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淡水白鲳要注意什么?
淡水白鲳食性杂,可摄食多种水生及陆生植物、小鱼虾、有机碎屑、麦麸和豆饼等农副产品。但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投入产出比,淡水白鲳与其他鱼类混养中应投喂沉性颗粒饲料,每天投喂4次,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7%,水温偏低,可适当减少投喂量。在与对虾混养时,不必投饵。
在养殖中,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坚持定期消毒和使用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减少水中过多有机悬浮物。淡水白鲳抗病力强,在盐碱水质中养殖很少出现病害,但也要注意鱼病防治,尤其是加强鱼种的消毒,避免将病害和寄生虫带入养殖池。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二、昌鱼在水温多少度才不会冻死?
白鲳鱼是上世纪引进我国饲养的淡水鱼种,它的肉质极好,还有生长极快,适宜粗养,易于管理,加上市场需求大,所以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但是它是暖水性鱼,需生长在15-30度的水温中,水温一旦低于12度会冻死,尤其是幼苗,所以在养殖时对于冬季的管理的极为重要,那么白鲳鱼苗如何越冬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白鲳鱼鱼苗培育方法
1、淡水白鲳鱼的鱼苗培育池要求面积在1000-1500m',深1.5-1.8m,池底平坦,有少量淤泥,鱼苗下塘前7天进行彻底清塘。选择晴好天气放养鱼苗,注意新旧环境水温差不超过3C,最好能保持致。生产上通常是清水下塘,且操作要细心、动作轻、快,放养密度为150~200层/m。
3、在放入鱼苗单后的三天内要精心照看。多泼洒鸡蛋黄浆和豆浆,以后随着塘中浮游生物增多,可只投喂豆浆,后期加投豆饼糊。
4、在整个鱼苗培育期间,要分批注水,使水位由下塘时的0.6m增至1.2m。注水时,要防止敌害生物随水入池。注水和施肥相结合,保持水中有较多浮游生物供鱼苗摄食的同时,又不致水质恶化。
5、鱼苗经20天左右的培育,规格达到2.5~3.0cm时,要进行拉网锻炼。通常进行2次拉网锻炼即可,若需长途运输,则需3次。
二、白鲳鱼越冬保种方式
1、水质良好,水温适宜的水域,都可进行淡水白鲳鱼种越冬,如电厂余热水、地下温泉水,南方玻璃温室等。
2、低温保种型水温保持在18~23C,鱼基本不生长,且对将来的生长性能有-定抑制作用。
3、适温培育型水温保持在24~32C,鱼正常摄食生长。
三、白鲳鱼越冬注意事项
1、外界水温20C左右时人越冬池,新旧池水温差不超过2C。
2、根据越冬形式和要求出池规格确定淡水白鲳越冬鱼种的规格和放养密度。
3、进越冬池前,要用0.2g/m2的亚甲基蓝浸泡10~15分钟,人池后2~3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4、整个越冬期间,要注意水温和水质的调节,按时投喂饲料。
三、鲳鱼和草鱼不小心混一起养了怎么办
没事。淡水白鲳口比较小,虽然会吃鱼,但只能吃个头小的鱼苗,如果草鱼有一定大小,就不会造成伤害。另外,保证饲料充足,淡水白鲳就不太会主动捕食其他鱼类。
四、请问这是什么鱼?能吃吗?
淡水白鲳(简称:淡水昌),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淡水鲳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淡水鲳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
五、背鳍,和腹鳍是泛红的,尾巴是呈剪刀型的,也是泛红的,求解,这是什么鱼
你去查查是不是淡水白鲳,俗称淡水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