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池混养青虾要掌握哪些操作技术?

养殖吧 2023-02-28 16:13 编辑:admin 221阅读

一、蟹池混养青虾要掌握哪些操作技术?

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1)池塘准备

①池塘选择: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不限,水深1~1.5米,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

②清塘消毒:要求养殖池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用生石灰75~100千克/亩化浆,或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0克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

③防逃设施:池塘四周做好防逃设施,一般用高0.5米的铝箔、塑料薄膜或塑板圈围,插入土中0.2米。防逃设施内留1米以上的坡埂,以方便饲养管理,并有充足的地域供河蟹活动。整个养殖过程,进水口用60~8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及鱼卵进入池塘中;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

④移植水草:年初,在离池塘边缘1米处的浅水带沿四周种植或移植伊乐藻、水花生、空心菜和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草带宽1米左右,水草面积控制在其生长旺盛时占池塘总面积的25%,多余的水草应予人工割除。

(2)苗种放养放养1龄扣蟹400~600只/亩,或当年豆蟹1000~1200只/亩,放养青虾虾苗4万尾。放养的蟹种、虾苗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害。1龄蟹种放养要避开严冬低温期,放养豆蟹则尽量要早,以提高成蟹的出池规格。此外,池塘搭配放养1龄花、白鲢60尾/亩。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池塘饵料生物,显著改善水质,减少高温季节蓝藻、绿藻的暴发,还可以减少青虾秋苗的数量,控制放养密度,提高上市规格,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饲料和投喂饲养前期以颗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如螺、蚌、蚬、小杂鱼等相结合进行投喂为主,辅以少量水草,既满足虾、蟹的营养需求,又可避免或减少互残现象,降低生产成本;中期高温期间,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后期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河蟹的生长及育肥。颗粒饲料粒径为1.5~2.2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动物性饲料要轧碎。日投喂2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下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颗粒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3%~5%,鲜活饵料投喂量则为虾蟹体重的10%~15%。饲料要均匀地投放至离池塘边1米左右的水草带,日投喂量还要根据虾、蟹的存塘量及生长情况、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既要避免浪费饲料,败坏水质,又要保证虾、蟹吃食,满足其生长需要,并做到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为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可在池塘四周设几个饲料台进行观察,一般以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4)水质调控整个饲养过程,池塘水质始终保持适当的肥度,透明度掌握在25~30厘米。一般放苗初期水位保持在0.6~0.8米,以利升温;中后期(特别是秋末及冬季)加高水位到1~1.5米,以利于保温越冬。适时做好注、排水工作,并根据季节、气温灵活调节水位,以保持虾、蟹比较适宜的生长水温。平时每隔半个月至一个月加注1次新水,7~9月高温季节增加到每隔5~7天换水1次。注入新水前先排出下层老水,每次注水量为0.2~0.3米。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次5~10千克/亩,以增加钙质,改善水质,满足虾、蟹的生长需求。

(5)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遇闷热天气增加夜间巡塘,仔细观察青虾、河蟹的活动、摄食、蜕壳、疾病及防逃设施等情况。夏、秋季雷阵雨天气,青虾及搭配放养的花白鲢容易发生浮头,更应特别重视。

(6)疾病防治虾、蟹的疾病防治,要从苗种质量、水质调控入手,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投喂优质、新鲜的饲料,一般可防止病害的发生。

(7)捕捞河蟹在10月间即可起捕上市,陆续至春节前后,可采用池塘边徒手捕捉和干塘起捕两种方法。青虾则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采用抄网抄捕,最后干塘起捕。小规格青虾,则可根据市场行情持续养殖至翌年再上市。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二、水蕹菜与鱼类种养间作要点

鱼塘种菜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水面种菜,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二是利用河面空间种菜,在不影响水产养殖的情况下,能增加单位面积的收入。

