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泥鳅养殖技术(泥鳅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吧 2022-12-12 18:35 编辑:admin 164阅读

1. 泥鳅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25分钟。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

3、池水管理

开始的时候池塘水深保持在10~20cm之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应及时添注新水或增氧。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定时用漂白粉消毒。

2. 养殖泥鳅养殖

1、泥鳅苗放养

  在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现在体质健壮、无病无壮且有活力的幼苗,每个池塘中的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便于以后管理。在幼苗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低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一般密度为每平米放养幼苗2-3斤左右。随着放养量的增加,体重增重,池塘水可以加深到50-70厘米。

  2、使用方法

  在泥鳅幼苗放养后半月后,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夏季泥鳅生长到5厘米长势,改喂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不宜过多,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是要将饵料投放到食台附近。

  3、水质调节

  泥鳅的养殖水质以黄绿色危害,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7-8月份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一旦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

  4、管理

  泥鳅养殖大棚在冬季或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可以将稻草覆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可以在池塘总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再把薄膜改善,晚上用稻草覆盖

3. 泥鳅家庭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野生的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人工养殖泥鳅兴起。在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泥鳅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加上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下面来亲农网看看泥鳅的养殖技术吧。

泥鳅的养殖技术

1、场地准备

泥鳅养殖经过多年的繁殖,养殖模式也是多种,有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以及常见的池塘养殖,下面主要讲解池塘养殖模式。首先选择养殖的池塘要求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不一定要好,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一定不要被农药和化学药剂的污染。在养殖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措施,在适当的培养一些水生植物,一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遮阴、安静的胡哪家,二是可以提供一些天然饵料。

泥鳅的养殖技术

2、放苗

选择体表光滑、无病害、体表无损伤、活动力强的泥鳅苗,还有就是放养的苗种最好规格整齐,这样易于管理,投喂易于掌控。发苗期前先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的食盐溶液浸泡十分钟,可消灭体表的细菌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几率。放苗时要注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高,易引发病害,养殖密度低,浪费水资源和饲料,一般3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100尾,而5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60尾,养殖环境好可适当增加,反之减少。

泥鳅的养殖技术

3、水质管理

泥鳅虽然对于水质要求不高,但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此外做好水质管理可降低养殖成本,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成本,所以养殖泥鳅时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关键。水质要求肥、活、爽、嫩,在养殖时,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保证水质肥度,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而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泥鳅的养殖技术

4、饲料投喂

要想泥鳅生长快速,快速增膘,饲料是关键一点,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在30%左右,粒径在2.3毫米以内。投喂量一般是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来控制的,在水温15度左右时,泥鳅开始生长,这时投喂量是体重的2%,而水温到达20-28度,摄食量增加,生长快速,所以要加大投喂量,这时的投喂量达3%-4%,还要相应的增加投喂次数。在夏季高温时,泥鳅会钻入泥土中避暑,停止摄食,所以这时要注意投喂方法,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投喂,避开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时间段。

4. 养殖泥鳅养殖泥鳅

东北泥鳅黄鳝的高效养殖技术。

1、建造黄鳝和泥鳅的养殖场地

泥鳅的池塘,要求在水源附近、避风面向太阳、安静的环境、土质要硬土,池底紧凑,池深0.7~1米,水深保持在0.2-0.35米,池底需填充厚度为0.3米的肥泥层,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这有利于黄鳝和泥鳅的挖穴一起居住。在建造池子的时候,请注意安装进水口、溢水口。进入口、溢水口用捆绑扎实以防止黄鳝或者是泥鳅的逃跑。

2、选择好黄鳝和泥鳅的种苗

种苗是黄鳝和泥鳅养殖的一个关键。人工栽培并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是黄鳝投放zui最佳种苗,不能使用杂色黄鳝苗。没有通过驯养的鳝苗。黄鳝苗的大小优选为每千克50~80条,太小黄鳝的进食能力差,成活率低,黄鳝苗先期投放后20天,再将泥鳅苗投进养殖池中。泥鳅要选择抗逆性.、生长快速并且优质的黄鳅苗。

3、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套养成功的关键。养殖户要以黄鳝的养殖为主,泥鳅套养为辅助。鳝苗不应超过每平方米1.5千克。泥鳅的密度设定为黄鳝的比例为1:(8-10)来进行套养。

