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前景如何?

养殖吧 2023-02-26 12:23 编辑:admin 239阅读

未来的 朝阳产业!

中国渔业产区竞争力分析与未来发展战略

2005年,中国水产品产量5100万吨,比2004年增长4%,比2001年增长16.75%,5年年均递增3.31%。水产品出口总额78.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出口数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12.4%;水产品出口连续6年居农产品出口首位。2005年1-9月全国71个亿元以上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466.14亿元,比同期肉食禽蛋市场128.54亿元高出2.6倍。

2005年,全国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05.14%,比畜牧业产品高4.62个百分点,比种植业高3.59点,比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高3.75点。高出幅度达270%。渔业产品的比较效益已经非常突出与明显。中国水产品在大农业中、特别是在副食品市场中的地位继续提升。中国渔业在整个经济领域中的优秀表现,开始引起国际与国内战略投资者极大关注。

我国水产品产量区域集中度高

从产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计产量4289.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84.11%,全国4/5强的产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称中国水产大省;前5名产量合计2942.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8%,全国2/3的产量集中在5省份中。堪称中国水产强省。他们依次为山东、广东、福建、浙江、辽宁,且全部是沿海省份。由此看出,中国水产品产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数集中在海洋大省。前5名中,海水产品所占各省总产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东、福建、浙江、辽宁海水产品比重高达80%以上,浙江高达93.16%,广东较低,也接近60%。前10名中,产量增长幅度较高的为辽宁、湖南、江苏、广西,增长幅度均在6%以上,辽宁高达8.7%。

淡水鱼看点出现在并不处于优势产业带的省区

淡水产品产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为:湖北、广东、江苏、湖南、安徽。我国淡水产品集中在中南、东南与东部地区。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产品产量1118.2万吨,占全国淡水产品总产量的51.2%。前10名淡水产品产量1808.25万吨,占全国淡水产品总量82.8%,在全国市场上形成绝对优势。广东、江苏两个海洋省份淡水产品产量排名2、3位,让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处大西南,与很多省份比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四川跑步进入全国淡水产品产量前10名,增长幅度14.05%远远高出其它省份。14.05%的概念是,四川2005年一年增加淡水鱼产量12万吨,比西北地区最高省份一年总产量还多。比同处西南的云南高出3倍,比贵州高出9.4倍。四川水产与渔用饲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团、凤凰集团为龙头年产100多万吨渔饲料的生产企业,以芳草、华强、三友、科邦为龙头的渔药生产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在全国赫赫有名,在各自的产品领域中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水产民营企业的崛起是四川水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时势造英雄,也是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众多的民营企业在创造辉煌。四川地处世界水能源之首的长江上游地区,天府之国水资源占得天独厚之势。境内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大小江河1200多条,水库6000多座,湖泊1000多个,石河堰1000余条,山平塘40余万口。水资源蕴藏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四川把水资源利用好,水产业再上新台阶仍有很大潜力。

四川经验是: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与发展渔业龙头企业,才能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龙头企业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随着实力的增强,它将参与全国行业性整合,也当然包括近海渔业、公海大洋渔业、远洋渔业的整合。它必然会参与国际高端海水鱼养殖,包括金枪鱼养殖。把一个地处偏远远离海洋的西南省份,变成可以生产海水鱼的海洋大省。

河南虽然不在榜单,水产品产量在全国排名第15位。但是河南水产业发展同样引人注目。河南2005年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全国排名第一。2005年河南全省水产品产量51.68万吨,比2004年增长21%,比2000年增长60.6%。5年年均递增12.12%,比全国年均增长速度高出2倍,属超常规发展。2005年河南水产养殖面积23.0万公顷,比“九五”末增长21.7%;水产行业总产值6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46.0%。河南地处“水少沙多,水沙异源”的黄河下游地区,属于水资源短缺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405亿m3,位居全国第19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420 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但是河南境内有黄河、卫河、淮河、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条,河川年径流量106.73亿立方米,正是依靠这些河流,河南已建水库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形成水库渔业资源的优势。“黄河鲤鱼”、 “南湾鱼”、“薄山湖鱼”等知名品牌鱼都来自水库。河南水库放养的大规格鳙鱼早已成为北京市场上的新宠。好产品进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并不新鲜。好产品应该把目光放在香港市场、日本市场、东亚市场、东南亚市场、东欧市场,要积极引导渔民用不高档,但是很安全的鱼去参与国内与国际市场竞争。用好产品而不是用“名特优新”产品去开拓高端市场,实现无形的品牌价值是稳步发展水产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正因为放养、网养、库养而不可能更多地追求池养,河南速度所带来的产量―水库渔业迎合了市场渴望健康的需求。按照15%年均增长速度,可能用不了5年,河南这个水资源小省,水产品产量有望突破百万吨关口。党中央最近有关大力发展中部经济的决策,关于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方针,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原崛起带来的启示是:只要你适应市场需求,小资源同样创造大产量、大市场。不处于渔业优势产业带的地区,同样可以创造比优势产业带更大的优势。仅仅因为你虽然并不优势但是你优秀。你不能够以量取胜,那么就必须以质取胜。速度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市场需要才能加速你的规模。产业发展需要资源、需要实力,但更需要经营。拼实力不如拼智慧、拼筹划。产业运筹也需四两拨千斤。

