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养殖吧 2023-06-16 22:03 编辑:admin 265阅读

河蟹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1.腐壳病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预防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塘底有5-10厘米的淤泥。(2)在有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呈15-20PPM。治疗方法:用漂白2PPM全池遍洒,燕在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饲料加药0.1-0.2克,连喂3-5天。 2.黑鳃病病蟹鳃受感染变色,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预防同腐壳病。 3.烂肢病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越冬期间,此病发病率较高,付肢出现斑点性腐烂,斑点由黄变灰至黑,该病是因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敌害致伤感染病菌所致。预防方法:(1)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2)放养前将河蟹放在2PPM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后投放。治疗方法:(1)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呈0.5-1PPM。(2)生石灰全池泼洒呈15-20PPM,连施2-3次。 4.水肿病: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病蟹匍匐池边、拒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该病是因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所致。预防方法: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惊扰,免其受伤。治疗方法:(1)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呈0.5-1PPM。 5.水霉病病蟹体表,尤其是在伤口部位生长的絮状丝,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造成死亡,该病是因河蟹受伤、霉菌侵入伤口所致。预防方法:(1)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2)大批蜕壳前间增投动物性饲料。治疗方法:(1)用3―5%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5%磷涂抹患处。 6.纤毛虫病病蟹的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上都可附着纤毛类的原生动物。病蟹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重者可在黎明前死亡。该病是由于池水过肥,长期不换,纤毛虫繁殖过多所致。预防方法: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治疗方法:(1)用30%醛全池泼洒5-10PPM。(2)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0.7PPM。(3)用0.5-1PPM新洁尔灭与5―-10PPM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洗病蟹。 7.蟹奴病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打开脐盖可见2-5毫米,厚约1毫米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粒状虫体寄生于附支或胸板上,病蟹生长迟缓,性腺不发育,被蟹奴严重寄生的河蟹,肉味恶臭,不能食用,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池水含盐量高,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所致。预防方法(1)彻底清塘,杀灭塘内蟹奴幼虫,常见药物有漂白粉、敌百虫、甲醛等。(2)在蟹池中混养一定量的鲤鱼,可抑制蟹奴幼体数量。(3)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彻底更换池水,注入新水(盐度小于1‰),或把感染蟹奴的病蟹移到淡水中,就能抑制蟹奴的发展扩散。治疗方法(1)用5PPM硫酸铜溶液浸洗病10-20分钟。(2)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蟹10-20分钟。(3)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呈0.7PPM。 8.蜕壳不遂病病蟹的头胸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病蟹周身发黑,最后列亡。该病中池塘养蟹的常见病,发病原因与生长过程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元素有关。 9.聚缩虫病一般蟹苗期寄生较多,大量寄生时,使蟹苗不能蜕皮变态而死亡,幼蟹和成蟹体外鳃部寄生虫多时,也能引起死亡。防治方法:用IPPM新洁尔灭溶液浸洗蟹体,直到聚缩虫脱落。蟹体就干净了。 10.抖抖病河蟹“抖抖病”对河蟹养殖危害极大,该病发病较快,死亡率高,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仅2-3天。河蟹养殖形式较多,发病原因各异。但池塘单养、池塘中水草栽种不足的鱼蟹混养塘发病率较高,相对损失亦较大,稻田养殖、河沟养殖发病率较低。河蟹“抖抖病”发病原因主要有: ①消毒不彻底或根本不消毒; ②苗种质量差; ③饲料营养不全且投喂不当; ④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⑤通过进排水感染疾病。

