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养殖法(生物絮团技术)

养殖吧 2022-10-09 11:30 编辑:澹台岩 112阅读

1. 生物絮团技术

生物絮团的制作方法是选择生物系团材料进行加工


2. 生物絮团技术书籍

众所周知,羊皮纸是以羊皮经石灰水浸泡,脱去羊毛,再两面刮薄、拉伸,干燥后打磨,便成了这种昂贵的书写材料。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羊皮纸并不是采用真正的羊皮制成的,而是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仿羊皮。那些采用真正的羊皮制成的羊皮纸由于工艺的限制,厚度还不能达到书写的要求,现有羊皮加工技术只能将羊皮加工到0.8毫米,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无法解决羊皮破损率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书写的要求,只能用于服装饰品的制作。


在公布号CN102433801A,公开日期为2012年5月2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彩色仿羊皮纸的生产方法。将配备好的浆料用抄纸机进行抄造,通过控制浆网速比,形成匀度差的带有高、低错落有致的花纹絮团的湿纸页;进行表面施胶前利用压辊对纸张表面进行整饰,将纸张表面若干微小的凸起部分压平,形成含有不同松密度花纹絮团的纸页;上述纸页通过表面施胶机进行表面施胶,表面施胶液中加有染料,形成带有浓淡相间的彩色花纹的施胶纸页;经过干燥,形成立体感强的彩色纸页,分切后即得到成品的彩色仿羊皮纸。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仿羊皮纸工序较多,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最关键的是这种仿羊皮纸并不是用真正的羊皮作为材料制成,且花纹较多,并不能满足书法、绘画和剪纸等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皮书画纸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羊皮书画纸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适龄的没有划伤或者寄生虫留下疤痕的羔羊皮;


(2)将挑选好的羔羊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将浸泡好的羔羊皮捞出进行拉伸,并刮去皮毛,将刮去皮毛的羔羊皮再次拉伸,并晾干;


(3)将晾干的羔羊皮放入鞣剂中浸泡;


(4)将浸泡好的羔羊皮捞出放平,反复磨揉;


(5)根据(4)中羔羊皮的处理情况情况确定防腐工艺处理次数,并进行防腐工艺处理;


(6)将已经进行防腐工艺处理的羔羊皮放入添加有泥浆水的容器中浸泡,之后取出羔羊皮洗去泥浆;


(7)将洗去泥浆的羔羊皮放入添加有着色剂的容器中浸泡,浸泡好清洗即可。


优选的,步骤(2)中羔羊皮在石灰水中浸泡两周。


优选的,步骤(3)中鞣剂为单宁或酸液。


优选的,步骤(3)中羔羊皮在鞣剂中浸泡10天,并且每天搅拌一次,每次搅拌30分钟。


优选的,步骤(4)中采用玛瑙石对捞出的羔羊皮进行反复磨揉。


优选的,步骤(4)中需要将羔羊皮磨揉到0.2-0.3毫米的厚度。


优选的,步骤(6)中的泥浆水,水和泥浆的比例为3∶1。


优选的,步骤(6)中羔羊皮在泥浆水里浸泡两天。


优选的,步骤(7)中羔羊皮在着色剂里浸泡两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制成的羊皮书画纸最薄可以达到0.2-0.3毫米,远远超过了国内现有技术所能制成的最薄厚度的羊皮纸,且这种羊皮书画纸不但质地柔软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增加了书法、绘画和剪纸等艺术品创作材料的高端选择,以及国家防伪证书材料的选择,同时也能彰显地域民族特色文化,提升我国羊皮产业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羊皮书画纸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适龄的没有划伤或者寄生虫留下疤痕的羔羊皮;


(2)将挑选好的羔羊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将浸泡两周的羔羊皮捞出进行拉伸,并刮去皮毛,将刮去皮毛的羔羊皮再次拉伸,并晾干;


(3)将晾干的羔羊皮放入单宁或酸液鞣剂中浸泡,浸泡10天,每天搅拌一次,每次搅拌30分钟;


