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产业技术研发现状是什么?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养殖吧 2023-05-22 23:07 编辑:admin 145阅读

鲟鱼产业技术研发现状是什么?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产业技术概况

与其他经济鱼类相比,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前苏联、美国的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最早成熟,并出版过一些较经典的著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原苏联已完成了闪光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和欧洲鳇( H. huso) 等的全人工繁殖和养殖,并进行了多种组合的鲟鱼杂交优势利用。美国鲟鱼养殖起步稍晚,但技术创新较快,上世纪末高首鲟( A. transmontanus) 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就已达到全电脑自动控制的程度,同时使高首鲟的性成熟时间较自然条件下的成熟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并用来生产鱼籽酱。随后,其他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没有鲟鱼自然分布的国家也纷纷加入鲟鱼养殖的行列。但整体来说,如果不包含中国,全球鲟鱼的养殖年总产量一直较低,成套的产业技术特别是精准营养技术并未完善成熟。

中国第一个鲟鱼养殖场于 1992 年在大连瓦房店落成,但因经营不善倒闭。1998 年以后,中华鲟在广东、福建养殖成功,北京、湖北、江苏、黑龙江等纷纷开展了规模不等的鲟鱼养殖。我国学者对鲟鱼产业也有过较多的论述。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鲟鱼养殖己经遍及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养殖产量不断攀升,占据全球总产量 8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分别获得 2007 年、2009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一些实用技术基本能满足鲟鱼产业的现实需要,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将制约鲟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种质退化问题、鱼子酱及鱼肉的品质问题、养殖过程中的氮磷排放问题。

展望

目前中国鲟鱼养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但随着中国民众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鲟鱼的消费会逐渐加大,鲟鱼养殖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国鲟鱼产业实际处于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状况,如何改善产品结构和品质,同时引导国内消费,是产业面临的艰难问题。

中国鲟鱼产业技术的研发力量历来薄弱,而且分散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中,如何整合全国的科技力量,面对鲟鱼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各个关键环节,布局创新链,是摆在我国政府和鲟鱼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我国自 2010 年设立农业部行业专项 “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化研究与示范”和 2012 年设立工信部 “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重大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之后,2017 年农业部将鲟鱼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并设鲟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是一个新的开端,鲟鱼产业的发展也将吸引更多的科技力量参与技术的研发。在国家强调食品安全与环境治理的背景下,基于质量安全和环境协调的鲟鱼产业关键技术将是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其中包括鲟鱼高效绿色环保饲料的研发。

现状是与其他经济鱼类相比,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前苏联、美国的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最早成熟,并出版过一些较经典的著作。 未来发展前景很不错。

与其他经济鱼类相比,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前苏联、美国的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最早成熟,并出版过一些较经典的著作。 但整体来说,如果不包含中国,全球鲟鱼的养殖年总产量一直较低,成套的产业技术特别是精准营养技术并未完善成熟。

目前中国鲟鱼养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但随着中国民众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鲟鱼的消费会逐渐加大,鲟鱼养殖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国鲟鱼产业实际处于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状况,如何改善产品结构和品质,同时引导国内消费,是产业面临的艰难问题。

这种产业技术能够在未来受到更多的关注,毕竟这种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了,所以才会加强对这种技术的培育。未来发展会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和照顾,而且会受到国家的补贴,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育。

1.为什么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主要生活于我国近海大陆架水域,繁殖时洄游于长江。我国珠江及闽江也有分布记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种。

中华鲟非常珍贵。它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在分类地位上,中华鲟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它的骨骼为软骨,全身有坚硬的骨质鳞,属于软骨硬鳞鱼类。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

近年来,水质的污染,对中华鲟亲鱼的性腺发育、自然繁殖受精卵的孵化以及幼鲟的生长和发育均不利。受水质污染的影响,长江口幼鲟分布范围已明显缩小,如70年代以前,中华鲟幼鱼曾是杭州湾的四种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目前,该水域已难觅幼鲟踪迹。而长江口的幼鲟也因水质污染出现了肝癌病变。80年代后,中华鲟产卵群体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雌、雄比已达到3:1甚至5:1,中华鲟雄性亲鱼精子活力逐年下降,也可能与长江水质污染有直接关系。

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这项工程建设以前,产卵的中华鲟逆水而上一直到达金沙江,葛洲坝截断长江水道后,洄游的中华鲟只能到达坝下,产卵江段由原来的800公里缩减到7公里,产卵场数量由原来的16处减少到1-2处,产卵场面积也只有0.4平方公里,这使得产卵洄游的中华鲟数量锐减。

