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生态养殖技术(乌鳢人工繁殖)

养殖吧 2023-01-02 14:25 编辑:admin 121阅读

1. 乌鳢人工繁殖

乌鳢繁殖产卵的季节一般在5~7月,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台湾和香港地区乌鳢4~7月产卵,5~6月最甚。决定产卵季节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另外也受所在水域的生态环境及气候、降雨量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产卵鱼群中,高龄的、较大的亲体首先成熟产卵,低龄的、较小的个体较晚产卵。

广东、广西斑鳢产卵期为4~7月,4月中旬~5月为产卵高峰期。

2. 乌榄繁殖方法

可以的。

(1)选择10年以上株龄,新长出的嫩枝为采穗对象;

(2))插穗处理:将采集回的扦插条用0.1%百菌清溶液消毒后,在营养液中或苗木生根粉中浸泡30分钟,阴干,在4~5℃下保存;

(3)扦插时将插穗取出,在25~30℃下放置2小时,放入破眠液剂(单氰胺50%破眠剂催芽剂,)中浸泡1小时;

(4)扦插苗基质的准备;

(5)将破眠后的插穗插入育苗基质圃中;

(6)插穗进行水肥管理和病害预防,待插穗根多于10条,平均根长大于7cm时带土移栽。扦插苗的培育方法,成活率达90%以上,出圃后移栽成活率达86%以上。

3. 乌鳢养殖技术研究

1、鱼池选择:黑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5亩,水深1~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

2、清塘消毒:黑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亩用生石灰140~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黑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在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

4、放养密度:黑鱼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5厘米亩放6000~10000尾、10~15厘米长亩放4000~6000尾、20厘米左右亩放约2000尾。

5、饲料选择:黑鱼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辅以蚌肉、小鱼等鲜活饵料。

6、饵料投喂:黑鱼鱼种下池后要进行驯化,在黑鱼习惯吃死饵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7、日常管理:黑鱼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措施得当,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黑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8、适时捕捞: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

拓展资料:

1.黑鱼,是乌鳢[lǐ]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2.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4. 乌鱼繁殖技术

黑鱼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乌鱼。和其他种类的鱼比起来,黑鱼的性格比较凶猛,但繁殖能力却很强

5. 乌鳢的繁殖

乌鱼长两冬,身长三十厘米可以产籽

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

乌鱼性成熟年龄,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鱼性腺已成熟,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要2冬令和体长30厘米左右才能产卵

6. 乌木的繁殖

区别在于: 1、红檀是乌木系多肉的新品,新品种必然会贵一些。 而且乌木系多肉繁殖比较难,所以在价格上会高一些。

2.红骑士肉肉较尖叶片边缘红色,红檀比较圆胖,整体呈现深红色。

 3.红骑士多肉植物抗旱怕涝,春、秋生长期等土干透浇透水,夏、冬休眠期控水甚至断水。

7. 乌鳢人工繁殖摧产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在我国分布较广,有鳃上辅助呼吸器官,对缺氧的忍耐性强,能于水沟、池塘或水库的浅水区等水体自然繁殖,适应范围广, 是一种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凶猛性鱼类。乌鳢含肉量高, 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 医药上还有补血、收敛作用,成为外科手术后食用的滋补品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是我国目前较为普遍的水产养殖品种。

但是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乌鳢养殖产业面临着环保、资金、技术、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在当前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理念的大背景下,乌鳢养殖产业也需要在产品供给侧改革和品种优化、技术升级上,不断实现突破、创新和发展。

要实现乌鳢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首先要在亲鱼培育和人工孵化上下功夫,以解决苗种供应和人工驯养的瓶颈和难题,从而实现乌鳢人工养殖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养殖质量、效益和水平。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在乌鳢亲鱼培育和人工孵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乌鳢亲鱼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技术支撑

一个产业的培育、成长、发展和壮大,离不来技术的支撑和支持。为加快乌鳢产业的绿色、安全、健康、长足发展,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了《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并于2012年由三门峡市技术监督局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对外发布,填补了我市没有水产养殖标准的这一空白,使乌鳢养殖有章可循,《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对乌鳢的养殖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使乌鳢养殖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做到可控、可查、可检索、可追溯,为实现乌鳢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培育足量、体格健壮、优质无病的成熟亲鱼是亲鱼人工繁殖的基础。要想获得成熟合格的亲鱼,必须满足亲鱼生长发育的要求,采取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为做好乌鳢亲鱼的培育,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还在《乌鳢养殖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乌鳢亲鱼养殖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乌鳢亲鱼池塘养殖生产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亲鱼放养和饲养管理技术,该技术规范适用于乌鳢亲鱼养殖生产的全过程有效控制,是指导亲鱼养殖的规范性文件。