(4)将浸泡好的羔羊皮捞出放平,用玛瑙石反复磨揉直到羔羊皮厚度为0.2-0.3毫米;


(5)根据(4)中羔羊皮的处理情况情况确定防腐工艺处理次数,并进行防腐工艺处理;


(6)将已经进行防腐工艺处理的羔羊皮放入添加有水和泥浆比例为3∶1的泥浆水的容器中浸泡两天,之后取出羔羊皮洗去泥浆;


(7)将洗去泥浆的羔羊皮放入添加有着色剂的容器中浸泡两天,浸泡好清洗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羊皮书画纸的制作方法在现有羊皮材料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处理工艺,通过多次创新实践,制成的羊皮书画纸厚度可以达到0.2-0.3毫米,质地柔软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填补了国内高级专业真皮纸张的空白,增加了书法、绘画和剪纸等艺术品创作材料的高端选择,以及国家防伪证书材料的选择,同时也能彰显地域民族特色文化,提升我国羊皮产 业的经济价值。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3. 生物絮团技术实施方法

 1.培养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养殖水体通过补充红糖(每亩水面1 米深度施0.5 ~2.0 公斤)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生物絮团,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水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同时能降低水体嗜水气单孢菌、柱状黄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浓度,降低水产动物发病率。

  2.降低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按照0.5 ~5.0 克/ 米3 的剂量(每亩水面1 米深度施0.3 ~3.0 公斤)全池泼洒红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草鱼、鲫鱼、团头鲂和甲鱼等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3.抑制养殖水体蓝绿藻的繁殖。蓝绿藻水华暴发的池塘往往碳氮比偏低,按照3 ~10 克/ 米3 的剂量(每亩水面1 米深度施2.0 ~6.7 公斤)全池泼洒红糖,池塘碳氮比控制在(15 ~20 )∶1 ,能有效抑制蓝绿藻的暴发。

  4.提高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养殖水体在补充红糖(每亩水面1 米深度施0.5 ~1.0 公斤)的同时,另外补充适量维生素C 、牛磺酸等,能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可有效缓解因环境突变、水温持续过高等引起的水产动物应激性死亡。商品青蛙长途运输一般采用人工降温、冷藏运输,如在冰浴浸泡的水体中添加适量的红糖,可以提高青蛙在低温运输过程中的抗应激能力和成活率。

  5.促进水产动物胚胎发育。在孵化水体中添加2 ~6 毫克/ 升的葡萄糖,可以促进杂交石斑鱼、普安银鲫等的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提高孵化率,降低鱼苗的畸形率。

  6.保肝护肝。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每公斤鱼体重添加1 克葡萄糖),能有效缓解草鱼等鲤科鱼类因重金属、抗生素以及营养因素导致的慢性肝中毒现象,增强鱼的肝脏解毒功能,降低鱼的死亡率。


4. 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这些黄色黏黏的东西是水垢,需要清理

这种东西就是一些初生的多种菌类和各种鱼缸杂质的混合物而已,确切地讲可以叫做生物絮团,其主要的应用范围现在还是局限于在对虾的饲养上,需要提供一定的糖分和有机碳源,是多种细菌和杂物的粘合物。

但是即使如此,生物絮团技术目前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大多数的饲养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合理的控制住它的生成数量或者生长速度,量小了根本没用,量大了反而对于水质起到了反作用。


5. 生物絮团技术何时引入中国

这种东西就是一些初生的多种菌类和各种鱼缸杂质的混合物而已,确切地讲可以叫做生物絮团,其主要的应用范围现在还是局限于在对虾的饲养上,需要提供一定的糖分和有机碳源,是多种细菌和杂物的粘合物。

但是即使如此,生物絮团技术目前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大多数的饲养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合理的控制住它的生成数量或者生长速度,量小了根本没用,量大了反而对于水质起到了反作用。


6. 生物絮团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这种东西就是一些初生的多种菌类和各种鱼缸杂质的混合物而已,确切地讲可以叫做生物絮团,其主要的应用范围现在还是局限于在对虾的饲养上,需要提供一定的糖分和有机碳源,是多种细菌和杂物的粘合物。

