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的区别?
答:主要区别:第一,大小不同,野生泥鳅一般都比较瘦小,而养殖泥鳅一般来说都比较肥大;第二,肉质不同,野生泥鳅生长周期长,肉质相对紧实,而养殖泥鳅生长周期短,肉质比较松软;第三,市场价格不同,野生泥鳅市场价高,而养殖泥鳅相对便宜。
泥鳅体长形,呈圆柱状,尾柄侧扁而薄。头小。吻尖。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吻须1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2对)。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鳃孔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鳞甚细小,深陷皮内。侧线完全。侧线鳞多于150。鳔很小,包于硬的骨质囊内。
二、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营养区别?
野生的和养殖的营养价值差不多的。
只有野生和人工养植之分, 那么野生和人工养植怎样区分 野生的和人工养殖的区别不大容易。但从总体上看:野生泥鳅的颜色要稍黄些,且多数有花纹;人工养殖的颜色要黑些,多数没花纹的。在吃味方面:野生泥鳅没泥醒味,有点淡甜;人工养殖泥鳅的泥醒味要重的多。
三、野生泥鳅怎么养殖?
泥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野生的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人工养殖泥鳅兴起。在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泥鳅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加上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下面来亲农网看看泥鳅的养殖技术吧。
泥鳅的养殖技术
1、场地准备
泥鳅养殖经过多年的繁殖,养殖模式也是多种,有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以及常见的池塘养殖,下面主要讲解池塘养殖模式。首先选择养殖的池塘要求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不一定要好,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一定不要被农药和化学药剂的污染。在养殖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措施,在适当的培养一些水生植物,一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遮阴、安静的胡哪家,二是可以提供一些天然饵料。
泥鳅的养殖技术
2、放苗
选择体表光滑、无病害、体表无损伤、活动力强的泥鳅苗,还有就是放养的苗种最好规格整齐,这样易于管理,投喂易于掌控。发苗期前先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的食盐溶液浸泡十分钟,可消灭体表的细菌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几率。放苗时要注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高,易引发病害,养殖密度低,浪费水资源和饲料,一般3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100尾,而5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60尾,养殖环境好可适当增加,反之减少。
泥鳅的养殖技术
3、水质管理
泥鳅虽然对于水质要求不高,但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此外做好水质管理可降低养殖成本,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成本,所以养殖泥鳅时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关键。水质要求肥、活、爽、嫩,在养殖时,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保证水质肥度,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而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泥鳅的养殖技术
4、饲料投喂
要想泥鳅生长快速,快速增膘,饲料是关键一点,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在30%左右,粒径在2.3毫米以内。投喂量一般是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来控制的,在水温15度左右时,泥鳅开始生长,这时投喂量是体重的2%,而水温到达20-28度,摄食量增加,生长快速,所以要加大投喂量,这时的投喂量达3%-4%,还要相应的增加投喂次数。在夏季高温时,泥鳅会钻入泥土中避暑,停止摄食,所以这时要注意投喂方法,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投喂,避开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时间段。
四、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哪个味道好?
野生的好
泥鳅鱼的特点十分鲜明,体表光滑无鳞片,鱼肉多而鱼刺少,省去了挑刺的麻烦,口感鲜嫩,口味鲜甜,全家老少都十分喜欢吃。泥鳅鱼的营养价值也特别丰富,是一种补身的最佳食材,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强健骨骼等等作用。
泥鳅鱼也有野生和养殖之分,通常野生的泥鳅鱼个头较小但是补身效果和口感比较好,价格也比超市内买的个头大的养殖泥鳅鱼贵一些。
五、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哪个好钓鱼?
