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市里花蛤怎么养?盐水的盐度是多少?
花蛤盐水盐度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养殖花蛤的环境:
1、水温:蛤仔属于广温性的贝类。在自然海区中,水温在0~36℃范围内,均能适应。当水温为5~35℃时,生长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长最快。蛤仔的适温上限为43℃,当水温升至44℃时,死亡率棚兄枯达50%;当水温升至45℃时,则全部死亡。
2、溶解氧:蛤仔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蛤仔的生活需要。
花蛤吐沙的方法:
要让蛤蜊吐沙尘搭又快又干净,可以将铁勺、铁钉等放到容器里。贝类有闻到铁味便吐泥沙的习性,这会促使蛤蜊链洞自动吐沙。也可将蛤蜊放在铁锅中,放置一两个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净,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还可在放置蛤蜊的容器中放些食盐,一般来讲,1公斤蛤蜊放1勺食盐即可,也能让蛤蜊吐沙更快。
30吧 比重1.020就可以了。就是1L水30g盐左右
直接用海水精不是更好,买的时候问一下卖的人
水产门市有卖
二、煮花蛤的时候总有很多没有开口的,是什么原因?
蛤蜊是属于软体类海产,我国沿海均有散布,卖孝其中辽宁为主产,广东、福建等地。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具有药效食用价值。相传中清稿食用文蛤最早时分为两三千年前,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称号。文蛤在我国产量大,属于半人工,在沿海沙泥中养殖。如今市面上出卖的文蛤,大都是人工养殖。食用文蛤前,普通要提早加淡盐水浸泡吐沙泥。煮文蛤时,冷水和文蛤一同下锅,小火慢加温至启齿,捞出清洗一遍。肉质十分的鲜嫩细腻,下锅时分很快就能够煮熟,所以普通都是采用热水下锅来煮。由于假如用冷水煮的话,等水沸腾还需求一段时间,那煮的时间就相对较长,蛤的口感就会变得又老又柴,一点都不鲜嫩,而且会有很重的腥味,所以用冷水下锅来煮花蛤是可取的。
用热正兄水下锅煮蛤蜊,也要留意煮的时间不要太久,等锅中的水烧开以后,我们在过重下入两片生姜和一把葱结,然后将蛤蜊倒入锅中,等蛤口子全开了以后给它停止调味就能够出锅了,这样煮出来的花蛤不只没有腥味,而且肉质也会愈加的鲜嫩,由于蛤刚刚煮的成熟,唱起来原汁原味,而且汤汁也十分的鲜美。假如还有个别没启齿的,把它们挑出来。
另外我们在买新颖的蛤的时分不要买那种张启齿了的,那种普通都是死了的蛤,蛤买好以后,一定要先喂养一下,将蛤中的泥沙吐出来,人们最常用的办法是用盐水来吐沙,但是这种办法比拟迟缓,我们能够在水中在参加几点白醋,这样能够刺激花蛤更快的吐沙,中途要记得给它换水,这样才干确保吐沙洁净。
假如要想它启齿,就得冷水下锅,渐渐煮着它就会本人启齿了,开水下锅一下子煮死了,哪里还会启齿
花蛤在买回来的时候都是活的,如果在烹饪之前死去,那么在煮的时候就不会开口,这样的花蛤是不能吃的。
有可能是在买的时候掺进了个别坏死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煮熟煮的时间不够。
三、新人求助,养蛤蜊需要注意点什么
蛤蜊如何饲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花蛤苗运输
当幼苗生长到商品规格种苗时(指白苗、中苗、大苗),就可移殖养成或出售,洗苗时间还要结合气候、潮水而定。农历初一、十五的十二时(半夜十二点及中午十二点)是大潮。而每天满潮时差大概是50分钟左右。一般在天气凉爽,非下雨天带友和非小潮水期间进行,这样洗的苗种健壮,运输成活率和养成成活率高。产苗区与养成区经常不在同一地区,因此移苗就需要一段运输过程。由于杂色蛤适应环境能力强,能经受数小时甚至几天不于涸、不致死。体腔内部含存一定量海水,捕捞后能起调节作用,这对贮存与发运带来一定好处,但对贝类的分选时间、包装、运输等因素仍会直接影响它们的质量。在运苗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短途运输:一般用车运,亦可用船运。运输历时24h以内,无需采取降温措施。
2)长途运输:运输历时24h以上,需用冷藏车。苗种与冰袋交错排开,并用竹片分层相隔,控制温度3℃左右,运输80h~100h,成活率95%以上。
3)一般用网袋装苗,每袋30kg左右,网目大小以不漏苗为准。
4)蛤苗应是当日采取的,且苗体应洗干净,不含泥沙等杂物。
5)运输时间最好在北风天,温度比较低,成活率高。南风天气易死亡,最好是当天洗苗,当天运输,当天播苗,从起苗到播苗最迟不超过3个潮水为限,以利提高播苗成活率。
6)在洗苗和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把蛤苗碰伤击破贝壳,引起死亡,互相感染,影响运输成活率。
7)不论车、船运输都得加蓬,避免日晒、雨淋造成死亡,但是不得密盖,以防闷死。
8)运输前必须准确计算放养场的潮水,以确定启运时间,如果放养在低潮区,应在大潮期间运苗,否则苗运到,埕地不干露,无法播种。