二、关键节点

1.亲鱼池的选择:亲鱼培育池是亲鱼的生活环境,培育池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亲鱼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亲鱼培育可以单养,也可与其他家鱼混养,应视当地实际情况而定。亲鱼培育池应水源充沛,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底无淤泥或有少量淤泥,底平坡好,容易捕捞。面积以300~700m 2 为好,水深以1.0~1.5m为宜。池形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池子四周或一边种植水浮莲、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带,面积为池子的1/5左右,这样既可防止乌鳢外逃,又可遮荫降温,还可调节水质,有利乌鳢亲鱼生长发育。与其他家鱼混养时,除了具备适合的池塘环境条件外,还要求水上池坡要高,以防乌鳢跳出水面潜逃。若水位高时,池子四周要设防逃网。

2.亲鱼池的清整:亲鱼放养前,必须彻底清塘,以消灭病原体、杀死敌害及改善水质,以利亲鱼生长发育。亲鱼单养塘,在放养亲鱼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清塘方法:干塘每平方米用生石灰200g,或漂白粉15g;带水清塘用量适当增加,以杀尽敌害为准,一般水深1m时,每平方米用生石灰400g,或漂白粉40g)。与其他家鱼混养时也应彻底清塘,方法同上。

3.亲鱼放养:亲鱼最好在上年的冬季之前放养,最迟不超过当年3月底。雌、雄亲鱼按1∶1比例分池饲养。雌、雄亲鱼鉴别见表1。

表1 乌鳢雌雄亲鱼鉴别表

选择亲鱼时,应选2~3龄的,雌鱼个体重在1kg以上,雄鱼个体重在1.5kg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态端正,个体均匀,性腺发育较好。亲鱼放养量,按每亩水面单养放200kg,与其他家鱼混养放50~100kg。

三、注意事项

1.放养池的大小应根据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对,基本上按每10m 2 放养1对的原则,则选择0.6~1亩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40对,则选择0.3~0.6亩的池塘。其主要原因是,当亲鱼性腺已成熟时最好是一次捕捞,一次催产,不宜多次捕捞。因为乌鳢拉网捕捞起捕率较低,一般是将池水抽干捕捉,对亲鱼刺激很大。池塘过大,亲鱼过分集中,多次抽干,多次捕捞,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多次强烈刺激,会造成亲鱼的性腺退化,影响后面几批的催产效果。所以应采取每池的放养量和每次繁殖量配套的原则选择亲鱼池的大小。池深1.5~2.0m为宜,灌水1.0~1.5m,池埂高出水面0.5m以上。若池深只有1.0~1.2m,水仍可灌到0.8~1.0m,四周插上竹篱笆或旧鱼网围栏,高1.5 m,防止乌鳢跳出池塘。

2.放养前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采用干塘消毒。若淤泥过厚的要挖掉过多的淤泥,留下20cm左右。每亩用50~75kg生石灰清塘,灌水10天后可以放养亲鱼。在池中养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供乌鳢隐避栖息,同时有防逃作用。如果选择的亲鱼是野生的,亲鱼池中可放养一些小杂鱼,规格要小,不宜过大。

3.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亩放养100~150kg,最多不超过200kg。应按亲鱼的规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左右。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影响亲鱼的活动空间,过低不容易驯养,特别是野生亲鱼,这些都会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时间安排于3月份。3月到4月,水温在20~25℃,摄食比较旺盛。亲鱼通过捕捞、运输,特别是野生亲鱼到了新的生态环境中,使之适应新环境主动摄食,恢复体质,而且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提高雌鱼的怀卵量。放养时雌雄基本上按1∶1的比例混养。亲鱼下池前采用2%~3%的食盐水消毒或用30mg/kg的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亲鱼池。

