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怎么种,黄花菜的种植方法

养殖吧 2023-01-13 05:46 编辑:admin 54阅读

黄花菜又名萱草菜、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宿根多年生的一种三倍体草本植物。只开花,不结果,无性繁殖。以花为食用部分,可以鲜炒,也可以制成干制品,用温水浸泡后炒食、做汤或水焯后凉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并具有安神、定惊、催眠、清热、消炎之功效。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是一种栽培管理容易、收益时间长、效益高的经济作物。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地点选择

黄花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贫瘠,适应性强,不管是黏壤土还是沙壤土均能良好生长,无论山坡,平地都可以种植,但肥沃土壤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不积水的地块。

(2)施足基肥

栽植时,先开好深15~20厘米、宽20~30厘米的穴,每40穴施入腐熟猪牛粪50千克、复合肥1千克,施后把基肥与穴土拌匀。

(3)苗根修剪

将生长5~6年的大丛黄花菜头挖起,分割成2~4个单株为一丛备用,并剪去肉质根,只保留1~2层新根,新根长4~5厘米,同时将“根豆”和根部的黑须剪掉。这样有利于栽后新根群的旺盛发育。

(4)适时移栽

从采摘结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个节气移栽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适宜的气温,植株能够进入2次长叶期,有利于分株繁殖,栽后成活率高,当年就可长出3~5个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产量。

(5)合理密植

根据梯园的宽窄,采取单行栽植或宽窄行栽植。单行栽植:行距80~90厘米、丛距30~35厘米,每丛栽2~4片(株)苗,丛内株距4~5厘米,每丛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宽窄行栽植:一般宽行行距80~100厘米,窄行行距60~70厘米,丛距35~40厘米。也可以种植在山坡梯园的前崖,园内套种其他作物,穴距为30~40厘米。

(6)栽植深度

以10~15厘米为宜。过深分蘖慢,进入盛产期要迟1~2年;过浅植株矮小,分蘖细弱,容易早衰,而且遇干旱易影响出苗。移栽后应及时浇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

(7)适时追肥

在春季萌发第1轮新叶时,亩用腐熟的人粪尿500千克加复合肥5千克兑水浇穴,结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发育茂盛,生长整齐;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为抽薹打下基础;5月中、下旬结合中耕施催蕾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使花茎抽生,为现蕾创造条件;采摘完后及时割叶施冬苗肥,亩施人粪尿150~200千克、速效化肥10千克。施肥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掌握“差苗多施,壮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则。

(8)堆蔸培肥

黄花菜根系每年从新生的基节上发生,有逐渐向上生长的趋势。因此,在冬苗枯死后,应随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长。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园土次之。

(9)更新复壮

黄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后,因肥水条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蘖成密集的株丛,地下部产生许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质根,这时花蕾减少,采摘期缩短,产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采收完成后,结合秋季大中耕,在每丛植株的一侧连根挖掉1/3的老株,促进整个植株发生新的分蘖,萌发新根,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3~4年后用同样的方法复壮另一侧。1~2年后再将剩余的蔸全部挖掉,并深翻土。

(10)病虫害防治

黄花菜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锈病、炭疽病和茎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蓟马、潜叶蝇等。防治病虫害,要搞好农业防治,在黄花菜采摘完后,地上部随即枯死,应及时割蔸并运离黄花菜地外,以减少菌源、虫源;搞好黄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强抗病能力;适时更新复壮老蔸;选用抗病品种等。适时用药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可用艾美乐3000倍喷雾防治。

黄花菜应选温暖地区栽培,采用播种和分株等方法栽培。

选地栽培:

黄花菜喜温暖,适应性强,但地上部遇霜则枯萎;根系发达,耐旱力强,在山坡地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种植。但以红黄土壤最好。

深翻整地: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在翻耕土地时应注意深翻耕,深翻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翻地深度20-30cm,搂平、打埂、修渠作畦。

为便于以后的日常管理,畦宽以1-1.5m为宜,畦长不限,以方便为原则。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这是快速生产种苗的方法,但黄花菜种子发芽率低,必须先浸种催芽,播后1年方可定植。

