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鲟可以家养吗,家庭怎么养
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可以家养,但是它们的体型偏大,要想家养的话,首先就要给它们准一个充足的空间。正常情况下,中华鲟的体长可以达到40-120厘米之间。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较大的生态鱼缸,这样它们才能正常生活。如果是野外生长的中华鲟,是不能人工养殖的,因为野生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一、中华鲟可以家养吗人工繁殖出来的中华鲟是可以家养的,但是中华鲟的体型偏大,家庭养殖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个大一点的鱼缸,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生活的空间充足。正常情况下,中华鲟的体长会在40-120厘米之间,人工养殖的时候,至少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100厘米左右的鱼缸,这样它们才能正常生活。但是,野外生长中华鲟是不可以家养的,因为野外生长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私自养殖会触犯法律。
二、中华鲟家庭怎么养人工养殖中华鲟,需要先给它们准备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华鲟对水温的要求不高,只要水温在16℃以上,它们就可以正常生长。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安装一个加热棒,将水温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中华鲟对氧气的需求量比较高,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们安装一个氧气泵,这样才能保证水中的溶氧量充足。其次就是要给它们准备一些合适的食物,中华鲟是肉食性的鱼类,投喂的食物要选择小鱼、小虾等活饵,也可以选择瘦肉、红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
二、用鱼塘养殖鲟鱼可以吗?
可以。
鲟鱼经过人工驯化,已经很适应人工养殖环境。
池塘养鲟鱼应该注意几点:1、我们常见的鲟鱼养殖品种是亚冷水性鱼类(如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大杂交鲟、小杂交鲟等),水温不能超过28摄氏度,最适温度不要超过22摄氏度;2、鲟鱼对水质要求高,要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溶氧充足;3、鲟鱼喜弱光怕强光,所以要保持2米以上的水位。
鲟鱼,古称S鱼,属脊索动物门动物。体长0.5-7米,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三、真正中华鲟和人工养殖的中华鲟有什么区别
真正中华鲟和人工养殖的中华鲟没多大区别,真正的中华鲟是野生的,更珍贵一点,数量比较少,而人工的数量多,免疫力更强一些。
熟的中华鲟最大(中华鲟的成熟需要9-14年)体长可达五米,体重可达千斤,寿命长达百岁,7岁左右的中华鲟在一百多斤左右。
野生中华鲟与人工饲养的中华鲟在外形以及生理结构上都没有区别,在全人工繁殖技术取得成功后,唯一的区别就是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不需要经过一个洄游过程,在淡水环境下可以通过人工诱导促使性腺发育成熟,产下后代。
成熟的中华鲟最大(中华鲟的成熟需要9-14年)体长可达五米,体重可达千斤,寿命长达百岁。7岁左右的中华鲟在一百多斤左右。野生中华鲟与人工饲养的中华鲟在外形以及生理结构上都没有区别,在全人工繁殖技术取得成功后,唯一的区别就是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不需要经过一个洄游过程,在淡水环境下可以通过人工诱导促使性腺发育成熟,产下后代。更多关于中华鲟的资料可以查阅三峡集团主办的《中国三峡》2012年的第一期有一个保护中华鲟三十年的专刊,另外也可以去湖北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去了解,里面有一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四、中华鲟鱼可以养殖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食用是违法的。人工养殖的也是如此,另外私人养殖也是违法的。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和“长江鱼王”。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五、怎样饲养中华鲟
27厘米、体重70克以上的幼鲟饲养成食用规格。主要有池塘饲养、水泥池流水饲养和网箱饲养三类。
(l)池塘词养池塘面积0.3~0.5公顷,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塘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 :1 ,以东西向为好。池深2~2.5 米,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pH 值为7~8。池底最好为沙石底,如为泥底,则淤泥厚度不宜超过8厘米。在进水口一方的1 / 3面积范围内,设有装、拆方便的遮阳网,且进水口用密网包扎。放种前按常规法进行清池消毒。
在南方地区,一般全长23.5厘米、个体重50克以上的幼鲟可在2月份转入饲养;在受自然水温限制的北方,可在3月上中旬水佩15℃左右时投放。此时中华鲟个体全长为32~36厘米,体重130~170克,其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50~250尾;二龄鲟,密度为20~40尾。应一次放足,而且规格尽量相同。还可混养不与其争食的匙吻鲟、鳙鱼、草鱼等。要经常加注并更换池水,最好保持有微流水并增氧。增氧机设在池中的一网箱中,防止伤鱼。
饲养时,0.3~0.5公顷的鱼池可初设7个饲料台,其中进水方向2个,出水方向1个,池两旁各2个。应尽快驯化鲟上食台摄食。正常摄食后,及时调整食台位置与缩减饲料台数。饲料台呈长方形,面积为2~3平方米,要及时清洗,并定期曝晒消毒。日投饲量因水温、水质、天气、鲟规格而灵活掌握,一般为鲟总体重的1%~5%。个体越大,投饲率则下降,而投饲量要增加。日投饲次数依水温、溶氧而定,一般日投喂2~4次。
管理包括巡池,清理残饵、青苔及水草,搞好防病,防高温,增氧等。
(2)水泥池词养 水泥池面积50~100平方米,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为长方形。水深1~1.2米,上方注水,池面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池壁抹光、平整,池底最好铺瓷砖。池四周向中央排污口倾斜,倾斜度2%。排污口面积为池面积的2%~3%。
中华鲟全长27~55厘米、体重70~650克时,放养密度为15~40尾/米2;全长55~70厘米、体重650~1 500克时,为9~11尾/米2。
饲料投喂按“四定”投饲法进行,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饲料。水温高时可多投含蛋白质高的饲料,秋末冬初水温18℃以下时,则投越冬饲料。开春后至5月底,或9~11月份日投饲量为鲟总体重的2%~4%,其中油脂添加量为投饲量的3%~5% , 日投饲3次,分别为上午9时、下午4时与晚上11时。6~8月份,日投饲2次,即上午8时和晚8时,日投饲量为鲟总体重的1%~2%,其中油脂添加量为投饲量的4%~7%。12月至翌年2月份,水温10℃以下时,日投喂1次,即下午2时,日投饲量为鲟总体重的0.2%~0.5%,其中油脂添加量为日投饲量的2%~3%。
管理上基本与池塘饲养相同,但最好在水泥池中应用空气压缩机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