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的种植技术及视频教程(茭白的种植技术及视频教程全集)

养殖吧 2023-05-07 04:45 编辑:admin 299阅读

一、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风味极佳。茭白含有维生素B1、B2、C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清热、生津、调肠胃等功效,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收获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蔬菜供应淡季,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茭白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环保、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茭白将作为首选产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一、茭白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

茭白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入春后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至下旬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一次。单季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停滞生长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在15℃以下分蘖和地上生长都会停滞,5℃以下地上部枯萎。 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耕作: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块。定植前整地,要水耕水整,整地前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千克或人粪3000~4000千克为基肥,捣碎整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埂,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日后,再灌浅水3厘米足有,以备栽植。 (2)选种、栽植:在秋茭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鞘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 茭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茭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米时,具3~4片真叶,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孽处劈开成数小袱贰递荷郛沽店泰锭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提高成活,随挖、随分、随栽。 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孽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 7~8月间进入孕茭期,去除较弱分蘖,每10平方厘米留一茭,至8月初摘黄叶2~3次,将黄叶踩入土中充当肥料,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茭墩四中张开,方便通风,减少病害。

(3)肥水管理:茭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次,按照“促—控—促”原则,栽后7~10天宜即施提苗肥,每亩施清粪水500~1000kg,以促进幼苗生长,半个月后每亩施清粪水1000~1500kg或尿素10~15kg,此后停止施肥,以免生长过旺,其后即进入分蘖期,至7月下旬到9月上旬新茭的分蘖进入孕茭期,茭笋开始肥大时,再每亩施浓粪水3000~4000kg,尿素20~25kg,促进茭笋肥大,以后第4~6次施肥可酌情处理。 茭白田的水位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的原则进行管理(浅水栽植、深水活棵、浅水分蘖)。萌芽前灌浅水2~3厘米,促进萌发,栽后保持水深5~8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加深至10~14厘米,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7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减少病虫害,孕茭期至采收前6~7天,根据主茎茭白生长情况灌好养胎水。开始保持15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到23~27厘米,使整个茭白浸入水中,但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孕茭后期逐渐灌浅水到3~7厘米。秋茭采收后,保持浅水2~3厘米,以免根株受冻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害虫幼龄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g加水75~100kg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g加水50~75kg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绣钠喷洒效果良好。

二、求茭白种植技术?

可以,茭白适合春季种植,一般在4月至5月上旬。

茭白种植技术

一、选好种株

由于灰茭、雄茭每年都会在正常的茭白田内自然产生,因此必须年年选种。在一些新引种茭白的地方,往往是第1年生产较好,第2年即开始出现灰茭、雄茭现象,第3年种墩就不能做种,出现大量灰茭、雄茭,产量大幅度降低。

若用灰茭、雄茭的种墩或分株做种,第2年还是灰茭和雄茭,绝不会成为正常茭。

在秋茭采收前,选取孕茭早、茭肉粗壮白嫩、主茭与蘖茭采收期一致、无灰茭、无病虫害、四周无雄茭的优良单株,插竿作为标记,发现灰茭、雄茭应将叶片打结作为记号,到第2年春季分墩时,先将灰茭、雄茭连根挖去。

每667m2田需种株200-300墩。选好的优良种株待采收后,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将种茭丛连根挖起。茭白种株以地表向下1-2节地下茎所萌发的芽为有效分蘖,所以应切除种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节,留中间一段进行扦插假植。假植的行距为1250px,株距375px,每隔5-6行留出2000px的走道,假植深度以齐茭墩泥为度,并保持1-50px的浅水层。

为了促使假植苗早发根萌芽,防止受冻,秧田可采用地膜覆盖,能使茭白提早生长发育,从而提早成熟和提高产量。当假植苗成活后,每667m2秧田可施入碳酸氢铵3-4kg,促进幼苗生长。春季对根茎密集、分蘖拥挤的茭墩,当苗高250px左右时应将细弱分蘖除去,同时向根际压1块泥,使蘖芽向四周散开,以改善营养状况和株间通风透光。