潮间带养殖花蛤
(一)养殖场的选择条件
成蛤的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为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砂多泥少(含砂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海水比重为1.010~l.025,最为理想的比重为1.012~1.020;流速为40~100厘米/秒。
(二)整埕播苗
1.播苗季节:播苗季节,依苗种的个体规格大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白苗,一般在4~5月播苗;中苗大多在12月播苗,有的地方因天气寒冷等原因,推迟到翌年春天播苗;大苗一般在产卵之前播苗。
2.整埕:整埕工作,主要是先在埕地靠近港道处和潮下带的边缘,用芒草筑堤,以防蛤苗流失。堤宽30~40厘米、高约25厘米。大片陆手的滩涂也要用芒草围堤,隔成数块,便于管理。而后捡去埕面上的石块、杂物,用砂填好洼地,整平埕面。若埕地较软,则须开挖排水沟,以防埕面积水。最后,在播苗之前一星期,用漂白粉(15千克/亩)或茶籽饼(8千克/亩)泼洒埕地,杀除敌害生物。
3.播苗方法:播苗方法有干播和湿播两种。
(1)干播:退潮后埕地干露时,从停泊在埕地上的运苗船中卸下蛤苗。播苗时,要求播撒均匀,防止成堆集结。若潮水已上涨无法继续播苗或播苗未完成时,则应将蛤苗卸下,浸没于水中,待下一潮水再播。
白苗因个小体轻,易被潮水带走而流失,故多选用此法播苗。
(2)湿播:湿播是在潮水未退出埕面时,用船把蛤苗运至插好标志的埕地上,在标志范围内按量播撒均匀。播苗,应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以免蛤苗流失。
用湿播方法,增加了播苗时间,提高了工效和蛤苗的成活率,但播撒较不均匀。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苗和大苗播撒。
4.播苗密度:播苗密度,直接影响到蛤仔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如播苗密度太大,蛤仔生长较慢;如播苗密度太疏,不能充分利用养成面积,单产较低。因此,要掌握适宜的播苗密度。其播苗量,要根据蛤苗个体的大小、潮区的高低和底质条件等因素来决定(表19-6):蛤苗个体大的,成活率高,可少播;潮区低的,蛤苗摄食时间长,生长快,同时敌害也较多,蛤苗受害率高,应适当多播;底质较硬的埕地,稳定性好,亦可多播。
此外,还要根据海区饵料生物的多寡及流速的大小而酌情增减。
表19-6蛤苗播苗密度与苗种规格、场地条件的关系。
三)养成管理
俗话说“三分苗,七分管”。做好养成期间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1.移殖:移殖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养殖潮区,疏散养殖密早行嫌度,促进生长。
(1)苗种增大,稀疏移殖:小苗播种的潮区较高,经过6~7个月的养殖后,个体显著增大,摄食量增加,养殖密度相对显得太密;同时,蛤仔的体质逐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应移到较低潮区放养,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以加速蛤仔的生长。
(2)随着不同季节移植,以提高蛤苗成活率:根据泥层保温性好,冬天不易冻死蛤苗和砂埕贮水量大,温度低,夏季不易晒死蛤苗的特点。随着季节的不同,可移植到不同的场地,以提高成活率。可采用边收获、边移植的方法进行。
(3)加快产后亲蛤恢复体质,移植促进生长:亲贝在产卵排精后,因体质虚弱,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差,易造成死亡。所以,应在繁殖季节之前,把亲贝移植到潮区低、饵料丰富、风平浪静的场地养殖,以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
2.防止灾、敌害:严重威胁蛤仔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和台风。在易受台风袭击的埕地,应争取在台风季节来临之前,收获或移植到安全地带;受洪水威胁的埕地,也应采取类似的措施;对未来得及收成和移殖而受害者,必须及时抢救,清除覆盖埕面的泥砂,集拢散失的蛤仔,以减少损失。
蛤仔的敌害生物及其防治措施如前所述。在养成期间应经常下埕除害,减少损失。
3.加强日常管理:蛤苗播放后,要经常到埕间巡管,检查蛤苗有否流失、蛤仔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敌害的危害情况等,以便及时补苗或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疏通水沟、填补埕面、修补堤坝等。特别是刚繁殖后的亲蛤,体质虚弱,多数上浮在埕地表面,若被人为踩踏,死亡率更大。所以,在繁殖季节之后,更应加强管理或进行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