海水鱼亮点在环渤海湾地区

山东渔业领跑全国当之无愧。山东在水产品总量、海水产品总量、水产品加工量、水产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国第一。 2005年山东水产品产量736.1万吨,同比增长2.5%;水产品养殖产量442万吨,比“九五”末287.3万吨增长53.8%,占渔业总产量比重61.4%;远洋渔业产量25.8万吨,同比增长14.2%,比“九五”末增长113.7%;水产品加工量443.2万吨,同比增长32.2%,占总产量比重60.2%;水产品出口创汇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30% ;渔业总产值1250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12.0%。这些辉煌的数字,足以体现一个水产强省的风貌。

山东在水资源或者渔业地理位置上并无绝对优势。山东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2531公里,占全国14.06%,位居第3位,比广东少25%;管辖岛屿326个,占全国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个少89.4%;岛岸线737公里,占全国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辖海域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17%;比占全国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山东地处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末端,全省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379.5亿立方米。人均5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770立方米的18.8%,亩耕地占349立方米,为全国亩均占有量1827立方米的19.1%。在水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的各类指标上,山东没有一个全国第一,甚至成为缺水大省。那么人们要问,山东是如何在渔业生产上创造出那么多的全国第一?

其一,山东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向海洋要效益,向大洋要效益,向远洋要效益,在山东沿海建设起海底森林、海上牧场。2005年,山东海水产品产量626.1万吨,是淡水产品产量的5.7倍;

其二,山东海水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思路非常正确,就是以内需为主,以出口为辅。2005年,山东主要养殖品种对虾、海参和大菱鲆养殖产量为6.9万吨、4.6万吨和3.5万吨,分别增长11.3%、15.0%和94.4%。这些品种多数为内销。半滑舌鳎、皱纹盘鲍、虾夷扇贝、海胆、文蛤、牡蛎、海带等山东主打产品更以内销见长。山东虽然是水产品出口大省,但是主要出口产品并不是上述几类。山东2004年出口干海参1.23吨,占全国出口量36.5吨的3.4%,与山东全年养殖量5万吨比相去甚远。出口对虾及其制品7507.6吨,占全国出口量74563吨的10%,也占全省养殖产量的10%。养殖以内销为主,是山东渔业能够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有些省份养殖品种主要围着出口转,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山东水产养殖由于瞄准与注重国内需求,所以市场稳定,生产稳定,渔农稳定,企业稳定,从而保证了水产经济的稳定,这是山东水产品产量能够成为全国第一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你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投资优势再好,也难成气候。地区实力、资源实力、企业实力并不等于竞争力。近几年全国水产品市场多次出现鳗鱼风波、黄鱼风波、甲鱼风波、对虾风波,都没有对山东水产养殖业造成大的冲击与影响。即便出现罗非鱼风波,也同样如此。

其三,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立足于海洋捕捞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深海渔业、远海渔业、公海渔业、大洋渔业、远洋渔业的发展。这是山东水产品出口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名的主要原因。2005年山东水产品加工量443.2万吨,同比增长32.2%,占总产量比重6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山东出口产品中90%是海洋捕捞产品,而不是海水养殖产品,排在前10名的出口产品占到山东出口总量的81%。这是山东水产品出口始终稳步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保护资源、限制近海捕捞的同时,大力发展远海、远洋捕捞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渔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保护国内的土地资源、水源资源、淡水资源、近海资源、环境资源,争夺与开发公海海洋资源,仍然是当前国际渔业竞争的主流趋势。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竞争中。山东所实践的渔业战略方针,代表了中国渔业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