在移栽定植前1周,除去生长势过旺、趋向"雄化"的幼苗,以减少雄茭的发生。由匍匐茎上萌芽的"游茭"不能作种茭用。

二、栽培要点

1.茭田选择、翻耕和施基肥茭田应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最好。

翻耕茭田,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或浓人粪尿2500kg,如前作是水稻田,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耙平,然后灌水2-75px,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2.适时定植(指春季种植) 4月至5月上旬,当茭苗高500px左右、水田土温10℃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

如果选用老茭墩育苗的,此时将老茭墩连根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方向,按3-5个健全分蘖为1墩进行纵劈分墩,分墩要求带老茎,劈时尽量少伤及分蘖和新根,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如茭苗过高,可剪去叶尖,使苗高保持在25-30em,防止栽后倒伏。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0-80em,墩距1625px,并分大小行,大行为走道。

每667m2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定植深度以所带的老茎薹管没土为度,以晴天下午栽种为好。

3.水位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浅一深一浅"为原则。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分蘖之前),保持3-125px的浅水位,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分蘖;到6月份分蘖后期,将水位加深到12-375px,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由于7-8月温度高,深水位还具有降温的效果,但要定期进行换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烂根;进入孕茭期,水位应加深到15~450px,但不能超过"茭白眼"的位置(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防止薹管伸长;孕茭后期,应降低水位至3-125px,以利采收;采收后茭田应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过冬,不能干旱。

在每次追肥时,要等肥料吸入壤中后再灌水,如遇暴雨天气,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因水位过高而造成薹管伸长。

4.分期追肥(1)提苗肥:茭苗定植7-10天成活后,667m2施人粪尿500kg或碳酸氢铵15-20kg催苗,如茭白田基肥足够,可减少施肥量。

(2)分蘖肥:在分蘖初期(与第1次肥隔10天左右),667m2施人粪尿1000kg或碳酸氢铵20-30kg,促进有效分蘖和植株的生长;如没有施提苗肥,应适当提前追施分蘖肥。(3)调节肥:在分蘖盛期的6-7月问,应视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667m2施碳酸氢铵10-15kg,如植株生长强健可不施。

(4)催茭肥:当新茭有10%-20%的分蘖苗假茎已变扁(开始孕茭),此时应重施催茭肥,促进肉质茎膨大,提高产量,一般667m2施腐熟人粪尿2500~3000kg,或碳酸氢铵30--40kg。催茭肥要适时施入,过早施,植株尚未孕茭,易引起徒长,从而推迟孕茭;过迟施,赶不上孕茭期对肥料的需要,则影响产量。

5.中耕耘田,摘除黄叶茭白定植成活后应及时耘田除草,为了保护好分蘖苗,耘田时要由近及远,以防伤害分蘖苗。耘田以无杂草、泥不过实、田土平整为佳。在6月下旬茭白分蘖后期,株丛拥挤,应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的老叶、黄叶,以促进通风透光,促进孕茭,隔7-10天摘黄叶1次,共2-3次。

将剥下的黄叶随时踏入田泥中,可作肥料。

6.防治病虫害高山茭白的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大螟、二化螟、蓟马、蚜虫等。长绿飞虱群集于叶片上危害,造成叶片枯黄而减产;大螟、二化螟以幼虫在结茭期危害茭肉;蓟马、蚜虫群集危害幼叶,造成叶尖枯黄卷缩。

防治措施:在定植成活后至采收前7-10天,每隔12天喷药1次进行预防,长绿飞虱、蓟马可用40%乐果1000倍液、25%扑虱灵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大螟、二化螟用5%锐劲特1000倍液、Bt系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8%杀虫双800倍液;兼用20%三唑磷800-1000倍液、25%亚胺硫磷600-800倍液或20%好年冬1000倍液,交替喷雾。

高山茭白的主要病害有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危害叶片和肉质茎,使叶片和肉质茎枯黄干死,特别是高温季节发病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措施:茭白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1500倍液、97%敌锈钠5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或40%福星8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共2-3次。

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胡麻斑病可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纹枯病用5%井岗霉素300倍液防治。在茭白进入孕茭期后,禁止使用杀菌剂,以免杀死黑粉菌,造成茭白不孕茭,因此防病必须在植株生长前期(分蘖之前)进行。