中华鲟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捕捞。1988年以后,中华鲟虽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华鲟被误捕和非法捕捞。仅宜昌江段,1986-1996年间,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就达155尾,还有沿江的部分渔具对幼鲟资源的破坏也较严重。调查表明,1988-1992年间,仅在中华鲟幼鱼集中分布的长江口崇明岛东部滩头及其部分延伸浅滩,每年幼鲟的总误捕量为6350尾至7060尾。除此之外,中华鲟数量减少还因为初次性成熟年龄较高、重复繁殖间隔时间长、受精卵存活率低等自身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自身繁殖存活率低等方面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截断了中华鲟由海入江繁殖的洄游通道,对中华鲟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影响。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长江流域规划时,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必须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对鱼类的洄游及产卵场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当时有一批科技人员和主管部门领导坚持要在大坝上开一个口子,增加一个12米宽的过鱼设施DD鱼道。中科院院士伍献文、曹文宣两位科学家根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十多年来在长江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所积累的丰富科学资料和数年来水生所、水利电力大学等单位开展的“鱼类克服流速能力”的实际数据,并查阅、考察了前苏联、欧美等鲟鱼生产国家所采取的系列保护与增殖其资源的补偿措施,顶住了来自社会个方面的舆论压力,毅然提出“葛洲坝枢纽修建不会对家鱼产卵场带来明显影响”,“葛洲坝枢纽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通路,对这一鱼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加以救护”,“主要应采用人工繁殖放流措施而不应当修建过鱼设备”。“中华鲟个体大,上溯时对水流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何况相对于宽阔的江面和湍急的江水,中华鲟是无法找到12米宽的鱼道”。根据长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水文资料,大胆推断大坝修建后,中华鲟有可能在坝下形成新的产卵场,进行自然繁殖。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葛洲坝鱼道之争”。伍献文院士将这一观点写成建议书上报中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采纳。这一建议为国家节约了5300万元的投资,成为当时科学家、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特大新闻。事实证明,进江繁殖的中华鲟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在葛洲坝下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

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后,虽然中华鲟有了新的产卵场所,但这个繁殖场所已今不如昔,从过去的600公里江段变成只有7公里的江段。而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一旦工程建成运行,10月份的三峡水库的大量蓄水,水库水位提高到175米,那么下泄的水流量将减少41%,这么一来,中华鲟宜昌产卵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产卵江段的面积也将再一次缩小。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动物永远生存下去,自1980年以来,我国正在加速中华鲟人工繁育的研究,并每年向长江放流1-2万尾人工繁殖的幼鲟;福州市政府也于2001年12月向闽江投放7000尾幼鲟。根据专家估计,要想达到恢复中华鲟的资源增殖效果,每年至少必须向长江放养中华鲟幼鲟10万尾以上,并且辅以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严格限制科研用鱼,最大限度地保存产卵鲟鱼群体。

为保护好中华鲟的繁延,国家和相关地方均采取多种保护措施。

1988年,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9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

建立宜昌和荆州中华鲟保护站。1986-1996年的十年间,仅宜昌江段,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达155尾。

建立了中华鲟幼鱼抢救站,对误捕的受伤的中华鲟幼鱼进行抢救和护养,每年可抢救放生幼鲟数十尾至数百尾。进行人工繁殖并将幼鲟放流长江。本世纪70年代,中华鲟人工繁殖在金沙江产卵场采获得初步成功,并且进行了少量放流。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葛州坝下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同时也进行了人工放流。此后,原水利部中华鲟研究所也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由于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中华鲟人工蓄养成熟,使放流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中华鲟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大规模的人工放流成为可能。目前采用的标记方法,还可以区分人工放流与天然繁殖的幼鲟。长江水产研究所1997年开始,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有新突破,大规模培育中华鲟成活率达到80%或更高,1998年在培育出约8万尾体长12-20厘米中华鲟幼鱼,大大突破了历史记录,为大规模人工放流奠定了基础。

从1983年至1998年底,几家科研所共向长江、闵江、珠江等水域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约580万尾。到2004年底,向长江水域放流10厘米规格的中华鲟幼苗约60万尾。1981年以来共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600多万尾及大规格中华鲟鱼苗千余尾。

禁止捕杀中华鲟,保护水质。

1.中华鲟为什么是活化石?