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鱼塘种菜应以养鱼为主,种菜为辅。为了达到这目的,鱼塘的鱼种应以虾、蟹品种为宜,因为虾、蟹等品种不吃蔬菜,如果养殖草鱼、鲤鱼、鲫鱼等品种会吞食空心菜,不宜养殖(或不适宜在这些品种的鱼塘上种空心菜)。

三、求:空心菜白绣病好配方

空心菜白绣病(应为白锈病)防治方法:

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生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孢子囊。

在叶正面则显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晰的不规则斑,有时交链孢菌在其上腐生,致病斑转呈黑色。种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弯曲肥大,其肉质茎也出现乳白色疱状斑,成为本病重要特征。此病除为害白菜、萝卜外,还侵染芥菜类、根菜类等蔬菜。

病原

白锈菌,或大孢白锈菌, 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菌菌丝无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状,其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孢子囊卵形至球形无色,萌发时产生5~18个具双鞭毛的游动孢子。上述两种白锈菌大小不同。白锈菌的孢子囊和卵孢子稍小,长宽分别为15.42(14.48 微米和33~48(33~51微米;大孢白锈菌孢子囊和卵孢子均较大,其长宽分别为20.03(18.18微米和45~61.25(50~67.5微米。两菌卵孢子均为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状突起。其孢子囊萌发最低和最适温度为10℃,最高25℃,除侵染白菜类蔬菜外,还侵染萝卜、甘蓝等蔬菜。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18℃。

传播途径

在寒冷地区病菌以菌丝体在留种株或病残组织中或以卵孢子随同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雨水溅射到白菜下部叶片上,从气孔侵入,完成初侵染,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害蔓延扩大,后期病菌在病组织里产生卵孢子越冬。

发病条件编辑

在温暖地区,寄主全年存在,病菌可以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完成其周年循环。白锈菌在0~25℃均可萌发,潜育期7~10天。故此病多在纬度或海拔高的地区和低温年份发病菌重,如内蒙古、吉林、云南此病有上升趋势,在广东一带如遇冬春寒雨天气,本病为害有时也很严重。在这些地区如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露水重,连作或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好及地势低排水不良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与非十字花入蔬菜进行隔年轮作。

2、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3、发病初期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60升,隔10~15天1次,防治1至2次。

空心菜白锈病,可用杀毒矾或甲霜灵处理。

空心菜栽培技术

空心菜是一类既可生活于旱地又可生活于水田的水陆两栖性植物,但还是水分较多时生长旺盛,最适宜在肥水田或畜舍附近的经常排便水的田中种植。较肥的旱地也能种植,在旱地种植能促进其多结种子,所以留种时可在旱地栽培。

空心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既耐肥,又耐渍,也有一定的耐瘠性,但在人工栽培条件下,为了达到高产,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壤或壤土栽培为最适。空心菜不耐旱。

空心菜种子在15℃左右开始发芽,生长适温为20至35℃,种蔓腋芽萌发初期温度达30℃以上时,萌芽快。光照要充足,但对密植的适应性较强,属短日照型,特别是藤蕹比子蕹对短日照要求更严,日照稍长就难于开花、结实,故常用无性繁殖。

空心菜分旱栽和水植两种栽培方式。北方以旱栽为主;南方旱栽、水植并存。早熟栽培以旱栽为主,中晚熟栽培多数水植。

旱空心菜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与定植:旱空心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华北地区圳地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陆续进行,可一直延续到8月份。若利用保护设施,播种期可提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或点播,行距30厘米至35厘米。点播穴距15厘米至20厘米,每穴点种子2、3粒。直播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当苗高3厘米左右便可分批进行间苗,最后按15厘米至20厘米距离定植。

育苗移栽多采用平畦育苗,撒播。每亩苗床用种量18千克左右,可定植10至15亩。

空心菜种子种皮厚而坚硬,吸水慢。早春气温低,出苗缓慢。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容易造成烂种,所以应于播种前浸种(约浸24小时)催芽,播后盖细土1厘米厚,以利种子出芽和扎根,并覆塑料薄膜提温保温,待苗出土后撤摸。5至7天后出苗。当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时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5厘米至20厘米左右,每穴1至2株。

