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养殖技术与管理(中华鲟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养殖吧 2023-03-16 07:27 编辑:admin 191阅读

一、鲟鱼的养殖技术?

1、中华鲟鱼苗非常可爱,从育苗开始就正式开始了中华鲟的养殖,根据养殖的规模,可以选择平滑的玻璃缸或者水泥池,池壁一定呀光滑,因为中华鲟喜欢沿着池壁游,如果粗糙很容易弄伤鱼,然后保证其供水、排污都比较方便就可以。

2、中华鲟的小鱼苗相对比较弱小,容易生病,所以水池在使用前,需要用盐水或者其他的水产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之后,再将鱼苗放入开始养殖。

3、喂养中华鲟鱼苗,可以采用新鲜线虫、沙蚕、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因为中华鲟是肉食性的鱼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清理。

4、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流是活动的,中华鲟对溶氧和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保证水中溶氧量,同时注意水的酸碱度、水温等。

5、同样条件喂养下的鲟鱼个体之间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要及时按照大小将其分开,以避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这件事情可马虎不得。

6、鲟鱼养殖中最麻烦的就是病害,如果发现鱼行动迟缓、消瘦、不进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鱼得病了,患病鱼要放到专门的池子中。然后用克霉唑和1%食盐、小苏打水混合溶液对生病的鲟鱼进行浸泡消毒。

二、中华鲟养殖方法和技术?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

2、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3

3、鱼苗放养

在鲟鱼苗放养之前我们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苗的损失,首先我们将买回来的鲟鱼苗放十条左右放入养殖的水池中,两天之后观察鱼苗是否有异样,出现死亡或者是鱼苗明显失去了生机,那么就不适合放鱼,得重新将水池进行清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放心放养啦。

4

4、饲养管理

放入水池中的鱼苗如果害怕出现其他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盐,让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但是千万不能放太多,不然鲟鱼苗会适应不了而绝食。饲养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饲料喂养相互配合,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饲料可以少但是绝不能多,因为鲟鱼比较傻,这样它会被撑死,尽可能的一天多喂几次,每次适量就好。其次就是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刚买回来的鱼苗我们要坚持一天换一次水,等到它对环境稍微适应了之后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即可,而成年的鲟鱼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好。最后就是鱼池中饲养台上剩余的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不然等鱼饿了就会把坏了的饲料吃掉,引发病害。

三、中华鲟的养殖方法?

1.

养殖场地选择 鲟鱼是温水鱼,养殖鲟鱼的场地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养殖前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

2.

鱼苗放养 选择没有病害的鲟鱼苗,大约20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鲟鱼苗放养前可以先在养殖池适应养殖几天,及时清除死鱼后再放养。

3.

水温管理 适合中华鲟生长的水温在14-24℃左右,而21℃则是适宜中华鲟生长的水温温度。当水温过低的时候,中华鲟摄食量会减少,而且生长也会变得缓慢,严重时甚至会死亡,而温度过高,超过33℃的时候,也会对中华鲟造成一定的影响。

4.

饲喂管理 在喂养中华鲟的时候,一般可以选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而喂食量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

四、中华鲟怎么养?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五、鲟鱼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要求?

鲟鱼池塘养殖有以下技术要求:(1) 养殖池塘条件。面积和水深:一般适宜的池塘面积为 5〜15亩,水深为2。 5〜3米。土质和底质:池塘土质以黑壤土最好,因其黏度和通气性比 较适中,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塘底要求平坦,底质少淤泥, 淤泥层控制在10厘米以下,以利于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的地方,水质清新无污染, 以保障养殖过程中进水需要。水源溶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配套设施: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配备水泵及增氧机, 设立5〜10个饵料台,以及养殖过程中必需的其他设施、设备、 工具等。(2) 池塘的修整和消毒。

词养前需对鱼池进行清整,然后再 使用药物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3) 鱼池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在鱼种下塘前一周左右放 水进池,注水时必须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随水混进池中。在鱼种下塘前3〜4天,每亩可施人粪尿200〜250千克, 或畜禽粪400〜500千克,将肥料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发酵后,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

