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池最近经常死鲤鱼,鱼鳃变白,身体一点问题也没有,水是从河里引进来的是活水,有什么解决办法。

养殖吧 2023-05-07 13:15 编辑:admin 105阅读

一、钓鱼池最近经常死鲤鱼,鱼鳃变白,身体一点问题也没有,水是从河里引进来的是活水,有什么解决办法。

鳃霉病

病原为牙枝霉目,牙枝霉科(Blastocladiaceae),鳃霉属(Branchiomycessp.)。草鱼寄生的鳃霉菌,其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极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生长。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的直径为8微米。另一种寄生于青鱼、鳙鱼、鲮鱼鳃里,它的菌丝常弯曲成网状,较细而壁厚,分枝别多,分枝沿着鳃丝血管或传入软骨生长,从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体直径为6.6-1.56微米,孢子直径平均为6.6微米

初期无明显病变,当附于鳃的孢子发育成菌丝,菌丝向内不断伸展,一再分支后,沿着鳃丝血管分枝或传入软骨、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鳃小片肿大,充血,出血。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机能大受阻碍。鳃霉病的出现往往是急性发作,从发现病原体时起,如果环境条件适宜,1-2天内即可大量繁殖,池鱼随机发生爆发性急剧死亡。死亡率达60%以上。慢性型表现的症状不明显,有时表现为鳃的小部分坏死,个别部分因失血而呈苍白色。有些病鱼的鳃瓣末端呈浮肿现象

2、防治 (1)生石灰或漂白粉严格清塘消毒,高温季节每隔15~20天交替泼洒1次氯制剂、生石灰,尤其是海因类制剂。(2)常注新水,改善水质条件,降低有机质含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3)投饵施肥须适量,有机肥须生石灰发酵腐熟后使用,梅雨季节不施有机肥。(4)每100公斤饲料加克霉唑制成药饵,5~7天为1疗程,平时饲料添足多种维生素,增强免疫能力。(5)用青蒿、菖蒲、黄芩、大青叶按5∶2∶2∶1比例混合制成粉剂,按饲料2%添加喂鱼。(6)使用复合型生物制剂10~40毫克/升处理水体中过多的氨氮,同时用该制剂拌饵投喂,抑制霉菌生长。(7)用0.3~0.4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4次。(8)饲料中添加1%的“鳃健”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用3天。

是不是水源的问题?

是不是缺氧...最好找个专业人士帮你去看下.

单凭你的说的

没办法判断到底哪里出现问题

二、养殖鲤鱼过程中,出现了鳃霉病,有什么症状?如何应对?

    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鱼病。国内发现的鳃霉有两种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生长在鳃小片的组织。另一种寄生于青、鳙、鲮鱼鳃上,它的菌丝常弯曲成网状,较细而壁厚,分枝特别多,分枝沿着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

一 症状

    初期表现为不吃食,成群结队的在食台周围打转,中期,发病鱼就表现为离群独游,白天浮在水面上,似缺氧症状,病鱼眼球外凸,鱼体发黑,有的鳍条发白,同时伴随着肝胆和肠炎等并发症出现,腹腔内有许多的腹水,肠道内出血并伴有黄色液体出现。

二  诊断

    病鱼游动缓慢,鳃丝肿胀,鳃上粘液明显增多,有的出血、淤血、缺血和坏死的斑点,呈现花斑鳃外观;病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由于鳃的损伤,病原体通过菌丝体产生大量孢子散布在水中,孢子与鱼体接触,即附在鳃上发育成菌丝,菌丝向鳃组织里不断生长,一再分枝,沿着鳃丝血管分枝或穿入软骨、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不摄食,呼吸机能受阻碍,病鱼由于缺氧窒息而死亡。

三 应对

1 在治疗的真菌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抑制真菌的产品有硫醚沙星,水杨酸,聚维酮碘等,在治疗鳃霉病的同时,最好是同时使用中草药和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内服,修复机体的体质及抵抗力,更有利于鳃霉的治愈。

2 发现此病迅速加新水,或鱼移到水质清瘦水池(另外箱网,或转移网箱),病可停止。

症状表现是腮部组织被破坏,出现苍白色或者是出血充血的现象,预防的方法就是保持水的清澈,不要让水恶化。

1.

