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亢换者可不可以吃白鲳鱼?因为不知道白鲳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可以吃白鲳鱼,这种鱼对甲亢并没有影响,是淡水鱼!
二、白鲳鱼是海鲜吗?
是海鲜。白鲳鱼是海洋动物,刚打捞上来的白鲳鱼就是海鲜。当然,现在养殖技术提高,也有淡水养的白鲳鱼。白鲳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很受人们的喜欢,经常购买食用。海洋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大气循环的保障,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海产品,我们要保护好海洋。
三、白鲳为什么不能养殖?
白鲳鱼目前是无法人工养殖的,因为它比较适合生活在海里,基本上人工养殖不了,白鲳鱼肉多刺少,个头表较大,口感鲜美,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而白鲳鱼目前还无法人工养殖,它长肉非常慢,两年才能长到半斤大,因此市场上很难看到一斤重的白鲳鱼。
四、淡水白鲳鱼好吃吗?
好吃,淡水白鲳,脂鲤科巨脂鲤属动物。它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 其鳍条无硬棘,背鳍18~19,臀鳍16~18,上、下颌齿均二行,牙齿锋利,有明显的胃,胃囊呈U字状较膨大;侧扁成盘状,背较厚,口端位,无须,头部小,头长与头高相当,眼中等大,位于口角稍上方,尾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色为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尾鳍边缘带黑色。
五、白鲳鱼为什么便宜?
1.
产量高 产量高是淡水白鲳那么便宜的主要原因之一,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在广东省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并逐渐推广全国,现已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2.
生长快 生长快是淡水白鲳那么便宜的主要原因之一,淡水白鲳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在广东当年孵化的鱼苗饲养到年底可长到500克以上、最大可达1千克以上,到第二年可长到2千克,在浙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人工繁殖的鱼苗饲养4个月尾重可达240克。
3.
养殖多 养殖多是淡水白鲳那么便宜的主要原因之一,淡水白鲳对低氧的适应性极强,只要溶氧量在0.5毫克/升以上就能生存,尤其适宜在水肥的鱼塘中养殖,也能在盐度在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事实上只要水温能保持在15℃以上就能养淡水白鲳。
4.
食性杂 食性杂是淡水白
六、红腹食人鱼与淡水白鲳的区别?
红鲳鱼(俗称淡水白鲳)和红肚食人鱼两者都产自美洲,都是脂鲤科的鱼类,但属于不同的物种,相比之下,食人鱼体型更小,鱼鳍和牙齿相对更大些,还有个重要特征:食人鱼下颌更粗壮!
食人鲳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又形。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牙齿锐利,下颚发达有刺,以凶猛闻名。雌雄鉴别较困难。一般雄鱼颜色较艳丽,个体较小,雌鱼个体较大,颜色较浅,性成熟时腹部较膨胀。红腹白鲳这种鱼身体左右侧扁,前后呈卵圆形,尾鳍略呈叉形,最大体长仅32厘米左右。体色变化大,成鱼背侧呈蓝灰色至灰黑色,腹部具有银灰色的光泽。幼鱼体侧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喉部和胸腹部为朱红色,外观上很像我国正在推广养殖的短盖巨脂鲤(淡水白鲳)。但淡水白鲳的上下颌齿各有2行,齿扁而宽,下颌第一行仅12-14枚,第二行2枚;嘴闭合时,上下颌齿呈平行接触。而食人鱼的上下颚齿只有1行,牙齿锐利、三角形,下颌齿有28-31枚;上下颌闭合时,呈锯齿状嵌合。 成熟的食人鱼雌雄外观相似,具鲜绿色的背部和鲜红色的腹部,体侧有斑纹。有高度发展的听觉。两颚短而有力,下颚突出,牙齿为三角形,尖锐,上下互相交错排列。咬住猎物后紧咬着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裂下来,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齿的轮流替换使其能持续觅食,而强有力的齿列可引致严重的咬伤。
七、白鲳鱼是深海鱼吗?
不是。鲳鱼有很多的品种,有一些品种属于深海鱼,也有一些品种不属于深海鱼,甚至不属于海鱼。具体到品种来说,刀鲳生活在较深的海里,属于深海鱼。而银鲳、中国鲳等品种会生活在浅海区,属于近海鱼。另外,还有像红鲳一样生活在淡水的品种。它们既不是深海鱼,也不是近海鱼,而是淡水鱼。
八、白鲳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两种都有
海水白鲳:体呈青褐色,腹部呈浅白色,体侧有6条黑褐色横带,鳞片边缘有黑纹,鳍微浅褐色。
淡水白鲳:体色为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幼鱼时体表会黑色星斑,长到成鱼这种班会消失,而且成鱼颜色会受坏境影响而变化,会出现深灰至黑色,也会出现白身、银鳞、黑尾、红鳍四色相配。
九、淡水白鲳鱼可以当观赏鱼吗?
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 ypomum),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