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种植竹笋?
一、竹园规划。根据不同环境和坡度变化决定其定植株行距密度,一般采用6米×3米的株行密度,每亩植37株。由山坡地穴数减半,而条件好的环境可采用宽行密植法,即按6米×2.5米的规格,每亩种植44.4株。
二、挖穴施肥。挖穴长、宽、深为80厘米×60厘米×60厘米,曝晒后再放入腐熟堆肥或有机肥料等基肥,每穴10-15公斤。
三、选苗。从健壮、无开花的竹丛中选取前年白露以后留养竹,直径已达4-6厘米的一年生幼竹,将竹在清明节前后的雨季栽植。除上述幼竹繁殖处,还可采用杆育发,但一些方面存在因养成的竹苗可能开花而造成损失的危险,故应少用,有幼竹条件的不宜用。
四、栽植。采用幼竹与地面约成25度的斜植法比直位栽法要好:可减少日光直晒;减少水分蒸发;每节都接近土壤,竹节上的侧芽都有发芽机会,成活率较高,植后覆土时留一节在土表,并在土端竹杆内灌水。植后应灌水盖草,提高土温,防曝晒,以提高成活率,植后一个月左右如萌发新芽,可用1%尿素水溶液(1桶水加250克尿素)灌竹,以促进生长,提早发笋成竹。
五、管理。植后应注意除草、中耕、灌溉、施肥,覆盖和选留母竹等工作。
⑴植后当年的6-7月份除一次草,9月间再除一次。冬季利用农闲将竹园灌耕一次,以改良土壤性质,阻止杂草繁生。中耕时除去多余的老竹,仅留1:2:3年生竹各1株,并掘出腐朽的老竹头。
⑵3-5月雨季来临之前,可每周或隔周灌水一次,以促其尽早发笋,增加收入。
⑶利用竹林内落叶,杂草等覆盖竹园周围,每丛约盖60公斤,每年3次覆盖,以保持土壤湿润。不易取得覆盖材料的,可改用培土。
⑷施肥可促进发笋。可用环施法给每丛施腐熟堆肥20-30公斤,复合肥5公斤,配合灌水和降雨,在3-9月间施3-4次,以发挥肥效。用水肥灌注竹子肥效很好。
⑸每年白露前后,选留竹笋任其生长成母竹。如果过早7-8月留母竹,其吸收养分用于竹材生长,会影响发笋数量效益。
二、如何种植早竹笋
农历正月,黄梅五月与桂花八月,是种竹的最佳季节。笔者向种植户介绍几种种植要点如下:
一、竹地选择:竹地应选择地层较厚、排水良好、面向东南、稍带坡度的土地为好,坡度一般以5-15度为宜,土质以黄沙土优于乌泥土、粘土、盐碱土及石灰岩土。田间或平坦旱地种竹,应先开好排水沟。
二、母竹选择:母竹应选“窄叶竹”,它的特点是竹叶较小、较窄,叶片淡绿,竹节平坦,笋呈炮垒形,肉质厚,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母竹以二年生的“罗花竹”最好,三年以上的老竹不宜做母竹,因为老竹的鞭上芽头较少,出笋能力差,移植成活率低。母竹以胸径3厘米左右,蒲头浅,分枝低,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为好。
三、母竹起运:掘母竹时要认清“来鞭”和“去鞭”,留去鞭3厘米左右,来鞭20厘米左右,保护好宿土。远途运输要用稻草包扎,挖竹和运竹时要小心,切勿弄掉“螺丝钉”和伤到竹鞭。
四、母竹种植:间距一般3米×3米,植穴6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母竹种植竹杆不强求直立,但竹鞭一定要种水平,舒展,紧贴土壤,用土分层压实,堆成馒状形。母竹种下后要打桩固定,防风吹摇,松动竹鞭。如遇干旱天气应在竹蒲头上边盖草,浇几次浓度较低的清水粪。
三、竹笋的栽培技术
1. 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2. 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
3.
4. 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
5. 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
6. 故在中国南方竹林茂盛,而秦岭-淮河以北竹林稀少。
7. 竹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以4. 5~7为宜。
四、蔬菜竹笋怎么种植技术
常规方法种植雷笋,亩收益一般在1300-1400元左右。
而汪如苗采用垄糠覆盖栽培技术,使雷笋上市时间足足提前3个月,7分地纯收入竟达2.9万元。
汪如苗是勤县洞桥镇裴岙村的雷笋种植专业户。
1994年,汪如苗从一个做蔬菜生意的朋友那里获悉,小小一把雷笋如果上市时间早,身价将成倍上升。
业如苗向来喜欢搞点小试验。
听了朋友后,当年就在自己的7分雷笋地里做起覆盖栽培试验,希望以此提高土壤温度,促使雷笋提前孕育,抢先上市。
当时,他采用薄膜、砻糠、屑作覆盖物,进行试验对比。
结果发现,采用薄膜覆盖的雷笋,由于土壤温度高低不一,致使出笋时间参差不齐,整体效果不很理想。
而木屑一遇下雨天,容易结块,也只好放弃。
最后,汪如苗选定了垄糠作为雷笋的栽培覆盖物,连实践边摸索。
7分雷笋地,1995年产量为750公斤,产值1.02万元;
1996年产量1250公斤,产值2.8万元;
1997年产量达到2100公斤,产值3.2万元。
采收时间以上年的12月中下旬,一直延续到次年的3月底,平均销售价为每公斤8 元,成本一般不超过3000元。
而常规种植的雷笋要到3月底、4月初才刚刚上市,亩产只有1000公斤,亩成本约600-700元,平均销售价仅每公斤2元。
农诱人的效益驱使下,1999年汪如苗开始了大规模的雷笋种植,总面积达32亩,其中竹种园20亩,雷竹11亩,还有小面积的水桂竹、高节竹等。
一般来说,竹种下去后要三年方可成林,今年汪如苗的雷笋虽然还示到正常采收年景,但从去年12月出笋开始到今年2月底,由于平均销售价达8.8元,估算每亩纯收入1万元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