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鲟鱼的钓鱼方法
随之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运动也不断得到众人的认可,有很多人转向挑战钓鲟鱼去了,固然好多钓友都在问应该怎么钓鲟鱼?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人工饲养鲟鱼的钓鱼方法,一起来看看。
人工饲养鲟鱼的钓鱼方法 钓具线组:
1,由于鲟鱼体型大,冲击力强,所以要选择一支5.4米以上结实的钓竿,最好配上失手绳,条件允许的可以用海竿矶钓竿,配上放线轮
2,手竿线组要特别的大,一般6号以上主线,2号以上大力马或者比主线小一号的尼龙线
3,钩子选择15号以上的伊势尼或小矶
饵料:
1,人工饲养的鲟鱼,平时吃的都是人工配合颗粒料,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
可以用原塘喂养的颗粒饲料,打窝也一样,没有的可以找一些接近颗粒的味型,找含有鱼粉、血粉、小麦、玉米、蚕蛹成分的商品饵料。
2,也可以用蚯蚓红虫或者小鱼块。
钓法:
1,由于鲟鱼嘴部的特殊形状,钓鲟鱼是线组钓的要顿,最好用跑铅,这样才有利于鲟鱼吃饵,根据我的经验,钓鲟鱼,挂或者干脆说锚的比较多,所以上面所说的钩子要用的特别大,有人甚至用18号以上的小矶钩
2,鲟鱼生性胆小吃钩谨慎,所以要避免频繁抛竿,岸边钓者尽量别发出太大的声响。
3,鲟鱼有夜间觅食的习惯,所以钓鲟鱼白天夜间都可以。
4,钓到鲟鱼后慢慢溜鱼,尽量别太惊动他,慢慢的消耗其体力。
鲟鱼的分布 鲟鱼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
由于野生鲟鱼数量及其少,而且还是国家保护动物,所以野生鲟鱼目前还是不能钓的。我们现在能垂钓的都是人工养殖的杂交鲟鱼,目前杂交鲟鱼有两种,一种是欧洲鳇(雌)×小体鲟(雄)杂交而成的,另一种是人工养成的史氏鲟(雄)×野生中华鲟(雌),这两种属于商品鱼类,因此不属于国际,国家等保护名录种类,是可以售卖的鱼类。
中华鲟在家里怎么养?养得活吗?
养的活,中华鲟,又称 鳇鱼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