中华鲟主要生活于我国近海大陆架水域,繁殖时洄游于长江。我国珠江及闽江也有分布记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种。

中华鲟非常珍贵。它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在分类地位上,中华鲟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它的骨骼为软骨,全身有坚硬的骨质鳞,属于软骨硬鳞鱼类。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

2.造成中华鲟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水质的污染,对中华鲟亲鱼的性腺发育、自然繁殖受精卵的孵化以及幼鲟的生长和发育均不利。受水质污染的影响,长江口幼鲟分布范围已明显缩小,如70年代以前,中华鲟幼鱼曾是杭州湾的四种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目前,该水域已难觅幼鲟踪迹。而长江口的幼鲟也因水质污染出现了肝癌病变。80年代后,中华鲟产卵群体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雌、雄比已达到3:1甚至5:1,中华鲟雄性亲鱼精子活力逐年下降,也可能与长江水质污染有直接关系。

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这项工程建设以前,产卵的中华鲟逆水而上一直到达金沙江,葛洲坝截断长江水道后,洄游的中华鲟只能到达坝下,产卵江段由原来的800公里缩减到7公里,产卵场数量由原来的16处减少到1-2处,产卵场面积也只有0.4平方公里,这使得产卵洄游的中华鲟数量锐减。

中华鲟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捕捞。1988年以后,中华鲟虽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华鲟被误捕和非法捕捞。仅宜昌江段,1986-1996年间,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就达155尾,还有沿江的部分渔具对幼鲟资源的破坏也较严重。调查表明,1988-1992年间,仅在中华鲟幼鱼集中分布的长江口崇明岛东部滩头及其部分延伸浅滩,每年幼鲟的总误捕量为6350尾至7060尾。除此之外,中华鲟数量减少还因为初次性成熟年龄较高、重复繁殖间隔时间长、受精卵存活率低等自身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自身繁殖存活率低等方面的原因。

有关单位的调查资料记载:1981-1990年产卵洄游的中华鲟年平均为2079尾,1998年为680尾,1999年为601尾,2000年约343尾,2001年为257尾。统计资料表明,中华鲟资源急剧下降,而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3.为拯救中华鲟,我国做了哪些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截断了中华鲟由海入江繁殖的洄游通道,对中华鲟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影响。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长江流域规划时,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必须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对鱼类的洄游及产卵场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当时有一批科技人员和主管部门领导坚持要在大坝上开一个口子,增加一个12米宽的过鱼设施DD鱼道。中科院院士伍献文、曹文宣两位科学家根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十多年来在长江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所积累的丰富科学资料和数年来水生所、水利电力大学等单位开展的“鱼类克服流速能力”的实际数据,并查阅、考察了前苏联、欧美等鲟鱼生产国家所采取的系列保护与增殖其资源的补偿措施,顶住了来自社会个方面的舆论压力,毅然提出“葛洲坝枢纽修建不会对家鱼产卵场带来明显影响”,“葛洲坝枢纽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通路,对这一鱼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加以救护”,“主要应采用人工繁殖放流措施而不应当修建过鱼设备”。“中华鲟个体大,上溯时对水流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何况相对于宽阔的江面和湍急的江水,中华鲟是无法找到12米宽的鱼道”。根据长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水文资料,大胆推断大坝修建后,中华鲟有可能在坝下形成新的产卵场,进行自然繁殖。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葛洲坝鱼道之争”。伍献文院士将这一观点写成建议书上报中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采纳。这一建议为国家节约了5300万元的投资,成为当时科学家、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特大新闻。事实证明,进江繁殖的中华鲟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在葛洲坝下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

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后,虽然中华鲟有了新的产卵场所,但这个繁殖场所已今不如昔,从过去的600公里江段变成只有7公里的江段。而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一旦工程建成运行,10月份的三峡水库的大量蓄水,水库水位提高到175米,那么下泄的水流量将减少41%,这么一来,中华鲟宜昌产卵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产卵江段的面积也将再一次缩小。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动物永远生存下去,自1980年以来,我国正在加速中华鲟人工繁育的研究,并每年向长江放流1-2万尾人工繁殖的幼鲟;福州市政府也于2001年12月向闽江投放7000尾幼鲟。根据专家估计,要想达到恢复中华鲟的资源增殖效果,每年至少必须向长江放养中华鲟幼鲟10万尾以上,并且辅以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严格限制科研用鱼,最大限度地保存产卵鲟鱼群体。

为保护好中华鲟的繁延,国家和相关地方均采取多种保护措施。

1988年,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9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

建立宜昌和荆州中华鲟保护站。1986-1996年的十年间,仅宜昌江段,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达155尾。