分株繁殖: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挖取株丛的1/4至1/3分蘖作为种苗,连根从短缩茎切分,剪去衰老根和块状肉质根,将长条肉质根剪短即可栽植。

切片繁殖: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取老黄花菜植株,剪除绿叶,留5-7cm长的根系,用小刀均匀地切成2-5片,然后用800-1000倍多菌灵或托布津浸泡20-30min,然后栽植。

分芽繁殖:黄花菜根状茎两侧排列着无数隐芽,顶端着生主芽和侧芽,人为地破坏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可用分芽的方法提高繁殖率。

组培繁殖:为达到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也可采用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

黄花菜分为7个生育阶段:

2月至3月上中旬为萌芽期,3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分展叶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抽薹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萌蕾开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采后枯叶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为秋季展叶期,霜后到翌年1月为休眠期。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从花蕾采收完毕至下年发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采收完毕后分株移栽最好,当年可发生冬苗,抽生新根,积累养分,翌年可抽薹投产。

土壤肥力高的稻田、菜园土每亩种植16000穴。坡地、贫脊土壤每亩种植2000穴。

种植方式以宽窄行交替为好。

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用草木灰盖蔸,成活后每亩用100~200公斤人粪尿对水淋蔸作定根肥。

科学施肥浇水:

合理排灌春季多雨,应及时做好黄花菜地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采收时期,提高产量,引水抗旱宜早晚进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

黄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多。

施肥应于春苗发芽期、抽莛开花期和冬苗发育期分次进行。

在抽薹始期喷施花朵壮蒂灵,为增强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长叶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提高产量。

采收方法:

采收的最适期为含蕾带苞,即花蕾饱满未开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乌嘴、尖嘴处似开非开时。

黄花菜采摘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过早过晚均不好,太早则为青蕾,糖分含量少,鲜蕾重量轻、颜色差,造成成品色泽差,产量低。

过迟采摘花蕾成熟过度,出现裂嘴松苞,且汁液易流出,产品质量差,不易保藏。

采收季节一般为6月至8月底。采收适期为花蕾刚在裂嘴前1-2h,这时黄花菜产量高,质量好。

采摘的最佳时间为13:00-14:00。采回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防咧嘴开花。

1、选地整地

黄花菜对突然的要求把那个不是非常严格,它抗贫瘠和抗旱的能力及其强悍,寿命也比较长,一般可以生长个五到八年的时间,所以比较是个独栽在山坡、山地等地区,但如果能过在土质比较疏松肥沃的地方进行栽种的会生长的会更好,产量也会更高,同时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在整地的是后尽量深翻,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掉一些虫害的威胁,同时还可以预防倒伏。

2、栽种方式

黄花菜的栽种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通过播种育苗,将黄花菜的种子放入苗床进行育苗,等到幼苗长处之后进行移栽,不过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就是产量不高品质不好,其次是栽种后要第三年才开花,第四年才能达到正常的产量,所以一般不建议第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就是通过分株繁殖,在秋季采收完黄花菜之后或者是休眠之后,将老苗上新长出的幼根分开进行栽种,这样栽种完后来年就可以开花进行采收,效率会高很多,如果没有老苗也可以去别人那里买。

3、田间管理

黄花菜的种植要按照合理的密度来进行栽种,一般是每株间隔三十五到四十厘米。黄花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所以在它的花期需要进行温度调控,这样可以促进开花,提高品质和产量。

黄花菜最重要的就是施肥管理,一般我们要追施三次肥,第一次施肥是在发芽的时候,施氮肥、磷肥、钾肥、尿素的混合肥用来促进发芽缩短芽期,第二次施肥一般使用尿素和钾肥用来促进新枝生长,最后一次施肥是在开花的时候,这时有利于缩短花期进行采收。

4、疾病预防

黄花菜的病害相对比较少,也就是有时出现一些蚜虫,或者是叶斑病,所以在发现蚜虫比较少的时候可人工除虫,比较多就要喷洒乐果乳油,喷洒后半个月之内不能进行采收,其次就是叶斑病一般采用百菌清就可以了。