关于“蟹虾金坛模式”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金秋菊黄蟹正肥,持螯饮酒滋筋髓。眼下,正是河蟹上市的季节。作为应景美食,蟹黄肥厚、肉质细嫩的河蟹成了长兴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而为了河蟹更美味,近日长兴河蟹养殖户参加了全国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金坛模式培训班,学习渔业科技入户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河蟹养殖模式。这意味着,长兴正式启动了打造河蟹养殖“金坛模式”。秋日的傍晚,一片祥和:柔美的夕阳倒映在河塘里若隐若现,水鸟安静地栖息等待觅食。与静景相对应的是,一处河塘的岸边,洪桥漾荡牌大闸蟹养殖基地负责人钱金元和养殖人员正在给河蟹喂食,忙得不亦乐乎。受前期天气影响,漾荡河蟹曾出现了“食欲不振”等养殖问题。为了“伺候”好这些“宝贝”,钱金元和其他养殖户们便把重心放在了对养殖基地的日常科学管理上。“我们有一个水产微信群,农业局的领导在群里面经常推送一些科学的养殖方法,提醒我们做好防范措施。”钱金元说,比如之前的汛期和高温天,我们就把水草和水质管理好,经常对螃蟹吃剩下的饵料和螃蟹排出来的粪便进行改底。”钱金元介绍,河蟹的味道鲜不鲜,关键要看水质和水草好不好。通过科学养殖,天气丝毫没影响到养殖基地的产量,预计亩产将会达到170斤。如今是品尝河蟹的最佳时期,钱金元一点也不担心销量的问题。原来,针对如何打通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量,他有不少办法。“我们的螃蟹都在网上卖,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吃到来自太湖的大闸蟹。”钱金元说,合作社依托1.2万亩的蟹塘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与浙大的电商团队进行深度合作,根本不愁销路。“今天到目前为止,已经接了上百个电话,大部分都是订购河蟹的订单。”漾荡牌河蟹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让钱金元信心满满。为了走品牌发展之路,洪桥镇于2003年成立了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养殖、统一“漾荡”品牌、统一包装销售,漾荡牌河蟹影响力迅速扩大。当然,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得益于对高品质的坚持。在提高河蟹品质这条路上,合作社从未停下过脚步,不仅从源头上把控蟹苗质量,还通过套养技术,实现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生态效益。

‍‍我区池塘蟹虾“155”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日前通过省地方标准评审会评审,被认定为江苏省地方标准。作为全国河蟹产业先进区、省河蟹养殖重点区,我区不断探索蟹虾养殖新技术并走在全省前列,尤其近年来以长荡湖水生态环境保护、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为契机,探索、示范和推广蟹虾微孔增氧、蟹虾“155”等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并通过加强与有关院校的产学研对接,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区被列为“江苏省河蟹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和“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走出了一条蟹虾生态养殖之路。专家组通过实地察看并听取汇报后,对我区池塘蟹虾“155”养殖技术规程内容进行专项审查,最终将蟹虾“155”技术认定为“蟹虾金坛模式”。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鑫充分肯定了蟹虾“155”技术在全省推广应用的前景,并对池塘蟹虾“155”术语定义、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章节提出修正和补充意见,以确保标准的规范性和易操作性。 通过此次评审,蟹虾“155”从技术模式上升到江苏省地方标准,不仅为全区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增添新亮点,更将推动渔业标准化进程,不断推进渔业现代化。

‍‍

‍‍近年来,我市将河蟹养殖作为高效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探索创立了一批如蟹池微孔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631”模式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的新技术、新模式,去年河蟹产量达1.45万吨,产值15.3亿元,占全市渔业总产值的70%以上,河蟹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超10万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中的10%来自于河蟹产业。长荡湖区域相继成为“江苏省河蟹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级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示范区”、“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优势出口河蟹养殖区”。正如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河蟹养殖行业专家王武教授所言,“论养蟹的技术,全国看江苏,江苏看金坛,集生态、高效、科技于一体是金坛河蟹养殖的特有模式。”“长荡湖”牌河蟹以其绿色品质优势和鲜明品牌形象闻名省内外、享誉东南亚地区,但“国字号”是如何打造的?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优化河蟹产业发展布局。依据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优化河蟹产业结构,将其与发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相结合,在河蟹产业布局、政策扶持和科技服务方面加以倾斜,将河蟹产业园区打造成全省现代渔业发展先导区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示范区。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提升河蟹产业发展能力。抓好蟹池标准化、物质装备、生态环境等建设,为河蟹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三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提高河蟹产业发展水平。加强河蟹良种体系建设,加强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创新集成,加快渔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步伐,与东南大学合作建成物联网系统,确保河蟹养殖稳产高产。四是以示范带动为引领,推进河蟹产业高效规模化。“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了河蟹生态高效养殖规模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