化肥每亩可用氮肥和磷肥各5〜7。 5千克,兑水 溶解后,全池遍洒。(4) 幼鱼放养。选择优质鲟鱼种,按不同规格确定合理的放 养密度。混养时,应选择滤食性鱼类(如鲢、鳙),不可搭配与鍀鱼争饵的种类。放养时先取几尾鱼“试水”,即先放几尾鱼,1〜2 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再将鱼种用2%〜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 后放入。

(5) 饲养管理。投饵管理:鲟鱼养殖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 其营养标准为:蛋白质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5%以上, 脂肪9%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 廣、纤维素等。将配合伺料制成适合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鲟鱼口径的颗粒投喂。

日投饵4〜6次,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鲟鱼放养密度、个体大小、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白天少 投,占1/3,晚上多投,占2/3。投饵时,应严格按照“四定”原 则,并随时注意检查鱼苗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保持食台周围的清洁卫生。水质管理:鳄鱼不同于常规鱼类,对水质的反应比较敏感, 因水质恶化导致常规鱼类浮头缺氧现象容易观察,而鲟鱼属底栖 鱼类,一般都在池底活动,即使在溶氧不足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浮头现象。

在溶氧不足时,会直接肚皮上翻,出现昏迷,直至 死亡。一旦出现缺氧现象,容易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监测,特别是对水中溶氧和pH值的监测。水温管理: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给鲟鱼养殖带来一定 的难度。鲟鱼适宜生存温度为0°C〜33°C,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15°C〜26°C。

如何延长鲟鱼适宜生长的时间,让鲟鱼安全越冬、 度夏,便成为鲟鱼养殖水温管理的主要内容。①越冬。有条件的 养殖者,在冬季来临、水温降到12°C以下时,应将鲟鱼移人室内 水池越冬。一般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一长形土池(1〜3亩),在 其上建简易塑料大棚,将鲟鱼从大池中拉网起捕移至大棚内越冬。

这种简易大棚在北方地区可使温度保持在2°C〜31以上。在南方 地区,因冬季水温仍可保持在8°C〜10°C以上,可在原池就地越 冬。无论哪种越冬形式,都应加深池水,增强水温缓冲能力。越 冬期间,可视水温及鱼活动情况,适量投饲,增强舞鱼体质,以便安全越冬。

越冬期仍应加强水质管理。②度夏。安全度夏方法 一是选择面积较大的池塘,加大水深。二是在池塘四周种植长藤瓜果,并搭棚遮阳。三是搭盖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可有效降 低池塘水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可引注水库、湖泊底层水,并加大冲注力度。五是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缩 短养殖周期,在南方地区,可在盛夏高温期过后,投放大规格鱼种,精心喂养,在第二年高温期到来前起鱼上市,可错开高温期。

防病治病:要做到每半月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1次,每20天投喂药饵1次。其次,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六、中华鲟怎么养才能长大?

1.

首先养殖中华鲟氨氮最好不要超过0.2毫克/升,因为当中华鲟长期生活在较高的水中会引起活力减退,生长不良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大量死亡。

2.

其次中华鲟鱼苗有极高的趋光性,我们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所以我们需要再养殖的水池上方设置遮阳设备。

3.

还有中华鲟对含氧量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五毫克研以上,如果少于五毫克时,那么中华鲟的食欲就会下降甚至会停止摄食,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

最后中华鲟适合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如果当PH过高或者过低时,就会使水中氨氮毒害左右加大,这对养殖中华鲟非常不利。

七、中华鲟养殖技术?

1、建设养殖场

养殖鲟鱼,由于鱼体型会长的比较大,所以最好有池塘养殖,如果没有池塘要修建水泥池来养殖,一般一个池子大概是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池养的鲟鱼数量,可以根据鲟鱼大小来决定。附近要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育苗。小鱼苗看起来跟其他的鱼类差不多。要准备一些单独的设备。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会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比如,一开始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及时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放养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要温水养殖。浸洗盐水的鱼容易适应池水温度。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看水温适不适合,适合再全放。

4、喂养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如果水泥池养殖,一般没有水生动物。要自己投放,不像池塘。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可以喂食。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骨粉、鱼粉,等健康的饲料。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

5、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 。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一米五左右。水中无氧的,鱼浮头,扑腾,要使用增氧机增氧。每天巡视。观察活动情况、环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