三、采收

山区茭白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孕茭,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收,比平原地区秋茭提早20~30天采收。

不同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的高低,会影响茭白的孕茭时间和采收期。采收时削去薹管,切去叶片,留叶鞘40em,带叶鞘的茭白浸在清水中可贮存3~5天(若采用冷库贮藏,可保鲜60-70天)。一般从开始孕茭到采收约需14-18天。采收过早,肉质茎尚未充分膨大,产量低;采收过迟,则茭肉变青,质量下降,且易形成灰茭。

在进入采收期后,应每隔3-4天采收1次。一般667m2产壳茭1600kg左右。

三、东北茭白种植技术?

通过分株法繁殖繁殖,幼苗的质量直接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和数量的差异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的不同,往往导致植株退化,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应每年严格选择植物种苗。

在种植前留下10厘米,切掉细苗床地上的枯叶,挖出播种的墩,捡起坚硬的老茎,取一根生根的老茎。种植密度为1米宽,窄线为0.8米,植物间距为0.6米,每英亩约1400墩。种植深度优选在旧茎的白色部分,即原始深度。

(1)茭白在每个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不同,生长早期需水量不大,到生长旺季对于水分需求比较大,所以要保证有充分的水分,而到了生长后期需水量减少,追肥则需要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2)施肥时要注意不可直接在茭苗下施肥,需要距离茭苗2-3cm,避免肥力过浓而造成烧苗。

(3)同时还要及时除草,提高土壤通透性和避免养分消耗,生长期间除草2-3次,茭白主要的病害是叶枯病和锈病,虫害是叶蝉和蚜虫,因此要注意做好防治措施。

四、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三月。选好育苗床地,做畦,使足底肥,灌足底水;精选良种,消毒、催芽;适时播种,覆盖塑膜,加强管理(喷水、追肥、间苗、定苗、炼苗等)。。。。

五、茭白种植成本及利润?

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它用途很多,植株是优良的饲料,也可作为固堤造陆的植物。茭白种植要求不耐寒、不耐高温、不耐旱的特点,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现在也有不少人进行大规模的种植茭白,那么茭白的市场价格如何呢?种植效益如何呢?种植前景又如何呢?

茭白种植成本效益及市场前景分析

1、种植前景

虽然说茭白在我国的分布广阔,但其实大规模的种植基地并没有很多,所以市场上茭白的产量也并不是很高。还有就是茭白它属于时令蔬菜,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会出现,市场需求量大,产供求关系紧张。茭白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最后就是茭白本身的外形也是比较美观的,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也可以作为盆栽种植。根据上面的这些来进行分析,至少在目前,茭白的种植前景还是挺好的,而且市场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广阔的。

茭白种植成本效益及市场前景分析

2、市场价格

茭白的市场价格有高有低,不同的上市时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质等,茭白的市场价格是会有偏差的。现在市场上茭白的价格差不多是在两块五到八块钱一斤的价格上下浮动。比如说北京朝阳区茭白价格约为六块五一斤;北京丰台约为两块钱一斤;呼和浩特约为七块五一斤;黑龙江约为八块钱一斤;江苏凌家塘为三块钱一斤。如果要分析具体的市场价格,我们还是需要对所在地的市场去进行调查。

茭白种植成本效益及市场前景分析

3、投资成本

茭白种植所需要投资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如果了解茭白种植技术的人就会清楚,茭白是非常容易种植的。茭白种植的成本包括种植地费用约为六百到一千;茭白种苗费也不要很多,因为茭白的生长能力极强,所以大约是一百五到两百左右;肥料及农药费用约为四五百;水电、人工、运输以及其他费用约为五百;其他流动资金五百;那么种植一亩茭白需要投资两千七左右。

茭白种植成本效益及市场前景分析

4、种植效益

茭白种植的产量其实是非常可观的,据相关的市场调查统计的数据表明:在相对细致的种植管理下,种植茭白的亩产量能达到三千斤左右,如果是丰产的话,甚至能达到三千五到四千斤左右。现在市场价格一般是两块五到八块钱一斤,那么我们就算三块钱一斤,每亩茭白的经济收益也有九千块。减去种植的成本两千七,也就是说种植一亩茭白的净利润是六千三。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茭白种植效益分析。通过阅读了解,大家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茭白的亩产量、茭白的市场价格、茭白的种植前景、茭白种植赚不赚钱、以及种植茭白能赚多少钱。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六、种植红薯全套技术视频教程?

