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闽南话叫什么

养殖吧 2023-04-10 19:34 编辑:admin 114阅读

一、石蛙闽南话叫什么

石蛙闽南话叫“石洞”。石蛙的标准名叫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

温馨提示:石蛙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二、石蛙能吃吗,有什么功效?

楼下新开的石蛙火锅店,石蛙营养价值高,吃石蛙有哪些好处?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该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安徽、江苏(宜兴、溧阳)、浙江、江西、湖北(通山)、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那么,吃石蛙有哪些好处呢?首先,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据专家介绍,石蛙是我国传统食谱中营养成分和药用保健价值最高的食用蛙类,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本草纲目》中提出,石蛙“治小儿痨瘦、疳疾最良”

其次,据中科院权威部门化验结果显示,石蛙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谷氨酸含量达11.9%。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石蛙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可见,石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是其它动物所不能替代的,必将为人们不断认识与青睐。

最后介绍一下石蛙的食用历史在我国,食用石蛙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被兴誉为“药用化疮,食之长寿”的石蛙,是古代皇宫御筵中的名贵山珍,也是士大夫阶层餐桌上的弥珍野味和馈赠佳品。寻常百姓家的宴席上若有一道石蛙佳肴,足以彰显主人的阔气,宾客也以此为荣幸,被赞为“难得一尝石蛙宴”。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食物结构虽有变化,但石蛙以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和独具的营养成分与药用保健价值,仍被人们长期推崇,长盛不衰。

三、什么叫石蛙火锅?

楼下新开的石蛙火锅店,石蛙营养价值高,吃石蛙有哪些好处?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该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安徽、江苏(宜兴、溧阳)、浙江、江西、湖北(通山)、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那么,吃石蛙有哪些好处呢?首先,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据专家介绍,石蛙是我国传统食谱中营养成分和药用保健价值最高的食用蛙类,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本草纲目》中提出,石蛙“治小儿痨瘦、疳疾最良”

其次,据中科院权威部门化验结果显示,石蛙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谷氨酸含量达11.9%。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石蛙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可见,石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是其它动物所不能替代的,必将为人们不断认识与青睐。

最后介绍一下石蛙的食用历史在我国,食用石蛙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被兴誉为“药用化疮,食之长寿”的石蛙,是古代皇宫御筵中的名贵山珍,也是士大夫阶层餐桌上的弥珍野味和馈赠佳品。寻常百姓家的宴席上若有一道石蛙佳肴,足以彰显主人的阔气,宾客也以此为荣幸,被赞为“难得一尝石蛙宴”。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食物结构虽有变化,但石蛙以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和独具的营养成分与药用保健价值,仍被人们长期推崇,长盛不衰。

四、谁能说说林蛙和石蛙有什么区别?

林蛙

石蛙

养殖方式一样吗回答:

不一样,林蛙需要潮湿的树林!而石蛙只需要充足的水份和适宜的温度就好!不过林蛙大多有毒,养殖的话还是石蛙好!补充:

你是想养殖来做为食品出售还是药材出售啊?说实话,林蛙养殖成本高不宜养,实用价值也不高!

五、石蛙,又名胸刺蛙,它的特性和习性是什么?比如它喜欢在什么地方活动?喜欢吃些什么?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石蛙在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在草丛、砂砾和石片空隙间,伺机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有水蛇、老鼠等敌害,或是人走近洞口时,迅速退到洞内,或沉入水底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解剖观察47只成蛙,在胃和肠中发现的食物有57种。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石蛙的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其中又以昆虫及其幼体占大多数(48.38%),解剖时发现有少量植物残渣,可能系捕食时带进而误食的。

形态特征:

石蛙形似黑斑蛙,但比黑斑蛙粗壮肉肥。成蛙一般体长10~13厘米,体重150~250克,大的可达400克以上,头宽大于头长。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雄性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疣上有小的黑刺。石蛙不仅背部有疣,头、四肢、背面、体侧也布满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小黑棘。雄体的胸部长有分散的角质黑丁肉刺,固又名棘胸蛙。雄性前肢较粗壮,指端圆,略膨大,第一指基部尤为粗大,雌性腹面皮肤光滑,没有黑刺。石蛙的头又宽又扁,吻端圆并且突出于下颌,吻棱不很明显,两鼻孔之间距离与两眼间距离几乎相等。

三、生活习性:

石蛙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长栖息于海拔150~1000的密林峡谷间、溪流中、石窟里、岩沟内,昼伏夜出,喜在水上觅食,畏烈日。每年11月底至翌年4月中旬为冬眠期。它在气温25~30度时生长最快。它主要捕食各种昆虫,如椿象、蚱蜢、金龟子、天牛、蚂蚁、叩头虫及螺虾、泥鳅和嫩草根等。人工养殖可投喂蚯蚓、黄粉虫等。

环境要清新安静、无污染;水要凉;爱吃蚯蚓、黄粉虫、大麦虫;不吃死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