野生泥鳅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就赶紧买吧,买到就是赚到,比起一般的泥鳅肯定味道更好,营养价值更高,下面来看野生泥鳅的特征和养殖泥鳅的区别。
一,泥鳅的特征
泥鳅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二,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的区别
1、看规格
自然水体中的野生泥鳅,都是天然繁育增殖,所以,当人工捕捞时,就会捕捉到不同生长阶段的泥鳅,个体大小参差不齐。并且,捕捞者的目的也是为了售卖,所以一般不去筛选规格,所以,卖的野生泥鳅也就规格不一,大大小小的了。人工养殖的泥鳅都是进购苗种进行养殖,为了便于养殖管理,苗种规格比较整齐,大小差不多。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养殖出的商品泥鳅大小也不会相差太大。
2、看体表
由于捕捞方式不同,如地笼、网等,再加上自然水体环境不同,捕捞难度大,捕起的野生泥鳅体表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或者带些污物。养殖泥鳅相对来说捕捞更容易些,受伤情况少。
3、看精神
一批野生泥鳅里,可能存在捕捞的时间不一样的群体,暂养时间太长的话,个体活力就有所差别,有的还活力十足,有的没精打采。养殖泥鳅一般都是同一天起捕的,“精神状态”上差别不会太大。
4、看品种
养殖泥鳅的苗种多数也是人工繁殖而来,所以品种一致,十条里面也几乎不会有一条杂品种。野生泥鳅品种就可能不止一种,甚至会有野杂鱼和个体小的黄鳝混在其中。
我们这去市场里买泥鳅,商家会用大盆装了让人挑,如果真有野生的,还是好分辨的。另外,现在野生的少了,有的人捕到了,也会自己拿出来卖。还有,如果熟悉捕野生泥鳅的人,直接和他买就行。
三,泥鳅养殖效益
1,养一亩泥鳅的成本
泥鳅的养殖投入主要是苗种和饲料,新手养殖泥鳅大多会选择寸苗(3~5厘米规格的泥鳅苗),目前养泥鳅寸苗一亩田需要约3500元投入。饲料主要选择蛋白含量在36%以上浮性鱼饲料,根据现在的养殖水平养殖一斤泥鳅的饲料成本是4.8元,泥鳅的亩产量一般在2000斤以上,饲料成本需要9600元。正常防疫消毒及调水
六、怎样识别野生泥鳅和人工养殖的泥鳅?
想要鉴别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可以从颜色、外形、进食和活力上进行辨别。养殖泥鳅颜色偏黑,外形硕大,只喜欢吃饲料,比较本分,在狭小的环境里能安静,野生泥鳅颜色黄,个头小,不喜欢吃饲料,非常活泼。
七、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的营养价值?
我觉得野生泥鳅与家养泥鳅的营养价值没有区别,只是生长环境不一样。
八、养殖泥鳅与野生泥鳅的区别?
答:主要区别:第一,大小不同,野生泥鳅一般都比较瘦小,而养殖泥鳅一般来说都比较肥大;第二,肉质不同,野生泥鳅生长周期长,肉质相对紧实,而养殖泥鳅生长周期短,肉质比较松软;第三,市场价格不同,野生泥鳅市场价高,而养殖泥鳅相对便宜。
泥鳅体长形,呈圆柱状,尾柄侧扁而薄。头小。吻尖。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吻须1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2对)。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鳃孔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鳞甚细小,深陷皮内。侧线完全。侧线鳞多于150。鳔很小,包于硬的骨质囊内。
九、台湾泥鳅品种养殖怎样?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十、野生泥鳅可以养殖吗?
主要还是泥鳅养殖方式的不同吧!野生泥鳅和人工养殖的有所不同。养殖泥鳅与野生泥鳅的区别如下:
一、人工苗种适应能力强。
人工泥鳅苗种自孵化之日起,就在人工设计的养殖场所成长,适应能力强;而野生泥鳅,生性狂放,不受拘束,难以适应养殖场固定狭小的空间。
二、人工苗种吃食快。
人工苗种从孵化出来起,就开始吃人工培育的饲料,所以吃食快,易吸收;而野生苗种,吃惯了各种杂食,突然吃人工饲料,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当适应后,其实已经错过了泥鳅生长的黄金时间。
三、人工苗种不易生病。
人工苗种与外界接触少,而且在人工消毒的池水中生长,染上疾病的机率非常小,而野生苗种在野外生长,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也许某些泥鳅本来就携带有病原体,对日后人工饲养时,出现的大面积死亡埋下了隐患。
四、人工苗种成活率高。
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的成活率一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左右。而野生泥鳅苗种的养殖成活率一般在40%-60%,最高也不过80%。
这下明白了吧,野生泥鳅并不比人工养殖泥鳅要好,而且野生泥鳅还有可能存在寄生虫和各种疾病,有可能会危害大家的身体健康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性认识野生泥鳅,不要盲目的购买和食用。
http://www.51niqiu.com/html/092876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