备耕

1)深耕

土壤板结会造成甘薯生长缓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难增产。深耕能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提高甘薯产量。

对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或表土黏厚的应深翻,但一般不要超过40厘米,过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减产。一般深耕30厘米比浅耕15厘米增产20%左右。宜在晴天深耕,切忌在土壤粘湿时耕作,以免造成泥土紧实。深翻要结合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2)起垄

甘薯主要是起垄种植,垄作优点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面积,增加土体与大气的交界面,昼夜温差大,且有利于田间降湿排水。在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生长不匀影响产量。

海南甘薯的起垄方式差异很大,各有优缺点,其中一种起垄方式是,起垄时,垄顶整平,有的在种植薯苗后,略在垄两边勾土垫高,中间做成沟形,这有利苗期淋水抗旱,也方便两边施肥,保水保肥好,在生长中后期方便逐渐多次盖土,防治象鼻虫。但要注意用此法种植甘薯时,一是容易插植薯苗过深,有深达10厘米的,二是后期盖土时,容易造成薯块覆土过深,当块根生长于垄心深层,处于板结贫瘠且水热和通风透气不良条件下,不利结薯和薯块膨大,造成低产。另外,就是多数垄距过宽,有些达1.5米,未能充分利用土地,因甘薯苗期长势慢,封行迟,也不利抗旱,且封行慢导致的除草工也多,另外,垄距过宽则每亩苗数少,不利获得高产。

一、育苗选苗

1、品种要纯

甘薯生产应尽量采用同一品种和种苗质量一致,当不同品种或优劣种苗混栽时,极易导致减产,这是目前南方甘薯低产劣质的主因之一。由于甘薯不同品种间和优劣种苗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前期生长旺盛,有的前期生长迟缓,有的品种耐肥,有的品种耐瘠,还有的品种蔓较长,有的品种蔓较短,那么,混栽后的部分植株获得优势,营养生长过盛,从而影响了另一部分弱势植株的生长,另外,有些优势植株的茎叶旺长,反而会导致薯块产量低于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就算两个高产品种混栽也会降低产量。

2、壮苗

要用壮苗,剔除弱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因为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根壮,吸收养分能力强。要求薯苗粗壮,有顶尖,节间不太长,无病虫害症状。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薯苗长度一般要达20~25厘米,具有六个展开叶较好,薯苗太长则带的叶片较多,蒸腾面积大,返苗迟,而苗太短,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薯苗过长过短都不利高产。

培育壮苗必须采用薯块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选择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薯块作种。先在1米宽的苗床排种育苗,当薯块长出的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植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在计划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当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应及时采苗种植。强调剪采第一段嫩壮苗作种苗,剪苗时应留头部5厘米内的数个分枝,但不可留得过长,从新发苗,如此循环剪苗。

尽量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第二、三段苗),主要原因是甘薯常常携带黑斑病、根腐病菌及线虫病等,薯块中携带的病原物会缓慢向薯芽顶部移动,而顶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携带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滞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带病的可能性比较小。有些地方如海南农民很少用薯块育苗,习惯用茎蔓多年连续繁苗,有的还用第二段苗,造成甘薯品种种性退化和产量下降,这是海南甘薯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选择好的育苗至关重要

1、甘薯脱毒育苗

脱毒甘薯是利用生物技术将甘薯内的病毒清除出来,并培育出无病毒的甘薯秧苗,恢复优良种性,提高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组培育苗”的技术,进行茎尖脱毒后繁育薯苗,主要措施包括试管苗快繁和土壤扦插嫩尖苗等。

2、灭菌杀虫

灭菌:主要目的是预防因病害而造成老小苗的发生。方法是采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把薯苗基部6~8厘米段浸泡10~15分钟。杀虫:杀灭种苗虫源,可用乐果等杀虫剂先喷杀准备采苗的甘薯田地,种前,可用乐果500倍液浸甘薯藤的头部1-2分钟。

