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蚬人工养殖
于这个问题,相信名位农民朋友不懂得此技术的,所养殖的河蚬都会出现死亡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死亡现象呢?那是因为水泥遇水释放出有害酸性物质,河蚬吸收了酸性有毒物就会死亡。
2. 河蚬可以养殖吗
、放养田的选择
养殖田要选择风浪平静、流速较快的内湾或浪小的外湾。海涂要平坦,退潮后露出时间在2-4小时左右,以中低潮区为宜。水深2-3米,海水较清,底质为沙泥混合,以沙为主(占70-95%);而碎壳、石砾、泥较少,底质变化很大的地区,不能作为放养殖田。过冬田的底质含泥量可稍多一些,含细沙多一些亦可。另外,放养田的附近,最好有淡水和下水道注入,但不要正选在河口。
二、放养田的整理
放养田的整理比较简单,田可大可小。选好田以后,用泥沙垫平洼地,并拣净石块等杂物,这样便完成了平整工作。如底质较硬,应进行翻土、耙松。放养田的周围,可以用芒草做一些田墩,作为标志,以便于管理、播种和采捕。在靠岸的一面,必要时可做堤坝(用芒草做),以免沙蚬子被风浪冲到岸上。
当堤坝附近堆积较多的沙蚬子时,应重移到低潮区放养。靠近港道或低潮区水道旁的放养田,苗种受风浪洪水的威胁较为严重,要在可能受到威胁的地方,筑堤坝加以防护。底质较硬或小潮汛海水涨不到的地区,最好在放养田四周围筑土坝,进行蓄水养殖。坝的规格, 一般下宽8-10尺,上宽4-5尺,高1.5-2尺。
3. 河蚬人工养殖方法
吃,河蚬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层,以浮游生物为食料(如硅藻、绿藻、眼虫、轮虫等),生长快,繁殖力强。除天然资源外,也适宜进行人工养殖。河蚬养殖既适合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合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
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
4. 蚬怎么养殖
养不活
蚬子是生活在海洋之中的,所以养殖的时候需要特别主要盐度的问题,不能用普通的淡水来养殖,而是需要在水中掺入一定量的盐才可以。
调控好盐度之后,蚬子的生长状态会比较好。
在养殖的时候,可以给蚬子吃浮游生物或者海藻。
5. 河蚬养殖技术
放养河蚬的沟渠,不能注人农药和化肥水,因为农药 和化肥容易引起河蚬的死亡。水深1米左右,沟渠的底 质以砂土为宜。暂时喂养时,应投喂豆粉、麦麸或米糠, 也可施鸡粪或其他农家肥料。
河蚬也可与鲢、鳙、草鱼混 养,但不能与青鱼、鲤鱼混养。贮养河蚬的水质要求清洁。在集中贮养蚬子时,投 放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因缺氧引起“翻塘”。 一般每平方 米投放1千克左右。
河蚬的繁殖能力很强,如果投放密 度小,它还可以在贮养的沟渠中繁衍后代。河蚬喜欢吃 豆粉、麦麸、鸡粪和米糠等,长期贮养河蚬,还应每周断流 24小时,在水温20T以上时,适当投喂些食料,保证河蚬 的正常生长。
6. 河蚬养殖基地
河蚬又称黄蚬,是一种淡水贝类,其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且坚硬,成体壳长40毫米左右,壳面颜色变化较大,常与栖息环境有关,呈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壳面有粗糙的环肋。河蚬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沟渠或池塘内,穴居于水底生活,并以硅藻、绿藻或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食,一年四季皆可繁殖,性腺最丰满期是5月至8月,最佳采捕利用期为1龄~2龄。 河蚬经济价值较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蚬肉含蛋白质15克,脂肪3克,而所含的维生素A、B1、B2、B12、C及铁、钙、镁等营养物质也很丰富。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钴和牛黄酸等成分。蚬肉除可炒、煎、炸、滚汤外,还可加工成蚬干、罐头和冻蚬肉等产品。河蚬除作菜肴外,它还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疗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蚬肉能下温气,利小便"。另据现代药书等记载:河蚬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量食用蚬肉可治疗疔疮肿毒、湿热黄疸、不便不利等症,对治疗夜盲症和促进母体乳汁分泌、加快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也有作用。而蚬肉中丰富的维生素B12对治疗贫血有特殊疗效。河蚬所含的钴成分对维持人体的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也有辅助作用。民间记载常喝蚬汤、常食蚬肉还令人筋骨强壮。 由于河蚬所具有的营养、药用及食疗价值,因此,它不但在国内许多地方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普遍受到欢迎,故河蚬也是出口创汇品种。 目前,开发利用河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组织渔农民在有资源的江河水域中适量来捕河蚬,常年均可进行或分阶段进行。可采用网眼为2厘米左右的抄网或耙网捕捞,若是单艇操作,可捕大留小。二是为适当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可发展江河湖泊人工增养殖。其增养殖的方法是:选择水深约2米,沙泥底质,地势平坦,有一定肥力,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域放养蚬苗,放养时均匀散放,密度为每亩15千克左右(规格0.5厘米~1厘米),放养后4个月~5个月便可长成商品蚬,可做到当年放养当年收获。三是利用池塘养殖。池塘面积2亩以上,水深1米以上,底质以沙土为宜,放养前要清除敌害生物并暴晒池底15天以上,然后注水施鸡粪等农家肥150千克~200千克。每亩放蚬苗100千克左右。养蚬池塘还可同时混养草、鳊、鲢、鳙等鱼类(但不能混养青、鲤鱼),池塘养河蚬经5个月~6个月即达商品规格,个体重4.5克以上便可收获上市。
7. 河蚬人工养殖视频
带有见的字有哪些?带有见的字有见死不救的见字,军舰的舰字,视力不好的视字,现在的现字,砚台的砚字,笕桥的笕字,苋菜的苋字,观察的观字,伣,靓丽的靓字,觐见的觐字,岘山的岘字,蚬岗的蚬字,觌,觏,觑,繁体字有见的字有親,觀,襯,梘,絸,挸,覸,覸,涀,見,現,哯,觋等
8. 蚬子是人工养殖的吗
连云港赣榆海头有大量的黄蚬子。
黄蚬学名青柳哈外壳黄色,肉呈黄色,外表有暗黄斑纹,主产黄海浅海处,是江苏连云港市特产。
花蚬,是市场最常见蚬子广泛分布各海区。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适合人工饲养,是中国人工饲养四大贝类之一。黄蚬春秋最肥。
9. 河蚬子养殖技术
短暂的饲养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你给它提供它所需要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泥沙、流动的水、水中的微生物。
河蚬:
俗称沙蜊、蜊潦,瓣腮纲、真瓣鳃目、异齿亚目、蚬科、蚬属,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水域。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硬壳长约28毫米,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面光泽,具有同心圆的轮脉,黄褐色或棕褐色,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雌雄异体或同体。成熟的卵子或精子排入水中受精,发育成幼蚬后沉入水底,营底栖生活。约3个月可发育成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生长于淡水水域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可供食用,亦可入药,是鱼类、水禽的天然饵料。
10. 河蚬子养殖
有野生的,也可以养殖
白蚬子学名为四角蛤蜊,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肉细味美、营养丰富。
贝壳坚厚,略四角形。两壳极膨胀。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贝壳具外皮,顶部白色,幼小个体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1条很窄的边缘。生长线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内面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一个分叉的主齿,右壳具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两壳前、后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左壳单片,一有亮双片。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大,黄褐色。闭壳肌痕明显,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