5、采收加工

黄花菜一般是晚上开花,所以一般是在每天早上进行采收,一旦到了中午它就凋谢了。如果遇到下雨天的话尽量提前一天采收,那时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时间那就没用了。采收之后的黄花菜要进行加工处理,一般是先将它蒸干,然后再晒干,最后打包好就行了。

扩展资料:

一、种植步骤:

1、黄花菜的繁殖一般都是通过根来完成的 首先要选比较好的根。

2、在春天4月初的时候就可以种植了  ,首先松土 然后刨出垄沟。

3、再将根茎栽好。

4、最后施肥浇水

5、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浇水 大概夏天的时候就能开花了 

二、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将母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种是由母株丛一侧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种苗,留下的让其继续生长。

挖苗和分苗时要尽量少伤根,随着挖苗和分苗随即栽苗。种苗挖出后应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开或每2~3个芽片为一丛,由母株上掰下。将根茎下部生长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层新根,并把过长的根剪去,约留10cm长即可。 

切片育苗繁殖

黄花菜采收完毕后,将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开,除去短缩茎周围的毛叶,已枯死的叶,然后留叶长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茎从上向下先纵切成两片,再依根茎的粗度决定每片是否需要再分。如果根茎粗壮,可再继续纵切成若干条。这样每株一般可分切成2~6株,多者可达10株。须注意,在分切时每个苗片都需上带“苗茎”,下带须根。分切后用50%多菌灵1200倍液浸种消毒1~2h,捞出摊晒后用细土或草木灰混合黄土拌种育苗。

扦插繁殖

黄花菜采收完毕后,从花莛中、上部选苞片鲜绿,且苞片下生长点明显的,在生长点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将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两端埋入土中,使苞片处有生长点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细土保护;或将其按30°的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盖严芽处为宜。

当天剪的插条最好当天插完,以防插条失水,影响成活。插后当天及次日必须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以后土壤水分应保持在40%左右。约经1周后即可长根生芽。入冬注意防寒。经1年培育,每株分蘖数多者有12个,最少5个,翌年即可开花。

种子繁殖

在花开后10~60min进行人工授粉。黄花菜受精的适宜温度为28~32℃,相对湿度为53%~82%。为防止天然杂交“串花”,可用线扎住花蕾。但不宜套袋,以免袋内温度过高。为了提高坐果率,还可从开花前2天起,每隔7~10d用0.1%的硼砂,或1:3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或2%过磷酸钙,或1%尿素和氯化钾等水溶液做叶面喷施,直至最后一批蒴果坐果后20天为止。

黄花菜以主花序顶端分枝及第二分枝的结果率最高。从节位看,第一和第二果节的结果率最高。为此,对于第一至第四个分枝,可以保留1~4果节上的花蕾,主花序顶端分枝可保留第一和第二果节上的花蕾,其余的花蕾应疏掉,使养分集中于果实和籽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黄花菜

黄花菜喜温暖,适应性强,但地上部遇霜则枯萎;根系发达,耐旱力强,在山坡地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种植。但以红黄土壤最好。深翻整地: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在翻耕土地时应注意深翻耕,深翻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翻地深度20-30cm,搂平、打埂、修渠作畦。

拓展:

1、忘忧草(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黄花菜,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花葶长短不一,花梗较短,花多朵,花被淡黄色、橘红色、黑紫色;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花果期5-9月。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厘米~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

2、生长习性

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

黄花菜为喜光怕荫、喜凉怕热、怕涝喜燥,耐瘠耐肥植物,在栽植黄花菜时 栽植适期,巧施肥水,施肥后,给肥土面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均匀喷施,可使叶肥增效,亦可用于农药,不影响作物吸水透气透光,保护作物不受外部病害的侵染,改变植物全周期裸体生长的旧习惯,花蕾时期使用蕾肥与蔬菜壮茎灵使用,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夜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黄花菜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是叶斑病、锈病、叶枯病、害虫主要是红蜘蛛、蚜虫、小地老虎,用杀虫剂加杀菌剂与护树将军600倍液喷于植物体面,有效的防治病虫,也可消毒杀菌,防治病毒复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