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酾茶法的基本特点?
1、茶叶
唐代茶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两宋茶叶有片(团饼)、散、末茶,北宋以片茶为主,南宋以散茶为主。不论是片茶还是散茶,都须碾成茶末而煎用。散茶直接碾罗成茶末,团饼茶则要经炙、捣后碾、罗成茶末。
2、茶具
唐代发明了专用茶器,为适应煎茶的需要,发明了茶碾、茶罗、风炉、鍑、竹筴、则、瓢、茶碗、水方、涤方等,按陆羽《茶经》,煎茶器具有二十四式,质地有金属、瓷、陶、竹、木等。煎茶法的典型茶具是风炉、鍑(铛、铫)、勺、茶碗,最崇尚越窑青瓷茶碗。
3、煎饮法
煎饮法主要有备茶(炙茶、捣茶、碾茶、罗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煎茶(投茶、搅拌、加盐)、酌茶、品茶等程序,以鍑盛水置风炉上,取火候汤,水二沸时投茶入鍑,以竹夹环搅,陆羽主张这时加点盐调味但不能加其它佐料。待水三沸时茶便煎成,用瓢舀到茶碗中乘热饮用。如用铫煎茶,因其有柄有流,则可直接倒入茶碗。
二、古人为何要碾茶
古代喝茶要碾碎是因为古代茶叶以茶饼的形式存在,茶饼需要经过焙、碾、罗三道工序加工后才能饮用。茶饼被放至火上烘干,用碾子碾碎后再对茶末进行筛分。这是茶叶“清饮法”的开始,但依然沿用了“汤饮法”的形式。
古代喝茶要碾碎的原因
中晚唐时期,古人喝茶主要以煎茶、煮茶的形式为主,茶叶一般先被制成茶饼,但饼茶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经过焙、碾、罗三道工序加工才能饮用。仅煮茶的工具,古人用到的茶具就有盐台、火箸、风炉等十六种。
焙,就是用夹子将饼茶夹在明火上,将饼茶中的湿气蒸发掉;碾就是用茶碾子将茶叶反复碾碎;用丝或者纱质的筛子对粉碎后的茶末进行筛分称之为罗。
茶叶成脆后磨成粉,再加入葱、姜等各种调味料,加水煮沸再倒出饮用。这是茶叶“清饮法”的开始,但在形式上依然沿用“汤饮法”,茶汤和茶渣没有分开
三、茶叶种类粗,散,末饼是哪个朝代?
唐茶宋茶比较精,那时候茶叶珍贵,贡茶都是极品,明前开始实行普茶,就是普通粗茶
四、什么朝代以后,茶饼被散茶代替?
明朝以前,不论是唐时期的煎茶还是宋代的点茶,茶叶的形状都是饼茶和团茶。到明朝,朱元璋认为团茶耗工费时,于国不利,下令废团改散,从此团茶饼茶逐渐被散茶代替。
“罢龙团凤饼,惟采芽茶以供”,取消 了劳民伤财的龙团凤饼,因而蒸青散茶成为明朝时期茶叶的主要形态。茶叶采制逐渐由饼茶转为以散茶为 主,并开始注意成茶的外形,多把成茶揉搓成条索 状,极大地推动了茶叶的生产与加工。
五、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什么?
茶叶的分类从唐朝开始,读过陆羽的茶经,在《茶经六之饮》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粗茶指的是那种芽叶较粗老,加工较粗糙的茶叶。散茶,则刚好相反,由较细嫩的原料制成的,芽叶完整,且没有压制成型的茶;末茶细碎的粉末状茶,是茶鲜叶经过蒸青、捣碎、烘干使呈碎末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