1毫克/升、磷酸氢二钠0.1毫克/升、三氯化铁0.01毫克/升。无节幼体的成活率为90%左右。

②_状幼体。在_状幼体期可同池或分池培养硅藻,以满足幼体摄食的需要。单胞藻的密度不大,可补充适量的螺旋藻粉、酵母粉。也可直接投喂牡蛎受精卵,但不可过量投喂,以免水质腐败。投牡蛎卵时池水每天要交换1/3左右。当幼体发育到_状2~3期时,适当投喂轮虫;3期时,投喂少量烫死的卤虫初孵幼体。_状幼体的成活率较低,只有30%~70%。

③糠虾幼体。此期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并维持一定浓度的单细胞藻类。主要投喂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如果同池培养藻类,海水用200目筛绢网滤后施无机肥。即硝酸钾100毫克/升,磷酸二氢钾10毫克/升,硅酸钠(钾)1.0毫克/升,三氯化铁5毫克/升。一般2天施肥1次,水色以褐色为宜。单细胞藻类控制在5万个/毫升以上。也可补充投喂斑节对虾人工微囊系列颗粒饲料或其他对虾人工微囊颗粒饲料、酵母等代用饵料。常用的有日本对虾幼体饲料B.P、虾片和台湾省产的斑节对虾虾苗微颗粒饲料、虾苗宝等等。糠虾幼体的成活率为70%~80%。

④仔虾。幼体经10~11天可变态为仔虾,此时完全变为虾苗形态。仔虾前期(P1~P5)以卤虫无节幼体,人工微囊颗粒饲料,虾、蟹、贝肉等为主。后期待仔虾发育到P5~P10)阶段,已具底栖的习性,幼体喜食大型动物性饵料。此时可完全投喂鱼、虾、贝、墨鱼肉或人工微囊颗粒饲料。其投喂量相当于虾苗体重的200%,即每万尾仔虾日投量约为10~30克。投喂时以少量多餐为宜。仔虾幼体的成活率为80%左右,若P20出池则仔虾幼体的成活率为60%左右。

(4)水质调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体的健康和变态发育。斑节对虾幼体对水质要求较严格,主要是氨氮、溶解氧、pH等因子的变化。

①氨氮。在氨氮中非离子态氨对幼体培育有毒害作用,特别是糠虾幼体之前,对其较为敏感,仔虾期耐受力增强,但在整个育苗期,要求总氨不能超过0.5毫克/升。

②溶解氧。育苗池中溶解氧的含量,要求不低于4.0毫克/升。为了满足幼体呼吸的需要以及其他生物及有机物消耗氧气,整个育苗期需不停地充气。无节幼体充气量小些(弱沸腾状),以后随着幼体的发育,增大充气量,尤其仔虾之后,互残现象增加,更应加大充气量至2.0%左右。因此,气石设置要密些,每距离50~70厘米见方的面积设1个气石。

③pH。pH是水中理化因子和生物活动的综合结果,也是作为水质条件好坏的指标之一。pH偏高或偏低对幼体培育都有不良影响,斑节对虾虾育苗期pH的适宜范围是7.6~8.8。

④换水。要保持和改善育苗池水质的方法是换水、充气和加适当的药物或添加剂。通常斑节对虾育苗要求前期水质稳定,多采用初期不换水或添水,_状幼体后期开始换水,糠虾幼体期间日换水量为25%~50%,仔虾期初期换水量为50%,以后逐渐增加,必要时每天换水量达100%。有时换水采用一边排水一边注水,以免短时间内水质变化太大以及幼体密度短时间增大,对幼体产生不良影响。一些育苗场在仔虾以前不换水,坚持使用单胞藻控制水色。使_状幼体期池水呈淡茶色,糠虾幼体期呈现茶色,仔虾期呈现浅褐色。同时,控制投饵量、施增效剂,以维持良好的水质。P4~5期池水加至1.5米以上时,每天换水约1/3左右。但此法虾苗密度相对较低。

(5)光线控制斑节对虾_状幼体期忌太阳直射光、忌强光,在太阳直射下饲育,幼体不摄食、身体弯曲成为畸形,约2~3天后死亡率达100%。尤其以Ⅰ~Ⅱ期最为敏感,Ⅲ期后逐渐增强。光照强度在500勒克斯较合适。在糠虾幼体之后逐渐加强光照强度。到仔虾之后,光照强度相当于中国对虾育苗室的亮度,大约5000~8000勒克斯。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