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猪丹毒有何措施?
猪丹毒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方法:
(1)抗生素疗法
以青霉素疗效最好,每千克体重1万~2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4天。也可用链霉素、金霉素等。
(2)磺胺类药物
20%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10~30毫升,再结合内服,每千克体重0.1~0.2克,疗效更好,每隔6小时用药1次,连用2~3天。也可用增效磺胺嘧啶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0~2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3)血清疗法
早期使用抗猪丹毒血清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其价格昂贵和不易购买,一般很少使用。
预防:定期接种疫苗,每年春、秋季各注射1次,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办法;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提高猪体的抵抗力;不从疫区选购猪群,引进后应隔离饲养2~4周,确定无疫病者方可合群饲养;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病猪,并迅速治疗,污染的场所、用具等必须认真消毒,病猪尸体应深埋或焚烧。
二、猪丹毒是怎样传播的?怎样预防?
致病原因编辑
①圈舍肮脏潮湿。②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原的繁殖。③引水系统遭病原污染。④摄入粪便。⑤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⑥温度突变、夏季高温。⑦饮水系统遭病原污染。⑧突然更换日粮。⑨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⑩病毒感染 - 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⑾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1、猪丹毒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复杂了,积极治疗,治愈率还是较高的。将个别发病只猪隔离,同群猪拌料用药。在发病后24小时-36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类(头孢噻呋钠)。对该细菌应一次性给予足够药量,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病猪只隔离,注射阿莫西林2克/50公斤体重+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50公斤体重,每天一次,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48小时,药量和疗程一定要足够,不宜停药过早,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同群猪用清开灵颗粒1公斤/吨料、70%水溶性阿莫西林800克/吨料,拌料治疗,连用3天-5天。2、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选用二联苗或三联苗,8周龄一次,10周龄-12周龄最好再来一次。防母源抗体干扰,一般8周以前不做免疫接种。3、疫病流行期间,预防性投药,全群用清开灵颗粒1公斤/吨料、70%水溶性阿莫西林600克/吨料,均匀拌料,连用5天。4、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和通风干燥,避免高温高湿,加强定期消毒。5、加强饲养管理,屠宰厂、交通运输、农贸市场检疫工作,对购入新猪隔离观察21天,对圈、用具定期消毒。发生疫情隔离治疗、消毒。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为止,加强免疫。6、预防免疫,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一次即可。[1]
三、猪丹毒怎么治疗?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一、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它动物、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良性经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二、临床症状:潜伏期短的1天,长的7天。急性型:常见,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以突然爆发,死亡高。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 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退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死亡。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 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 病程数周至数月。三、病理变化急性型猪丹毒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 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塞,关节肿大,变形。四、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尸体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猪丹毒病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特别是与猪瘟、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弓形虫病、李氏杆菌病作区别诊断。 必要时进行化验室诊断,常用方法:采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等。五、防制1、加强饲养管理、农贸市场、屠宰厂、交通运输检疫工作,对购入新猪隔离观察21天,对圈、用具定期消毒。发生疫情隔离治疗、消毒。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为止,加强免疫。 2、预防免疫,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一次即可。3、治疗对发病猪抢时间治疗。①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静注或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000—10000单位或康迪注射液0。 1—0。2ml/千克体重,1日2次。②氨苄青霉素静注或用链霉素或复方磺胺嘧啶钠或洁霉素、泰乐菌素等治疗。
四、猪丹毒的防治?
猪丹毒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复杂了,积极治疗,治愈率还是较高的。将个别发病只猪隔离,在发病后24小时-36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首选药物为香港龙达的头孢噻呋钠。每天一次,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48小时,药量和疗程一定要足够,不宜停药过早,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连用3天-5天。
五、猪丹毒的症状?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12月龄架子猪,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病猪、临床康复猪及健康带菌猪都是传染源。猪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而感染,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节较多发,冬、春季节只有散发。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六、猪丹毒如何防治?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炎热多雨季多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潜伏期长短与病菌毒力强弱和猪的抵抗力有关,一般为3~5天,最长7天,最短只有24小时。猪丹毒在临床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常见的是急性与亚急性,慢性的少见。最典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达41~42℃,猪喜卧,寒战,绝食,腹泻,呕吐,继而在胸、腹、四肢内侧和耳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或黑紫色疹块,指压可暂时退色,疹块部位稍凸起,发红,界限明显很像烙印,俗称“打火印”。有的病例,疹块中央发生坏死,久而变成皮革样痂皮。根据病型不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急性型以败血症为特征,胃、小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出血。脾、肾脏肿大,心内膜有小出血点。亚急性主要病变为皮肤有死性疹块,疹块皮下组织充血,也有关节发炎、肿胀的。慢性病例主要是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性心膜炎,形成疣状团块,状如菜花。腕关节和跗关节呈现慢性关节炎,关节囊肿大,有浆液性渗出物。诊断时应注意与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瘟、猪副伤寒、弓浆虫病鉴别。[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疫苗免疫接种,仔猪在60~75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疫苗5毫升,3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半年。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每头猪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9个月。也可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大小猪一律1毫升,免疫期9个月。(2)治疗时,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对败血型病猪最好首先用水剂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1.5万单位静脉注射,每天2次。如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或金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
七、怎么用血清疗法种类猪丹毒呢?
答:抗猪丹毒血清可用于治疗。仔猪5~10毫 升;体重,50千克以下的中猪30~50毫升,50千克以上的大猪 50~8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血清与青霉素配合应用,疗效 更髙。
八、猪丹毒的病原有什么特点?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本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微米×0.8~2.5微米。在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多呈长丝状,有时很细。本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在病死猪的肝、脾内4℃159天,毒力仍然强大。露天放置27天的病死猪肝脏,深埋1.5米231天的病猪尸体,12.5%食盐处理并冷藏于4℃148天的猪肉中,都可以分离到猪丹毒杆菌。在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l%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碳酸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抗力较弱,肉汤培养物于50℃经12~20分钟,70℃5分钟即可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
九、猪丹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猪丹毒病如何防治
(1)严格按预防程序做好猪丹毒疫苗注射;
(2)及时用青霉素按千克体重1.5~3万单位,每天2~3次肌注,连用3~5天,绝大多数病例的疗效良好,极少数不见效,可选用氧呢嗦青霉素,若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疗效更好;
(3)在非疫区搞好猪场的卫生、消毒等工作,可免受猪丹毒丝菌感染。
十、中风怎么预防?
预防中风,点揉风池穴来帮忙
古人有一句话叫作:高巅之上,唯风可到。
为什么要把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栓塞的病叫中风呢?这就说明我们的头,这个巅高之处,只有风可以到这里,所以,头痛病又叫头风。
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位于头项之交界处,正好是风邪进入头部的地方。它的作用就像是一道护城河,把头这个“城”护卫起来,不让风邪入侵。也就是说,风池穴是风邪入脑的一个屏障,要想攻下这个“城”,就必须首先破掉这个“池”;而想要守住这个“城”,也要从守护这个“池”做起。
【穴位定位】
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使用方法】
取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松伸开,分别放于两侧颈侧,食中两指指腹紧贴皮肤,先适当点揉风池。经常按风池穴可以预防高血压。若血压已经高了,一旦感觉头晕、头痛,再配合刮刮人迎穴,血压应该就可以适当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