4、科学喂养

在黄鳝与泥鳅套养时,主要是喂食黄鳝为主。池塘里的泥鳅主要是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黄鳝们吃不完的饲料,可以完全满足泥鳅生长的营养需求,没有必要另外在投放泥鳅饲料。人工池塘在饲养黄鳝的同时还要结合饲料一起洒入。可以给黄鳝喂养一些蚯蚓、黄粉虫、河蚬等。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并更好地观察黄鳝、泥鳅的增长,它也可以通过安装的食台进行喂食。食物台可以由木板或塑料板制成。该区域取决于水池的大小,于水面以下5厘米处是最合适的。

5、日常管理

每年4月至11月生长季节。从五月到九月。在这段时间内为生长的旺季,所以这段时间的管理一定要勤奋和仔细,经常查看养殖池的一些情况、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仔细观察池塘内黄鳝和泥鳅的生长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首先,保持水位的适中、稳定。,因为深水位不利于黄鳝的增长。再就是进行水质监测工作,保持水池水质无杂质、清新,酸碱度pH值为6.5-7.5。

6、疾病预防

无论是黄鳝还是泥鳅,一旦发生疾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必须坚持提前做好黄鳝、泥鳅的防治工作。

定期使用硫酸铜、鳝病灵等药物消毒池塘,预防疾病;二是经常使用1-2毫克/升的漂白粉喷洒到整个水池。

在春季、秋季用水晶敌百虫进行驱虫作业,四,养殖户必须做好泥鳅的管理。由于黄鳝养殖池里套养泥鳅,泥鳅在养殖池中可以吃掉水中的碎屑以及杂物,能净化水质、增加溶氧的效果,对预防黄鳝的疾病也是非常有益的。

以上就是泥鳅黄鳝的养殖技术,目前黄鳝泥鳅混养已经成为了很多养殖户们所选择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在套养时,一定要选好黄鳝、泥鳅种苗,合理放养,注意预防疾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专业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

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扩展资料:

6.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

1.

准备一个合适的池塘。

泥鳅的养殖肯定是离不开池塘的,这是最基础的养殖条件,但是池塘里面朋友们要保持水质清新,没有受到过污染而且水源还得充足,各种的排水和蓄水的功能都得齐全才行。 当然,池塘的面积最好是选择50到100平米的,深度则在50厘米左右为最佳。 这个时候大家伙还要检查池塘的这些池壁,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善,可以用一些工具把它夯实,这样就能够防止它渗漏的情况了。 池塘的底部也得有十厘米左右的淤泥,整个养殖场的四周,也尽量用那些石棉瓦或者是铁丝给做成围墙,这样能够防止一些其他动物进入池塘伤害泥鳅。

2.

池塘的处理工作。

光准备好了这样一个池塘还不行,我们还要把池塘进行处理一下,首先,在放泥鳅苗两个月之前,先要把池塘里面的这些淤泥给深耕一遍,然后让它暴晒30天左右,再用一些生的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同时给池塘里面放上大量的肥料,但是肥料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还有生物肥,这样才能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整个池塘是泥鳅生长的场所,如果先前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的话,那么你就也不会好好的长大,同时,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疾病,那么大家伙就别想什么丰收了,泥鳅还有可能造成死亡。

3.

泥鳅的养殖密度。

很多朋友在养泥鳅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成功,有可能是与泥鳅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投放得越多产量就会越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密度,那么就会让泥鳅产生大量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会传染,所以,泥鳅的死亡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如果朋友们选择的泥鳅苗在三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平米投放的数量是0.1到0.2千克左右,但是随着泥鳅不断的长大,大家就要及时的减少养殖密度,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泥鳅出现损伤,也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4.

水质的管理工作。

7. 养殖泥鳅的技术

鱼缸: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可以养殖在家中,此时就需要用到鱼缸之一容器。总体来看,泥鳅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不过若是养殖的泥鳅条数比较多,建议还是选择大一些的鱼缸,不然空间会不足。另外,泥鳅还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所以可以在鱼缸上加一个盖子。野生泥鳅喜欢生活在泥多的地方,鱼缸之中不太适合放太多泥,则可以放置一些底砂。

2、喂食:养殖过程中还得定期给泥鳅提供食物。泥鳅并不挑食,很多食物都可以给它们吃,动物饲料有鱼肉和动物内脏等,另外还可以给它们吃专门颗粒饲料,或者豆饼豆渣等,泥鳅都比较喜欢吃。喂食频率控制在每天两次即可。

3、水温:当水温适宜时,泥鳅长得比较好,所以尽量能一直在适宜的范围,也就是22度到28度之间。

4、换水:泥鳅对水质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水还是不能太浑浊,一般来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更换一次。直接用自来水是不行的,在其中的氯气都散掉之后才能使用。

5、光照:可以将鱼缸放置在适当光线的地方,但直射光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