栽插

1、栽插时间

南方夏秋薯区,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南部,广东和广西的北部,夏薯一般在5月间栽插,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栽插。南方秋冬薯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的南部,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 海南由于气候优越,全年可种,但以稻田冬种甘薯为佳,其优势在于:一是充分利用冬闲田,其时气候由热逐渐转凉,符合甘薯全生长期的要求,后期有利淀粉积累,且水旱轮作的土壤有利甘薯生长,减少病虫害,容易获得高产优质甘薯,二是由于反季节生产,鲜食甘薯可销往大陆和出口日韩等国。

最好选择阴天土壤不干不湿时进行,晴天气温高时宜于午后栽插。不宜在大雨后栽插甘薯,这易形成柴根。应待雨过天晴,土壤水分适宜时再栽。也不宜栽后灌水,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后栽插,成活率较高,但薯苗往往长时间长势不好,原因在于土壤呈现水分饱和状态,且土温偏冷,同时,土壤也变得比较紧实,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妨碍了根系发展,生长缓慢。久旱缺雨,则可考虑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盖上薄土,栽苗后踩实,让根与土紧密接触,提早成活。如栽苗后才淋水,则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湿。

2、合理密植

1)温棚培植

每亩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而大中薯率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为食用,不需要大薯,可适当密植,收获中小薯,容易销售。一般以垄宽1米,垄高25~35厘米,每亩插3300株左右最为适宜。要注意插植的株距一致,株距不匀,则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2)栽插方法

甘薯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

水平栽插法:苗长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此法结薯条件基本一致,各节位大多能生根结薯,很少空节,结薯较多且均匀,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此法。但其抗旱性较差,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瘠薄等不良环境条件,则容易出现缺株或弱苗。此外,由于结薯数多,难于保证各个薯块都有充足营养,导致小薯多而影响产量。如是生产食用鲜薯,则小薯多反而好销。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为45度左右。特点是栽插简单,薯苗入土的上层节位结薯较多且大,下层节位结薯较少且小,结薯大小不太均匀。优点是抗旱性较好,成活率高,单株结薯少而集中,适宜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可通过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争取薯大而获得高产。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由于入土节位多,具备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优点。缺点是入土较深的节位,如管理不当或土质黏重等原因,易成空节不结薯,所以,注意中部节位不可插得过深,砂地可深些,黏土地应浅些。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薯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薯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薯苗,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优点是由于插前去尖,破坏了顶端优势,可使插条腋芽早发,节节萌芽分枝和生根结薯,由于茎多叶多,促进薯多薯大,而且不易徒长。缺点是抗旱性能差,费工,只宜小面积种植。

3、栽插注意事项

浅栽。由于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最有利于薯块的形成与膨大,因此,栽插时薯苗入土部位宜浅不宜深,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宜实行浅栽。浅栽深度在土壤湿润条件下以5~7厘米为宜,在旱地深栽也不宜超过8厘米。

但在阳光强烈且地旱的条件下,要注意如果过浅栽插,因地表干燥和蒸腾作用强烈,薯苗难长根,茎叶易枯干,导致缺苗,应考虑适当深栽等措施。增加薯苗入土节数。这有利于薯苗多发根,易成活,结薯多,产量高。入土节数应与栽插深浅相结合,入土节位要埋在利于块根形成的土层为好,因此以使用20~25厘米的短苗栽插为好,入土节数一般为4~6个。栽后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茎叶不与地表接触,避免栽后因地表高温造成灼伤,从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干旱季节可用埋叶法栽插。埋土时,要将尽可能多的叶片埋入土中,埋叶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增产,由于甘薯的叶面积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特别是薯苗栽插后对水分需求较高。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调节,但刚栽插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叶片与茎尖争水,茎尖呈现萎焉状态,返苗期向后推迟,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可有效地解决薯苗的供水问题,叶片不仅不失水,还可从土壤中吸收水,保证茎尖能够尽快返青生长。

七、福建省茭白种植技术?