辽宁与山东有太多相似之处。两省同处黄渤海湾成犄角之势,大陆海岸线2178公里,是山东86%;岛岸线622公里,是山东84%;海域15万平方公里,与山东相同;区域面积14.67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的98%。辽宁地处松花江与辽河流域,河流众多,水资源强过山东,但也属缺水省份。从养殖角度讲,辽宁气候劣于山东。这样总体资源两省平手。2005年辽宁水产品生产总量与海产品生产量均处全国第5名,总产量比山东少42.3%,海产品少51.9%,淡水产品少54.4%,大概差距50%不到。养殖产量276万吨,比上年增长9%;捕捞产量149万吨,与上年持平;养殖产量占总产量比重64.88%,高于山东;水产品加工量110万吨,占总量比重25.79%,低于山东50%;水产品出口创汇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比山东低50%,出口增长速度同样低50%。虽然辽宁水产品总产量排名老五,但是总产量增长速度是排名前4位的1倍,达到5.5%,显见辽宁渔业战略雄心。从养殖品种看,辽宁集中在海参、鲍鱼、对虾、海蛰、海带、鲆鲽类、河豚、河蟹、观赏鱼、贝类等品种上,在海水产品养殖上与山东相似。辽宁与山东不同之处也是最大亮点在:海蛰与观赏鱼养殖,可惜没有海水珍珠。辽宁在水产养殖产品发展战略上也是立足国内市场,立足国内中间层次消费群。辽宁最突出点在品牌意识强于山东。盘锦河蟹、大连盘鲍均为国际知名地域品牌。辽宁励志海洋经济2010年跨入全国三甲并非虚言。辽宁海水产品增长速度5.2%,如果保持此速度,那么在2010年产量将提高到接近500万吨水平,超过浙江与广东。浙江2005年海水产品408.8万吨,增长速度―2.2%,广东2005年海水产品397.95万吨,增长速度2.4%。如果此速度不变,那么2010年应该是445.7万吨,很可能低于辽宁。现在需要问的是:10年之后,辽宁是否超过山东?辽宁要赶超山东,应该有哪些更大胆、对路、实际的举措?

市场开发与培育是水产业发展第一要素

综观全国各省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水产品生产、养殖、科研、加工、出口等方面都给与了足够重视与政策倾斜,而对于如何加强与培育水产品市场考虑少、安排少、措施少、政策与资金倾斜度明显不够。对于水产品市场的开发、研究、投入少之又少成为全国带有普遍性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渔业产业发展不仅离不开市场而且主要依靠市场支撑。市场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第一要素。只有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专业大市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水产海鲜专业零售市场,才能够尽快托起水产大产业。发展、投资与培育水产专业市场――互联网专业市场、连锁门店零售市场、产区专业批发市场、销区海鲜市场,甚至海鲜餐饮市场等等,成为加快地区、省区、全国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支持与鼓励产区大型水产批发市场到全国主要销售区域开办连锁性大型海鲜市场,产销直接见面,形成全国性渠道布局。舟山国际水产城不应该就局限在舟山。广州黄沙水产品市场也不应该把二期、三期扩大工程就盯在广州;要鼓励、支持大型品牌水产企业到全国主要销售区域开办专业品牌门店、品牌饭店,绕开大城市大型超市高额费用门栏,保护、扶持、发展地域性水产品牌;要创建、投资、扶持具有生存能力、行业影响力的水产专业互联网站,把大型水产网站建设摆在与有形市场建设同等重要位置考虑,摆在与高新技术企业同等高新地位考虑,尽快形成互联网专业市场,造就中国渔业电子商务平台。最近,香港中旅集团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大陆市场打造在线旅游网站芒果网。芒果网提供的在线服务不仅包括预订酒店客房、机票、旅游产品,还包括导游、旅游商城、电子地图和论坛等,在国内部分城市的大型酒店里,还设有芒果专柜、芒果楼层。这种大规模介入全国市场的企业行为、政府行为、产区行为在水产领域还未出现,不仅仅在电子平台上还未出现,在有形市场中也未见到。政策到位、资金到位、贴息到位、贷款到位。市场渠道通畅了,生产之水自然就活起来。那么,马路修好,还愁没车跑吗?

学的 好的话,很有前途

应该不错

还是很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