建立了中华鲟幼鱼抢救站,对误捕的受伤的中华鲟幼鱼进行抢救和护养,每年可抢救放生幼鲟数十尾至数百尾。

进行人工繁殖并将幼鲟放流长江。本世纪70年代,中华鲟人工繁殖在金沙江产卵场采获得初步成功,并且进行了少量放流。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葛州坝下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同时也进行了人工放流。此后,原水利部中华鲟研究所也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由于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中华鲟人工蓄养成熟,使放流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中华鲟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大规模的人工放流成为可能。目前采用的标记方法,还可以区分人工放流与天然繁殖的幼鲟。

长江水产研究所1997年开始,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有新突破,大规模培育中华鲟成活率达到80%或更高,1998年在培育出约8万尾体长12-20厘米中华鲟幼鱼,大大突破了历史记录,为大规模人工放流奠定了基础。

从1983年至1998年底,几家科研所共向长江、闵江、珠江等水域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约580万尾。到2004年底,向长江水域放流10厘米规格的中华鲟幼苗约60万尾。1981年以来共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600多万尾及大规格中华鲟鱼苗千余尾

1.濒临灭绝

2.环境的破坏

3.官方宣传的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4.......无可奉告

人工养殖的中华鲟能吃吗?为什么我们这里的餐桌上竟然有这样一道菜

中华鲟

中华鲟被《野生动物保护法》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名录。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一亿四千多万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是淡水鱼类中最大、最长寿的鱼。成年中华鲟长达四米多,体重超过千斤,寿命长达百岁,居世界二十七种鲟鱼之冠。

中华鲟是暖温性大型溯河回游名贵珍稀鱼类,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产卵洄游时进入长江,上溯数千公里抵达长江上游进行产卵繁殖。其肉味道鲜美,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中珍品,鱼籽酱更是世界三大珍味之一,被誉为黑色黄金。《本草纲目》记载:「其肝主治疮疥,其肉补虚益气,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虚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鲟鱼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中国皇室均将其视为珍品。

中华鲟园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园内设鲟鱼馆、标本馆、鳄鱼馆、水族长廊等参观、购物场所,鲟鱼馆展示有亿万年的古生物长江鱼王――中华鲟,美国匙吻鲟,俄罗斯鲟,黑龙江史氏鲟和最具生长优势的杂交鲟;鳄鱼馆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扬子鳄、大型野生动物湾鳄;园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娃娃鱼、胭脂鱼;争奇斗艳、千奇百态的热带鱼类在水族长廊中栖息游弋。另外「三峡渔村」可供你品尝长江名特优水产品。中华鲟园几经改造,现已建成为集环保、科普、教育、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观赏园。

中华鲟的保护现状及其保护意义】

最大个体重达550公斤,幼年生活在我国东部沿海,性成熟后洄游入江河繁殖,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另在珠江也发现有少数中华鲟产卵。在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前,中华鲟的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由于葛洲坝枢纽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的中华鲟,在紧接葛洲坝下的宜昌长航船厂至万寿桥附近约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产卵场,面积大约330公顷。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从1983年起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1万尾左右。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动物已濒于灭绝。保护和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的“活化石”对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它们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需9-12年。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可长达2米以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现在,中华鲟鱼有濒于灭绝的危险,因此要求严加保护。

中华鲟是溯河洄游性鱼类,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产卵洄游时进入长江,上溯数千公里抵达长江上游进行产卵繁殖,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中华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不易恢复。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药残留物等造成的水污染;航运业对其的威胁和渔业捕捞的严重过度;尤其是葛洲坝截流阻断了洄游路线,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问题。

但三峡工程在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造成长江中中华鲟的数量急剧下降,导致中华鲟已成为濒危物种。中华鲟有一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如不采取坚决果断的保护措施。不出50年,中华鲟将有可能灭绝。

中华鲟的险恶生存处境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长江的中华鲟已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被列为易危种。为了保护中华鲟资源,国家有关部门在湖北省荆州和宜昌先后成立了长江水产研究所及葛洲坝集团中华鲸研究所,并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工作。目前人工投精繁殖幼鲟取得成功,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为保护这一珍贵动物,采取多项同步措施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华鲟保护工作急需解决的几个的问题