病原:鳃霉菌侵入鳃部引起的。

2.

症状:鳃组织受破环,呈苍白色,有时有点充血、出血,终于呼吸受阴而死亡。

3.

预防方法:

4.

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防止水质恶化。

5.经常发生此病,不能用大粪、大草沤肥,改用混合堆肥。

症状:鳃霉病病鱼鳃瓣呈苍白色或粉红色,呈花鳃,有点状充血和出血,严重时全鳃呈灰白色。进一步发展,菌丝布满鱼鳃组织,堵塞血管,严重阻碍鱼的呼吸,呼吸困难、无食欲,几天后即可出现大量死亡。如何应对:1、清塘要彻底,保持水质优良,可防止鳃霉菌滋生。 2、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施用渔是菌相宝保持菌相平衡,抑制鳃霉菌等有害菌滋生。 3、发病后迅速换水,视水温差可换水20-30%。

三、啥叫鱼鳃翻盖,指热带鱼

鱼类鳃病,按其致病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又称鳃霉病)、寄生虫性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常见的传染性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严重危害草鱼鱼种、成鱼,一旦暴发,草鱼死亡率高达60%以上,同时也严重威胁青鱼、鲢鱼和鳙鱼。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鲤鱼、鳗鲡、鳜、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加州鲈等名优品种也严重感染细菌性烂鳃病,死亡率往往高达40%以上。鱼类鳃病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水产工 作者对此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

一、病原体

1.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为粘球菌。菌体细长,柔软而易弯曲,粗细基本一致,约0.3微米左右,两端钝圆,一般稍弯,有时弯成半圆形、圆形、U形、V型和Y型等;但较短的菌体通常是直的,菌体长2~4微米,有的长达37微米。一般用横分裂法繁殖,分裂成2个长度大致相等的个体,此菌无鞭毛,通常做滑行运动或摇晃颤动。在PH值6.5~7.5生长良好,PH8生长较差,PH8.5以上和PH6以下则不生长。最适温度25℃生长良好,但毒力强;18℃生长较慢,毒力强;33℃生长良好,但毒力较差;40℃生长慢,毒力很低;4℃不生长,65℃5分钟死亡。培养基中含0.7%以上食盐能抑制此菌生长,此菌兼性好气生长,在厌氧条件下也能生长,但生长慢,繁殖次数少。

2.真菌性鳃病(鳃霉病):鳃霉病的病原体是鳃霉菌。草鱼寄生的鳃霉菌,其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极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生长。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的直为8微米。另一种寄生于青鱼、鳙鱼、鲮鱼鳃里,它的菌丝常弯曲成网状,较细而壁厚,分枝别多,分枝沿着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体直径为6.6~1.56微米,孢子直径平均为6.6微米。

3.寄生虫性鳃病:鳃蛆病,其病原体为大中华鳋。雌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乳白色,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略呈三角形,有附肢5对,其中第二对触角变成细长的大钩,用以附着在寄主的鳃丝上。胸部6节,前4节宽度稍大于长,第6节最小,称为生殖节。雌虫成熟时,生殖节上带有一对细长白色的卵囊,肉眼可见。腹部3节,细长。雌虫全长2.2~3.0毫米。雄虫营自由生活;翘尾巴病,其病原体为鲢中华鳋。雌虫身体呈圆柱形,乳白色,但比中华鳋短而粗。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略呈钝菱形,第二对触角变成的大钩短而宽。胸部5节,前4节宽而短,第5节胸节很小,其他部分与大中华鳋相似。雌虫全长1.9~2.7毫米。

就是鱼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