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属于卵生还是胎生

养殖吧 2022-12-22 06:24 编辑:admin 305阅读

牛蛙属于卵生还是胎生

卵生,蛙类的都是卵生。

蛙类属于两栖类,是卵生的

牛蛙是一种经济养殖业,牛蛙养殖要求有哪些?

水陆两栖:

牛蛙水陆两栖,喜居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

在潮湿阴凉的水边草丛中、洞穴内,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

夏天高温季节,常栖息于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农作物地里;严冬钻入10- 40cm深

的不冻土层或1m左右深的洞穴、6ocm 左右水深的淤泥中,待翌年开春后破而出。

结伴群居:牛蛙喜欢结伴群居,往往几只或几千只共栖- -处。对环境条件-经适应便定

居下来,一般不轻易迁移。当栖息环境恶化,如水域干涸、食物断绝、炎热难耐,无法

继续生存下去时,牛蛙即会集群迁移到别的适宜环境中。每到繁殖季节,牛蛙常集体迁

移到池塘、河沟、沼泽地等环境优良的场所,互相嬉戏,抱对繁衍子代。

野外粗养。可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类,常见的养殖方式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及其他自然条件,圈定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种苗,适当增喂饵料,定期采收捕捉。其特点为饲养场地较大,投资小、收益大,人为干预少,但单位面积产量低。

 

集约精养。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采取人工方法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的养殖方式。根据饲养场地差别,可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几种方式。其特点为养殖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高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显著。

  

建造蛙池

 

养殖场应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可以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米,筛绢底部应有20~30厘米埋进土里;池埂高40厘米,坡度为1∶3,水位保持在30~40厘米,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厘米,否则蓄水量太少,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可用口径为10~12厘米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厘米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幼苗放养

 

放苗前,干池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进行消毒,一般清池消毒10天即可放苗。放养前幼蛙可用20ppm(气体或溶液浓度单位,表示百万分之几)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幼蛙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只,随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成蛙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40只。

牛蛙是水陆两栖动物,饲养牛蛙的环境需要在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这样有利于它的生活,牛蛙的食物构成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在它还是蝌蚪可喂以蛋黄、血粉、角粉等,也可用豆浆、麸皮、面粉等,幼蛙及成蛙的食物范围包括: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如甲壳类虾;软体动物,如螺、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幼体及哺乳类的内脏等。牛蛙生性凶残,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人工养殖牛蛙要大小分养,尽量避免其同类相残 。

牛蛙池塘产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等。牛蛙是定温动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繁殖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高于30℃一般不产卵。

1、池塘选择: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2、蛙池建造: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每个池子放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要求一个阴凉潮湿的地方,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池塘或者是沼泽的一些草丛里面养殖,对于这些环境要求非常高,而且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必须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够进行养殖。