但是即使如此,生物絮团技术目前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大多数的饲养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合理的控制住它的生成数量或者生长速度,量小了根本没用,量大了反而对于水质起到了反作用。


7.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种,在适温条件下养殖仅需120天左右即可上市,但水质管理要贯穿养殖全过程,渔谚“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指导虾农养虾技术时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质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现将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异常水质及处理方法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水色急剧变化

  水色是池水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应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养殖前期,由于浮游动物过多,远远超过虾苗能利用的数量,此阶段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掉水中的浮游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减少后,导致造氧功能降低(因虾池水体中供虾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浮游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水色变浑浊和清白,影响对虫厂的正常生长。

  处理方法:

  ①适当补水和施肥,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

  ②如果是纯淡水养殖,还可以施加适量的粗制海盐或海水晶,维持水体微量的盐度,满足南美白对虾生理需要。

  ③施用生石灰和沸石粉,以调节水色,使水的pH值控制在7.5-8.8范围内;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2、地衣过度生长

  池底地衣(有些地方称浒苔)的过度生长是对虾放养早期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更为常见。原因是光照强,水温高,加上虾池注水太浅,或者是虾池水质没有培养好,让池底地衣具备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地衣过度生长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活动和摄食,造成饲料浪费月。地衣与有益藻类争夺水中营养,加大凋节水质的难度。

  处理方法:

  ①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放苗,注水务必一次注足,水深在1.2-1.5m,并尽快采取施肥等措施,把池水水质控制好,抑制地农生长。

  ②若地衣已经大量生长,必须采取人力捞除和施肥培水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控制,人工捞除宜在晴天中午进行,否则容易造成对虾缺氧浮头。

  ③使用粒状的含氯消毒剂,在地农着生区域撒洒,当药物沉降到池底后,慢慢溶解而发挥药效,使地衣的基部枯死烂,约1天后,成团的地衣将浮上水面,用人力将其捞除。

  3、有害物质超标

  虾池水质要求氨态氮0.3--1.9mg/L;亚硝酸盐0.02--0.09mg/L。养殖中后期,由于天气变化的缘故导致藻类非正常死亡,死亡后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从而引起有害气体上升,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滋生,水质严重恶化。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养殖虾的浮头、病害的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处理方法:

  ①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并结合在饲料中拌入活菌剂及时地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

  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等)。这类物质能吸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缓解水质恶化对对虾造成的危害。

  ③合理补水或换水,最好直接将较差的水排放掉,注入新鲜水入池,并正确使用增氧机。

  4、蓝藻泛滥成灾

  养殖后期,虾池下风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这些“水华”是因饲料投喂量大,排泄物及残存饲料降解转化过程中,使池水有机质含氮量高、水碱性(pH值为8-9.5),导致对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并成为池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当水中溶氧不足而很快导致蓝藻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容易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羟胺、硫化氢,引起严重的“泛池”事故。

  处理方法:

  ①经常加注清水,注意调节好水质,可控制藻类的繁殖;进入高温季节,要控制池水中的氨氮含量,可定期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处理池水。

  ②当池塘有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晴天中午排放池水(最好在下风口),尽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藻王全池泼洒,但要注意观察,随时能采取加水、增氧等抢救措施,否则不宜使用。

  ③在池塘下风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也可司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火蓝藻。





8. 生物絮团技术的关键技术

桶式养鱼,不但可养出健康无公害鱼,效益更是惊人。“一亩可装4个桶,4个桶能养1万斤鱼,亩产量和效益是普通鱼塘的5倍。

1个人可管理16个桶,人工需求大大降低。鱼在圈养桶养殖,锥形桶底将鱼类粪便等污物集中,经吸污泵抽排出圈养桶、进入尾水分离塔,污物可制作成生物絮团,用来喂养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

抽出的水经三级过滤降解氨氮后排入外塘循环使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的绿色高效循环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