8. 乌鳢人工繁殖难产

1:孔雀鱼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虽然孔雀鱼的寿命只有一两年,但是孔雀鱼在充足的营养下生长得很快,所以还有个名字叫孔百万,一般来说,雌性孔雀鱼23-28天为一个繁殖循环期,有些甚至更快,初产时约10-20尾,后面慢慢增多,有的孔雀鱼一次可产子100多尾。

孔雀鱼最大的特色是生产频繁、成活率高,而且孔雀鱼是卵胎鳉科鱼,即使在没有公鱼的情况下,母鱼也可以将精子在自己体内保存一个月,孔雀鱼繁殖需要隔离盒,不然会吃自己的小鱼,这就是繁殖比鹦鹉弱的地方。

2:玛丽鱼

玛丽鱼价格也不怎么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很适合新手区饲养,玛丽鱼性格温和,最好在呈弱碱性的硬水水质环境中饲养,食性颇杂。另外,还要注意在鱼缸里铺底砂、加强光照、勤换部分水、少喂多餐、略下粗盐等等。

玛丽鱼一般是一个月繁殖一次的,在繁殖期间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过量的换水,尤其是水质不要变化太大,否则就容易出现早产的情况,玛丽鱼出生之后一般4~6个月就达到性成熟。

 3:米奇鱼

米奇鱼,又称米老鼠月光鱼,是一种卵胎生淡水热带鱼,通过剑尾鱼和花斑剑尾鱼两个物种相互杂交而来,体长约3-4厘米。米奇鱼尾部有一大两小三个像米老鼠头像一样的黑点,长相非常童趣可爱。米奇鱼的怀孕周期一般为28~31天,大约一个多月繁殖一次。需要为其准备繁殖盒安静待产。生下的小鱼建议隔离,以防被大鱼吃掉。

 4:九间菠萝

据说,九间菠萝鱼是最易繁殖,而且成活率最高的鱼!几乎每隔一段时日就排一次卵,每次产卵大约50-200个,亲鱼会保护鱼卵,经过2-3天时间小鱼孵化出来开始游动。

九间菠萝在美洲慈鲷中属小型慈鲷,却是属于很强悍的鱼,常常以小吃大。公母鱼较好分辨,母鱼腹部会有橘红色斑点。体型虽小却很强健易养,倒是很这合与大型慈鲷混养。领域性非常强,尤其是发情期间。容易繁殖是九间菠萝另一项特色,且不止是同类间,不同科属也较其它容易杂交。

5:鳑鲏鱼(原生鱼)+河蚌

作为原生鱼,鳑鲏的多彩,是它独特之处,鳑鮍鱼产卵、繁殖只能依靠淡水河蚌及蚬类。缸底需铺上适当的泥沙。在发情期间鳑鮍鱼会摩擦河蚌的敏感部位,致使河蚌张开蚌壳,雌鱼趁机将卵排到蚌内,雄鱼在附近射精,使卵受孕。在河蚌内的鱼卵经过孵化周期之后,小鱼腮部会被寄生河蚌的幼子,然后经过小鱼成长被带到外界。

鳑鲏没有河蚌是不能繁殖的。因为鳑鲏会产卵受精于河蚌的贝缝中,让河蚌担当起孕育的任务。待小生命长成时,小鳑鲏会把河蚌的后代携在鳃中,直到幼蚌成熟时落入水中才离开。

 6:食蚊鱼

当水温下降、天气寒冷时,食蚊鱼往往潜居在深水处或杂草丛生的水域,甚至钻进污泥里越冬,即使水体氧气不足也能存活。

食蚊鱼的繁殖,食蚊鱼顾名思义是吃蚊子的鱼,一昼夜能捕食200条孑孓。体色青灰,头宽吻尖小,无须,无侧线,背鳍起点后于臀鳍起点靠近尾柄,雄鱼的臀鳍部分鳍条变细形成交配器。

食蚊鱼的繁殖方式为卵胎生,雄鱼的臀鳍前部是它的交配器,繁殖的时候会追逐雌鱼进行交配,一般卵在体内受精和孵化。它的繁殖时间很长,从每年的4月到11月都可以,一般每隔30-40天就会称一次,每年可以繁殖3-7次。水温上升到20℃的时候就会产仔,每胎有20-40尾