第一,葛洲坝截流后出生和放流的中华鲟洄游产卵繁殖的数量极少。

第二,目前中华鲟放流的规模和规格过小,中华鲟增殖放流实际效果不明显。

第三,一旦三峡大坝截流,葛洲坝下的产卵场水位将降低,可能给中华鲟造成致命的威胁。

自1981年长江葛洲坝截流以后,农业部采取了果断措施

(1) 实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鱼,将中华鲟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国家先后投资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长江沿岸建立渔政站,并帮助渔民转产转业;1983年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并严格限制科研用鱼;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中华鲟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严格执行了全江禁捕,从而保护了亲鲟和幼鲟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产卵种群。

(2) 开展中华鲟科研,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98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局、宜昌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取得了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后不久便开始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苗和幼苗。据统计,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苗近600万尾。1999年12月投放10万尾10CM以上大规格中华鲟苗,超过15年来同种规格鲟苗的总量。

(3) 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集中全社会力量来保护中华鲟。在沿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保护中华鲟的意识日益提高,沿江渔民误捕中华鲟后均能自觉放生,发现不法分子偷捕能举报,市场上经营利用中华鲟的行为已绝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对中华鲟采取了全面保护的对策,从而延缓了中华鲟资源衰退的进程,基本保全了溯河产卵亲体,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础,中华鲟物种数量已开始回升。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鲟保护工作的建议

第一,建立国家级中华鲟保护区,并强化管理。

第二, 大放流规模并提高放流规格。

第三, 大科研力度,力争实现全人工繁殖。

中华鲟的商业经济价值及合理利用

中华鲟由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现出它们既是介于软骨鱼类(鲨鱼等)与硬骨鱼类之间的类群,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由于它们的个体较大,肉、卵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其肝主治疮疥,其肉补虚益气,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虚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鲟鱼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

中华鲟在国内外水产品中商品价值也极高,又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皮可制革;鳔称为“鳇鱼肚”,含有丰富的胶质,可配制上等漆料,并可入药;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均为上等佳肴,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体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尤以鱼卵最为名贵,用鲟鱼卵制成的“鱼子酱”,含脂量极高,被视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另据报导,中华鲟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的主药源鲨鱼的15至20倍。可以说中华鲟浑身是宝,确属难得的特有经济鱼类,在分布区其自古就为最要的渔业对象。因此,积极研究开发中华鲟的增养殖,并在大量增养殖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将大有作为。

正是由于中华鲟具有这些优点,才造成了它们被大肆捕捞破坏,从而导致中华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保护和拯救中华鲟,国家不得不采取了严厉的保护措施,尤其是禁止捕杀上市流通。但正是这样,才造成了关于中华鲟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为拯救广东省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经有关部门批准,顺德、南海、三水、东莞等地先后办起了一批中华鲟饲养场,如农业部批准成立的中华鲟南方养殖基地。中华鲟也在人们的精心繁殖饲养下已具有了数以百万之众。应该说它已摆脱了濒危绝种的境地而进入了鱼丁兴旺的时代,其繁殖量已达25万多尾,迅速扭转了前几年中华鲟濒临灭绝的局面。

据《羊城晚报》2002年3月3日报道,中华鲟已在广东形成人工种群,目前5公斤以上幼鱼存有量达20万尾以上。如果这时仍硬要贴着一级保护标签而让人们品味望梅止渴,这不合乎情理。因此,关于中华鲟应允许上市销售的呼声也不绝于耳。然而中华鲟因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一直被禁止捕杀上市流通。即使作为人工繁殖类群上市也必须依照有关法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人工养殖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必须繁殖到子二代以上才能被市场利用,而中华鲟从鱼苗到子二代约需30多年时间,若依照法律,其经济价值需等到30多年后才能体现。长年卖不掉的中华鲟让养殖户备感资金压力。中华鲟养殖业因科技进步而兴起,又因法律滞后而遇阻。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其实,国际上已有不少物种从“绝境”中走出来后就为人类造福了。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要背上什么包袱而窒息了我们的思想,使中华鲟的保护和养殖陷入两难的困境。作为管理部门应该尊重事实,体恤民情,实行有管制地开发,于公于私都大有裨益。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不符合形式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关部门可根据现状适时修改有关规定,有限度地放宽对中华鲟等野生动物的保护限制,允许少量中华鲟上市流通,以期合理利用中华鲟资源,充分实现中华鲟的价值。

中华鲟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可长达2米以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现在,中华鲟鱼有濒于灭绝的危险,因此要求严加保护。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10月份水库将大量蓄水,将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980米、3/秒减少到11090米、3/秒,减少了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亲鲟的捕捞数量和捕捞地点、时间,应严格限制,切实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让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得以长期生存繁衍下去。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