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鲟鱼的养殖技术?
1、中华鲟鱼苗非常可爱,从育苗开始就正式开始了中华鲟的养殖,根据养殖的规模,可以选择平滑的玻璃缸或者水泥池,池壁一定呀光滑,因为中华鲟喜欢沿着池壁游,如果粗糙很容易弄伤鱼,然后保证其供水、排污都比较方便就可以。
2、中华鲟的小鱼苗相对比较弱小,容易生病,所以水池在使用前,需要用盐水或者其他的水产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之后,再将鱼苗放入开始养殖。
3、喂养中华鲟鱼苗,可以采用新鲜线虫、沙蚕、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因为中华鲟是肉食性的鱼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清理。
4、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流是活动的,中华鲟对溶氧和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保证水中溶氧量,同时注意水的酸碱度、水温等。
5、同样条件喂养下的鲟鱼个体之间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要及时按照大小将其分开,以避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这件事情可马虎不得。
6、鲟鱼养殖中最麻烦的就是病害,如果发现鱼行动迟缓、消瘦、不进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鱼得病了,患病鱼要放到专门的池子中。然后用克霉唑和1%食盐、小苏打水混合溶液对生病的鲟鱼进行浸泡消毒。
二、中华鲟养殖方法和技术?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
2、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3
3、鱼苗放养
在鲟鱼苗放养之前我们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苗的损失,首先我们将买回来的鲟鱼苗放十条左右放入养殖的水池中,两天之后观察鱼苗是否有异样,出现死亡或者是鱼苗明显失去了生机,那么就不适合放鱼,得重新将水池进行清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放心放养啦。
4
4、饲养管理
放入水池中的鱼苗如果害怕出现其他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盐,让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但是千万不能放太多,不然鲟鱼苗会适应不了而绝食。饲养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饲料喂养相互配合,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饲料可以少但是绝不能多,因为鲟鱼比较傻,这样它会被撑死,尽可能的一天多喂几次,每次适量就好。其次就是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刚买回来的鱼苗我们要坚持一天换一次水,等到它对环境稍微适应了之后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即可,而成年的鲟鱼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好。最后就是鱼池中饲养台上剩余的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不然等鱼饿了就会把坏了的饲料吃掉,引发病害。
三、中华鲟怎么养殖?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四、中华鲟该怎么养?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五、中华鲟养殖技术?
1、建设养殖场
养殖鲟鱼,由于鱼体型会长的比较大,所以最好有池塘养殖,如果没有池塘要修建水泥池来养殖,一般一个池子大概是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池养的鲟鱼数量,可以根据鲟鱼大小来决定。附近要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育苗。小鱼苗看起来跟其他的鱼类差不多。要准备一些单独的设备。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会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比如,一开始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及时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放养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要温水养殖。浸洗盐水的鱼容易适应池水温度。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看水温适不适合,适合再全放。
4、喂养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如果水泥池养殖,一般没有水生动物。要自己投放,不像池塘。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可以喂食。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骨粉、鱼粉,等健康的饲料。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
5、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 。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一米五左右。水中无氧的,鱼浮头,扑腾,要使用增氧机增氧。每天巡视。观察活动情况、环境情况。
六、中华鲟龙鱼养殖方法和饲料?
鲟鱼也叫匙吻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吻部特别长,约占体长的1/3,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寿命长达30多年。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以及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一、鲟鱼养殖过程的三个阶段
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是从刚孵出的鱼苗养成体长为5厘米的小鱼种。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是从小鱼种养成体长15-20厘米的大鱼种。第三阶段为成鱼养殖阶段,是从大鱼种养成体重1千克以上的食用鱼。
二、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鲟仔鱼在全长3.05±0.07厘米时开始摄食,主要摄食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鲟以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尾鳃蚓等),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溞等),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和虾类等为主食。
成鲟则主要摄食各种饲料鱼块(如鲫鱼、罗非鱼、鲢鱼和草鱼等)。
三、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一般是混养,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混养。
1、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的池塘中混养少量匙吻鲟,在养殖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匙吻鲟的规格必须大于肉食性鱼类。每亩水面混养匙吻鲟15-20尾,一般在第二年年底其规格可达到15千克左右。
2、主养鱼为匙吻鲟,池塘中混养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混养鱼的种类有草鱼、沟鲶等,每亩水面放养匙吻鲟鱼种200-250尾和混养鱼150尾左右。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匙吻鲟。饲养期间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嫩草或水草。
相关文章推荐>>
网箱养殖鲟鱼的方法
俄罗斯鲟鱼病害如何防治
养殖俄罗斯鲟的巡塘管理方法
养殖俄罗斯鲟喂什么饲料
鲟鱼鱼苗怎么培育 鲟鱼鱼苗养殖技术要点
鲟鱼池塘养殖条件与设施要求
鲟鱼池塘养殖条件与设施要求
鲟鱼鱼苗怎么培育 鲟鱼鱼苗养殖技术要点
推荐图文阅读>>
鱼苗放养前用什么消毒 一亩水面鱼苗放养量多少
鱼苗放养前用什么消毒 一亩水面鱼苗放养量多少
鱼苗放养时,要一次放足,切勿在同一塘内,分好几天陆续放鱼苗...
泥鳅的养殖方式与方法
泥鳅的养殖方式与方法
泥鳅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鱼类,泥鳅的养殖也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
罗非鱼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什么
罗非鱼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什么
罗非鱼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重点主要有三项:越冬池的水温管控...
如何在池塘饲养罗非鱼,罗非鱼饲养方法
如何在池塘饲养罗非鱼,罗非鱼饲养方法
罗非鱼耐低氧、喜肥水,城镇附近有大量生活污水流入的肥水塘...
罗非鱼苗怎么养,罗非鱼苗种的培育方式
罗非鱼苗怎么养,罗非鱼苗种的培育方式
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要养殖罗非鱼需要购买或培育鱼苗,那么...
罗非鱼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罗非鱼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罗非鱼抗病力强,但在越冬期间,由于水温、水质等各种因素,...
七、中华鲟怎样养殖?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八、中华鲟的养殖方法?
1.
养殖场地选择 鲟鱼是温水鱼,养殖鲟鱼的场地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养殖前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
2.
鱼苗放养 选择没有病害的鲟鱼苗,大约20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鲟鱼苗放养前可以先在养殖池适应养殖几天,及时清除死鱼后再放养。
3.
水温管理 适合中华鲟生长的水温在14-24℃左右,而21℃则是适宜中华鲟生长的水温温度。当水温过低的时候,中华鲟摄食量会减少,而且生长也会变得缓慢,严重时甚至会死亡,而温度过高,超过33℃的时候,也会对中华鲟造成一定的影响。
4.
饲喂管理 在喂养中华鲟的时候,一般可以选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而喂食量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