(2)无性扦插:凡是不能开花结实的品种,只能进行无性扦插繁殖。空心菜易发不定根,故无性繁殖易成活。具体方法不一。有些地方是将前一年留好的种蔸直接栽植于大田,幼苗长出35厘米以上时进行压蔓,以便再发新根,促发新苗。以后经常压蔓,直到布满全田,再分期分批采收上市或移栽。也可将前一年留下的藤茎置于20℃至25℃的温暖苗床催芽,苗高10厘米至20厘米时扦插在背风向阳、温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扩大繁殖系数,然后扦插于本田。

(3)肥水管理:旱栽宜选择地势低,土壤湿润而肥沃的地块栽培。定植活棵后,除要中耕除草,以利提高地温外,还要施追肥。定植1个月后,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植株生长迅速,需肥需水量大,要勤追肥、勤奋浇水。

肥料以追施衡薄人便和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浓度不能过高,以免烧苗,应掌握称轻后重的原则。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浇足水。为促使茎叶迅速生长,提早采梢上市,可用20ppm赤霉素对幼苗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至10天喷一次,共进行2至3次。

水空心菜的栽培技术

空心菜有浅水栽植和深水浮植两种。

浅水栽植是利用浅水田或浅水塘栽培。栽前先将水放掉,进行整地、去除杂草,然后扦插。插条长约20厘米,按26厘米左右间隔距离斜插入2至3节,深度3厘米左右,种秧叶露出水面即可。扦插后,为提高土温、利于发根成活,水层不宜过深,一般以保持6厘米至9厘米为宜。

深水浮植的方法是将空心菜秧按15厘米左右的距离,编在发辫的藤蔑或稻草绳上。为使绳子两面的重量相等,要将种秧的头尾相间旋转。

藤蔑或草绳长10米分3米,两头做成圆圈,套在塘边的木桩上。这样,种秧便可随水面升降而上下浮动。为了便于管理,藤蔑或草绳在水中的排列方式可采取大、小行。大行两绳之间相距1米,小行两绳之间相距30厘米。

水空心菜的管理简单,在水质比较肥沃流水处,植株生长良好,一般多不施肥。而在缺肥的死水处,则应施肥。下水时温度高,每10至15天采收1次,天凉后,隔20多天采收1次。采收方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空心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产量不高。到生长后期茎叶衰老,而秋季叶菜种类已多,可放任生长,作青饲料用。至霜降以前采收完毕。

可用甲霜灵处理。

甲霜灵,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白色结晶体。

是一种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的除菌剂。

适用范围

对霜霉病菌、疫霉病菌和腐病菌引起的多种作物霜霉病,瓜果蔬菜类的疫霉病、谷子白发病有效。

使用方法

1、一般用25%WP750倍液,防治黄瓜霜霉病和疫病,茄子、番茄及辣椒的棉疫病,蔬菜白锈病等,每隔10至14天喷1次,用药次数每季不得超过3次。

2、谷子白发病的防治 每100公斤种子用35%拌种剂200至300克拌种,先用1%清水或米汤将种子湿润,再拌入药粉。

3、烟草黑茎病的防治 苗床在播种后2至3天,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133克,进行土壤处理,本田在移栽后第7天用药,每亩用58%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喷雾。

4、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初见叶斑时,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10至14天喷1次,不得超过3次。

注意事项

单一长期使用该药,病菌易产生抗性。

包装贮运

原药用镀锌铁桶包装,每桶净重50kg;各类制剂用40(内径)×54cm的硬纤维板圆桶包装,每桶内装200包(双层塑料袋),每包100g,每桶净重20kg。贮运严防潮湿和日晒,保持通风良好,并不要与食品、饲料混放,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处。

白锈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氟吗啉锰锌,氰霜唑,氟醚菌酰胺等等成分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严重的情况下),交替使用。

( 如果是保护地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病害,用量减一减)。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