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木耳的种植方法(要求具体配料方法和其它注意事务,有玄赏)

养殖吧 2023-03-24 09:40 编辑:admin 258阅读

黄背木耳的种植方法(要求具体配料方法和其它注意事务,有玄赏)

黄背木耳无耳基栽培技术

tel:

黄背木耳是一种大众化食用菌,具有易栽培、抗病力强、经济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全国年栽培量一直稳定在5亿袋左右。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不仅产量高低悬殊,而且质量的差异也大。笔者进行的实地考察发现,同样的菌种、同样的配方、等量的干料(约110克),有的每袋产干耳210克,有的则仅50克左右;另一方面同品种的黄背木耳即使是同一潮菇其价格也差异很大。凡是价格高的黄耳都具有色泽好、耳基相对较小的特点。笔者比较各地的栽培技术和木耳品质后,总结出了黄背木耳的无耳基高产栽培技术。在此分别就传统的栽培方式和这种栽培技术作一比较,突出其中的不同点和无耳基栽培的特点。

一、传统的栽培方式

1.常用品种

781、陵耳3号、陵耳5号、陵耳343、苏毛3号

2.培养料配方

①棉壳60%,玉米芯30%,杂木屑、米糠等10%,石膏或石灰2%—3%;

②棉籽壳30%—40%,玉米芯30%,杂木屑20%—30%,米糠10%,石灰2%—3%。拌种、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皆按常规方法进行。

3.出菇方式

传统的促菇方式为卧式床架栽培或挂袋出耳。卧式床架栽培一般堆放3—4层,进行两头出耳。挂袋出耳则在栽培袋的四周均匀地开V或/形洞10— 15个,然后进行出耳管理。传统的卧式床架栽培,因出菇时通气性不好,易积水烂耳,出菇点少,袋内养料不易充分转化,且产品的耳基特别大,于品价格低;挂袋出耳虽通气性变好,出菇点多,袋内养分易充分转化,但v形开口易渍水烂袋,造成低产。/形方式,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挂袋出耳的产品,耳基相对要小些,所以价格要偏高一些。

二、无耳基栽培技术

无耳基栽培技术和传统的栽培技术相比较只是出菇方式的不同。无耳基栽培的出菇方式有如下特点:

1.场地的选择

能保湿,通风好,远离污染源的大棚或室内均可。室内要消毒。

2.栽培床的设计

出耳可采用卧式床架出菇和吊袋出耳两种方式。卧式床架出菇一般为单层,每袋之间留一手掌宽距离,每层之间也留一手掌宽空隙,两架间留走道,栽培袋均匀地平卧在床面上。

3.出菇袋的处理

将消过毒的无锈铁钉均匀地钉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让其锥部冒出木板约2毫米。出菇袋菌丝培养满袋后,在进入出菇房前,将菌袋在钉有铁钉的木板上滚压,使菌袋四周均匀地扎上大小约2毫米左右的点30—45个。

4.菇房管理

每天喷水2—3次,喷水时要轻喷勤喷,温度保持在24—30℃之间,当菇成熟时,将菇一次性摘完,用手轻轻一抹即可。不要陆续进袋,断断续续出菇,否则湿度很难调节,容易造成烂袋、烂耳。

三、无耳基栽培技术的特点

无耳基栽培技术和传统栽培方式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无耳基

传统栽培中的两头出菇方法,其黄背木耳耳基很大;V或/形开口虽然克服了耳基大的不足,但始终存在耳基,只是稍小一些。而用无耳基栽培技术生产的黄背木耳产品无耳基。

2.品质好

对于黄背木耳产品而言,有无耳基是其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耳基产品商品性好,价格高,每公斤无耳基产品比有耳基产品高出1—2元。

3.产量高

无耳基出菇方式解决了黄背木耳在出菇期间既要求保湿性好,又要求透气性好而得矛盾,因而产量高。

种黑木耳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如温度、水分等等及其他方面的。你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的问题,越详细越好 谢谢

一、是了解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黑木耳对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酸碱度的要求,以便通过栽培措施满足其要求,生产出产高质优的黑木耳。    二、是栽培原料的选配。袋栽黑木耳的原料可根据当地自身条件选择农作物秸杆(稻草、麦杆),玉米芯(粉碎),杂木锯屑(不含油脂的树种)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料(占60—90%),再配比一定量的麸皮、米糠、石膏、石灰和复合肥即可。    三、是袋栽季节和场地。黑木耳是属中温型变温结实真菌,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要求低温高湿,生产中必须根据黑木耳对温度的要求,选择适宜子实体生长的季节出耳。江西可分别在春、秋两季的2月下旬—4月上旬或8月下旬—9月底培育菌袋为宜,栽培场地以野外空气清新,排灌方便,通风透光,环境洁净的壤土为好,早春和晚秋则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较宜。    四、是菌袋的发菌管理即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包括料袋灭菌,无菌接种,暗光培养,开口上架等。其中常压灭菌的关键是必须在4小时内升温达100摄氏度并维持8小时。待袋温降至30摄氏度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箱)进行接种。接种后菌袋宜在消毒后的培养室内保持在25—28摄氏度下进行暗光培养约40天,待菌丝满袋后再对菌袋作开口处理,以利通气出耳,一般开口方式用“v”型,采用三面开口,然后入萌上架出耳。    五、是出耳管理。菌袋入棚上架前要对耳床及草帘进行药剂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可喷施1000倍的甲荃托布津,或5000—800倍的克霉灵和2000—3000倍“菇保一号”液。入棚上架后,温、湿度的管理是出耳的关键,耳体生长总的要求是低温高湿,即温度控制在15—25摄氏度,相对温度保持90—100%的条件下,并直接喷水管理。当耳基大量产生后,水分管理则应严格遵循七湿三干,干湿交替的原则。    为防治黑木耳栽培期间的病害虫,一般只在菌袋入棚上架前对菌床及四周场地(包括杂草、树木),用菊脂类低毒高效农药喷洒,以杀死与预防害虫。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出耳后)则不宜喷洒农药,可用人工捕杀,以免影响木耳品质。对感染的杂菌或其他病菌,一般可用碳酸氧铵稀释液,波子多液或代森锌稀释液灌注病灶。以上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