 7:中国斗鱼

国斗繁殖说简单也简单,说繁殖也繁殖。挑选好种鱼,增加营养。种公带苗时会消耗很多的体力,所以增加营养是必须。

当公斗鱼和母斗鱼互相追逐,可以判断它们能够繁殖了。繁殖之前,公斗鱼的体色也会变得更加鲜艳灿烂,情绪特别兴奋。斗鱼的繁殖不需要人为干预,调整好水温和水质,它们能够自行繁殖。

把繁殖缸移到安静的位置,种鱼合缸后,快则半天就交配繁殖,慢则五六天。在合缸后,公鱼会频繁吐泡巢,这个时候泡巢会越来越大。当发现种公一直在追赶母鱼,这个时候你可以有手电筒照射泡巢底部会发现很多的卵,这个时候母鱼必须捞出来。剩下的就交给公鱼。

 8:南鳢(原生鱼)

它是一种淡水原生鱼类,学名叫南鳢,是黑鱼的近亲,所以在外形上这种鱼和黑鱼有几分相似,头大扁宽,桶圆形,不过身上的鳍却比黑鱼发达和鲜艳,南鳢在幼年的时候颜色单调,成年之后背鳍颜色亮丽呈现金属蓝绿色,较为鲜艳,所以和黑鱼不同的是南鳢一般作为观赏鱼类养殖。

由于南鳢是白天隐居,夜间活动捕食的。所以深色环境更为合适,这样它们更有安全感,自然颜色也就更为艳丽了。

南鳢属于迷鳃鱼。据实际经验观察所得,迷鳃鱼的繁殖方式都是双方互相缠绕起来,母鱼排卵,公鱼来进行体外受精,保证卵的孵化率。但是至于迷鳃鱼的孵卵方式那就不一样的,南鳢就比较奇特,他不筑巢,也不会将卵产下后就放任不管。

公鱼会在母鱼产卵结束后受精,并且将这些卵全部收集到嘴里面,这种孵卵的方式叫口孵。此期间公鱼进食较少,但绝大部分的公鱼都不会进食。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公母如何分辨。我们一般看生殖孔辨认公母,公的生殖孔呈长条形,母的则是圆形的。如果你不怎么记得住他们的特征也没关系,只需要找一只生殖孔长的和一只圆的即可。

南鳢在平时就喜欢隐蔽一些的环境。在繁殖期间他们也会为了保护卵的安危从而来选择环境。如果环境不当则会影响他们产卵。

9:红剑鱼

红剑鱼也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在3-4个月时性成熟,6-7个月就可以繁殖,当然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也有关系。母红剑鱼4-6周就能生产一次,授雌鱼大小年龄,和配种公鱼的比例影响。每次可产30-300尾仔鱼。

保持繁殖缸周围安静,以免雌鱼受到惊吓,出现难产。雌鱼一次可生产幼鱼籽苗30-200尾。产籽的多少和雌鱼体型大小和平时主人的照料有关。

这些鱼虽然繁殖能力强,但是亲鱼会吃幼鱼的,所以要多养点水草,或多布点景之类的,供生下来的小鱼躲藏,不然都给大鱼当饲料了。

产完一窝鱼苗,隔30-50天又可以繁殖下一窝。刚出生的小鱼苗躲在水草丛中。鱼苗经过三个月的细心饲养,就可以区分雌雄了。此时的雄鱼尾鳍下缘的箭尾开始发育。

10:斑马鱼

斑马鱼一般的五个月左右就可以繁殖啦,我们其实不必去在乎它们的性成熟时间,只要是到了繁殖期,斑马鱼母鱼的肚子就会像蝈蝈的肚子一样大,雄鱼也会相应的达到繁殖年龄,就是这么简单。

然后我们就可以挑选一只个子最大的雄鱼和肚子最大的雌鱼,准备一个小繁殖缸,也不用太大,40厘米左右的长短就行,里面铺上小石子或者水草,然后水温保持在26度左右就可以啦。

只要是营养供得上,它们进入繁殖缸一两天之内就可以产卵,最好是能有点阳光散射就更好啦,斑马鱼可是高产鱼,能甩孔雀鱼好几条街的,成熟的雌性斑马鱼一次性可产卵一千枚左右,不过它们有吞食鱼卵的习惯,大约一两小时左右,我们看到母鱼的肚子扁下来,就可以把它们扔回鱼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