一、土壤的要求

茭白对土质要求不高但不宜连作。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壤土最好。茭白的植株较为高大生长期长,生长所需要的肥量大,因此就要求有肥沃的土壤,而且要进行多次的基肥实施,需要分次追肥。

二、育苗管理

10上中旬割去地上部枯叶,保留苔管地面上部1 ~ 2个节间挖起1/2的茭墩,用刀切成有1 ~ 3根苔管的育苗小墩,栽于育苗田里。育苗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土层深厚的水田,排水、晾干、翻犁施足基肥整成150厘米宽的畦将育苗小墩按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定植于畦上,以种墩根系入泥为度。育苗期间水深一般为2 ~ 3厘米冬季和早春低温时节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安全越冬。长出幼苗后要追薄肥2 ~ 3次翌年早春茭白苗高30厘米左右时,将育苗小墩挖出,用刀纵劈,分成定植用小墩,每个小墩均应带有老苔管,并具3 ~ 5个分蘖苗。下面笔者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1.选好种株

在茭白生产中,灰茭、雄茭在田间总有-定程度的发生,因此作为种株的茭白应每年进行选种,以免在第2年生产中出现大量灰茭或雄茭,影响产量和品质。选种应该在秋茭采收之前,选取孕茭较早、茭肉粗壮白嫩、主茭与蘖茭采收期互相一致、无灰茭、无病虫害、四周无雄茭的优良单株,插竿作为标记。

2.整地施肥作苗畦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土壤肥沃、前茬作物为非茭的水田作为苗地,整畦前应深耕、晒白、施足基肥有机肥3 thm2,整成畦宽1.2-1.5 m,沟宽30 cm的平畦,保持畦面湿润成粘稠泥浆状。育苗田与大田的面积比例通常为1 : 10~15。茭白前茬作物出茬后,应立即进行土地深翻深约20厘米深翻晒后冬季冻垡使土壤熟化疏松。每亩可施猪粪、鸡粪、鸭粪等腐熟有机肥料1500 ~ 2000公斤或人粪尿2500公斤以上,施肥后再翻耕一次,然后灌水耙平并做好田埂关水。

3.移栽扦插,分株移栽

移栽扦插:1月上旬,待田间运好的优良种株采收后将种茭丛连根挖起选择地表以下带1-2节苔管的种株,按每个育苗小墩带有1-3根苔管分开,并及时在田间摊开晒苗,一般晒苗约10 d.待植株外叶干透根部土壤略发白苗体脱水5%左右时再扦插。晒苗有利于促进分蘖提早结茭是早熟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扦插时每个育苗小墩株行距10cmx10 cm.深度以老茎和根部入泥为宜。扦插完成后及时搭盖小拱棚,并覆膜保温。

分株移栽:茭白移栽时间为3月中下旬气候回暖时挖出秧苗小墩,用利刀劈开分株。按每株3 ~ 5条健全的分蘖苗,每个分蘖苗有3 ~4张叶片的要求进行分切,分切时不能损伤分蘖芽和新根。定植时应随起苗、随分株、随定植。采取大小行距栽培,小行距为60~ 70厘米,大行距80 ~ 90厘米株距50 ~ 60厘米,栽植的深度一般以老根埋入土中10厘米,老苔管齐地面为宜。过深不利于分蘖过浅着土不牢,易被风吹动,使秧苗浮起,不利成活。

三、田间管理

1.灌水:移栽成活后保持三到五厘米的浅水、促进分莫。分奠前期加水至水深六到七厘米,后期至孕茭期加深水层到十五到二十厘米,这样是为了控制无效分莫,促进孕茭。孕茭期间保持水位20厘米左右,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让茭白见光,一定要保持茭肉色白细嫩。秋茭收后保持三到七厘米水深,地上部分枯死后休眠期保持一厘米的浅水。

2.追肥:茭白是喜肥作物,大田移栽7~10天后,每亩要追施尿素10公斤或碳铵15公斤提苗肥。在大部分分蘖茭白进入孕茭期,要追施1次孕茭肥,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30 ~40公斤。

3.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在定根植株开始返青以后五到七天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中耕除草后七到十天天,第3次是最后一次,就是在植株封行前进行。封行后因进田不便一般不再中耕。中耕时遇有杂草,要用手拔除,踩入泥中作肥料。也可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于栽植后5~7天和15~17天使用两次。每亩用25%除草醚0.5公斤,拌入细沙或化肥后撒入田间。或用60%丁草胺乳油,每亩用75~ 100毫升对水喷雾,对茭白生长无影响。

四、病虫防治

茭白所能够遇到的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这几种:锈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螈虫、长绿飞虱、叶蝉等。

它们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这几种,一是在采菱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及田间的杂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田间的病虫害源头。二是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加土壤透气性。如果一旦有病虫害发生,则在发生初期,选用对路的低毒高效农药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适时采收当肉质茭明显膨大,叶鞘抱合处分开,包茭的3片叶叶枕基部相齐,3片叶长齐,心叶短缩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叶鞘一侧略有裂口,微露茭肉,就要进行采收。采收后,将茭白基部的苔管和多余的叶片削去即可运往市场销售。

今天的茭白种植技术笔者就说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下回再见。

八、蝉蛹的种植技术及种植时间?

人工养殖技术

每年7月中下旬至10月底,是蝉产卵最旺盛的季节,尤其是7月中下旬至9月底,此时剪下蝉产卵的树枝,捆成小捆(两头离产卵段20厘米),立插于盛有泥土的器具内,可保持树枝的水分。然后根据卵的蜕化情况,每天在每棵树下距离树根部30厘米处,挖深40厘米、长30厘米的坑,埋1~2根产卵树枝,土壤干时用水洒湿,再填土埋平即可,争取在10月底前后埋完。若埋枝过晚,则蝉卵抵抗能力弱,成活率较低,产出量自然也低,且在地下生存的时间更长(至少要比正常出蛹多1年时间)。

整片的桐树、杨树、果树地,由于树根较为密集,足以供给蝉蚁吸食与蜕化所需的营养,在这种密集地方埋产卵枝,不但蝉蚁生长快,而且蝉蛹出土时便于捕捉,节省劳动力,其产量可高于零散埋枝6倍以上。

每天要勤观察产卵枝条上卵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即将蜕化成蝉蚁的枝条,应及时采集回来,立即埋在各个树根下,这样即可与第一次埋入的时间错开,使蝉蛹出土的时间有间隔,便于每晚都可以捕捉。此次埋枝方法同第一次,只是坑要靠近树根部一些,埋好后不用采取任何措施,蝉蚁便可在树根上吸取营养,维持自身生命。这种方法要比未蜕化为蝉蚁前埋入土中的蝉卵早出土1~2年,而且有助于提高成活率与产出量。

人工养殖需要每年在各种树根部的不同地方埋1次树枝,这样可以产出更多优质蝉蛹,由于剪掉了产卵枝条,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还能促使剪断部位发出新的生长点,可谓一举两得。

九、旱茭白的种植?

1、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者近水库可以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比较好。

2、种植茭白尽量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或者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选苗的时候尽量选生长强健、没有病害、无雄株的茭墩,然后用刀切割掉带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种苗。

3、种植前进行翻耕,然后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者浓人粪尿2500千克,如果前作物是水稻田,还需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且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要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4、茭白一般在4-5月上旬的时候定植,当茭苗高20厘米左右,水田土温10℃以上的时候即可移苗定植。每亩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

5、茭白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在生长初期需水量不大,到生长旺季的时候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个时候要保证充分的水分,而到了后期需水量减少。

6、追肥需要根据茭白生长状况来施用,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能直接在茭苗上施肥,施肥处应该距离茭苗2-3厘米,避免肥力过浓造成烧苗。

十、茭白怎么种植?

茭白的种植方法,附茭白简单介绍

1.

选地:选择浅洼地和稻田栽培,水位不得超过2cm,最好是粘壤土。

2.

定植:一般在谷雨前后将幼苗移栽到田里,最好在傍晚或下雨天进行。

3.

温度:茭白最佳生长温度为10~25℃,定植时温度最好在15~20℃之间,盛夏高温超过35℃时,应适当进行人工降温。

4.

水肥:茭白需水量大,适宜种在沼泽地带或水田中,栽种时需施足基肥,8月可增加追肥,使用有机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